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卫所教化法案 - 崇祯重振大明 - 凤凰北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24章卫所教化法案

对东北的开发,朱由检不打算局限于农业,而是将工业、采矿业一并纳入进去。

在他的规划之中,阜新和抚顺的煤矿、鞍山和本溪的铁矿,都是非常重要的。

指着辽阳和海州之间的鞍山驿,朱由检道:

“鞍山驿旁边,据朕所知有多个大铁矿。”

“将来要把抚顺的煤、鞍山的铁,沿着河流运到交汇处,在那里建造一座钢铁厂。”

这个选择,和以前在铁矿石产地建立钢铁厂的做法截然不同,却是朱由检的一贯措施。

他命宋应星在曹妃甸建立的钢铁厂,就一没有铁矿、二没有燃料,只是适合建港口,方便遵化、迁安的铁矿运过去,用海外运来的木材烧炭炼铁。

今年各大兵工厂的火器生产,多赖曹妃甸钢铁厂的钢铁。而且还有铁匠在钢铁厂铸出了火炮,摸索朱由检提过的铁模铸炮法。

不过木炭炼钢技术虽然成熟,却不是长久之计。北方有一处使用木炭的钢铁厂就够了,辽东那边朱由检打算用焦炭。

就算技术不成熟、产出的钢铁质量差,也可以作为农具使用。还能向草原人出售,鼓励草原部落和建虏作战。

对于这个情况,工部是知道的。工部尚书商周祚道:

“鞍山冶铁始于汉朝,辽国之时,更是有铁州之称。”

“本朝在辽阳东南安平山设有炒铁百户所,可以制造盔甲、火器。”

这是以前的情况,现在具体如何就不知道了——

明军进展太快,对这些地方根本来不及细查。

朱由检下达指示道:

“要尽快恢复生产,同时把铁矿运出,使用抚顺的煤矿冶炼。”

“鞍山一带的铁矿很多,工部要多派人找找。”

“同时疏通河道,把矿石运输出来。”

(明朝开发的是弓长岭露天铁矿,现在探明铁矿石储量16.5亿吨,其中二矿区tfe>50%的富铁矿石1.64亿吨。距离辽阳很近,附近有汤河汇入太子河)

(抚顺煤矿从汉朝就有开采,清朝因为这里是“龙兴之地”封禁。现代开采的抚顺西露天矿就在浑河南岸,距离不到三里)

(浑河、太子河古代在黄泥洼一带似乎是连通的,现代还有人建议在小北河镇开运河。二弓台、三弓台都是明代辽东长城经过的地点,属于长安堡)

这番指示,决定了辽东省的治所仍旧会放在辽阳。

在辽阳城西侧浑河、太子河交汇处,会建立一个钢铁厂。

这个钢铁厂要供应辽东、辽西、辽宁,甚至整个东北。

同时,因为鞍山驿一带划归辽阳府,南面的海州卫设府,就要向南扩展。

最终,辽河东岸属于辽东省的土地、包括牛庄和营口在内,全部划归海州府。

更往南的盖州、复州、金州同样提升为府,以陕西灾民为主,继续筹建各卫。

辽南半岛的东侧,是朱由检划给复汉军的土地。如今定名为长海府,在这一带设立卫所屯垦——

这支民族主义情绪浓重的军队,被朱由检当做收复汉唐故地的先锋队。未来他们要继续作战,划入海军陆战队。

长海府的北面、临近东江领的地方,被边防部以定辽右卫所在的凤凰城为中心设立定辽府,重设定辽诸卫。

辖区包括宽甸六堡,以后这一带将设卫所,不允许被放弃。

更往北的建州卫,同样分设诸卫成立建州府。

再加上以沈阳、抚顺为中心的沈阳府,以开原、铁岭为中心的辽海府,辽东省一共设十府,地域比辽西更广阔。

这十府除了北面的辽海府、建州府,都是有条件改为府县的。

再加上它们大多已经开发,多有熟地存在,枢密院和文官的争夺非常激烈。

——

朱由检对文武之间的争夺不做干预,直到他们商议出了结果,方才说道:    “辽南一带的山林,清理出不少蛮夷和辽民。”

“辽阳、沈阳一路打过去,建虏大多逃亡,不用担心他们。”

“但是辽海府、建州府、定辽府的山林里,却有许多蛮夷存在,你们都说说应该如何治理?”

刘遵宪是在甘肃屯过田的,闻言当即回道:

“与大明为敌的自然要坚决打击,愿意归顺大明的,允许他们继续存在。”

“再设卫所迁移汉人屯田,久而久之,自然能稳固这里。”

这是大明开拓边疆的老办法,虽然卓有成效,见效却有些慢。

朱由检又问群臣道: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如何一劳永逸,让蛮夷永不为患?”

群臣议论纷纷,提出各种办法来。

其中一种就是仿照清理辽南,对两府大规模搜捕,凡是蛮夷统统都抓起来。

但是这种做法,太过残暴不仁,不但文官纷纷皱眉,文职军官也觉得不可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