第652章五府直辖卫所 - 崇祯重振大明 - 凤凰北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52章五府直辖卫所

定下城门和各坊的守卫后,朱由检问袁可立道:

“现在五军都督府,还有多少卫所?”袁可立算了一下,回道:

“中军都督府没动,有留守中卫、神策卫、应天卫、和阳卫四卫,还有牧马千户所、蕃牧千户所。”

“前军都督府只留下留守前卫,右军都督府只留下留守右卫。”

“左军都督府留下留守左卫和沈阳左右卫。”

“后军都督府所辖京卫最多,还有留守后卫等京卫。”

说着他仔细盘算道:

“后府所辖京卫,原本有二十卫。”

“蒙古左右卫被革,神武后卫改为穆宗皇帝的昭陵卫。”

“兴武卫被调去守安定门,富峪卫守北闾门,会州卫守西直门,义勇三卫和忠义三卫守南城区。”

“如今除了留守后卫之外,还有大宁中卫、大宁前卫、鹰扬卫、宽河卫、神武左卫、武成中卫、蔚州左卫七卫未定归属。”

这是袁可立建议调整的京卫。

显然,他不希望后府直接管辖的京卫太多,成为一个隐患。

朱由检也有这个想法,因为在他心里,五府最好各辖一卫,勋贵在里面当个吉祥物就行了。毕竟以后勋贵要被分封,各有直属兵力。

升到五军都督府的武将,则可以去掌管五军营。放在京城周边,作为京城护卫。

所以他点头道:

“中府的四卫二所就不动了,留在京城周边牧马屯垦。”

“左府的沈阳左右卫官兵可补充各卫缺额,将来平定建虏后再于沈阳设立。”

“这样左府就和右府、前府一样,各有一个留守卫。”

“后府这七个卫,袁卿如何安排?”

袁可立思索之后说道:

“神宗、光宗、熹宗的陵卫尚未安排,臣以为可安排三卫。”

这是遗留问题,之前没顾得上,朱由检闻言问道:

“神武诸卫,现在还有几卫?”

袁可立不知道皇帝为何问这个,但还是思索之后回道:

“神武后卫已经改为昭陵卫。”

“神武前卫改为腾骧右卫。”

“神武中卫在通州,被陛下安排守通州兵工厂。”

“神武右卫属于陕西都司,是华山卫改卫西安左护卫,又改为这个名字。”

“神武左卫,如今还属于后府直属。”

这一连串说下来,几乎没有磕绊,而且涉及到通州、陕西等地。

这让朱由检对袁可立大为佩服,知道这位老臣为了卫所改制,可谓操碎了心。

他赞扬了袁可立几句,说道:

“神武这个名字不错,朕打算以后用于营兵。”

“后府的神武左卫,就改为神宗的定陵卫。”

“神武右卫可恢复旧称,也就是华山卫。”

“神武中卫在通州,现在通州是不是有五卫?”

袁可立没有辜负皇帝的称赞,毫不迟疑地说道:“通州现有属于京卫的通州卫,以前分隶神枢营。”

“还有通州左卫、通州右卫、神武中卫分隶五军营,定边卫分隶神机营。”

“如今陛下改革京营制度,神机营以后专用职业军士,五军营从地方调遣精兵。”

“原本分隶三大营的卫所,以后全部份隶神枢营,为神枢营提供兵员。”

京城的营兵和卫所制度,可谓非常复杂。通州左右卫、神武中卫、定边卫这四个在通州的卫所,虽然不在京卫之列,却仍旧分隶三大营,受京营官吏管辖。

朱由检对这种复杂又难以受自己掌控的制度早就不满,所以趁着这次京城卫所改制,明确亲军卫和京卫,把京城的卫所分隶五城兵马司,他们提供的兵员才属于神枢营。

营兵制和卫所制之间,既要相互合作,又有明显的分界。

还有护军穿插其间,监督维护新制度。

转着这些思绪,朱由检向袁可立道:

“朕的打算,是把神武中卫改称通州后卫,守卫通州兵工厂,负责装备生产工作。”

“定边卫则改为通州前卫,通州卫可视为通州中卫,合称通州五卫。由通州守备区负责,把守京城的东大门。”

“这样神武五卫,也就都没有了。以后神武这个营号,看情况授予强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