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苏松商人:请朝廷继续打下去
黄台吉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他在抵达科尔沁后,发现如今的科尔沁部,已经山穷水尽。
外有明军步步紧逼,从属科尔沁的锡伯、卦尔察两部,已经被明军夺取。
本部的损失同样也不小,剩下的人猬集在松嫩一带沼泽遍布的区域。
现在因为人丁减少、尚且能用以前的积累支撑。但是等到明年仍旧无法外出放牧,就会有人饿死。
也因为此,科尔沁内部如今人心浮动。
尤其是在知道海兰珠成为大明皇帝嫔妃,阿鲁科尔沁和锡伯、卦尔察等部投靠大明的权贵获得优待后,很多科尔沁部权贵对投靠大明已经不那么排斥——
他们就算和八旗高层多有联姻,却到底不是一家人。
依附金国的收获虽然大,但是在金国被大明击败、被迫迁徙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看不到前景。
黄台吉无法改变这一点,因为他变不出物资收买科尔沁,也无法用战绩让科尔沁部追随。
所以他只能选择暴力,把科尔沁部权贵扣押,把愿意臣服的人丁编入两白旗。
这个突然的袭击效果很大,科尔沁部根本没有组织起来反对。
不过黄台吉却知道,自己不能把这些权贵都杀光,那样其他科尔沁人立刻会造反。
但是留着的话,以这些人在科尔沁部的号召力,将来还会闹出事情来。
想要让科尔沁人融入八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无路可走、同时带他们打胜仗。
要打的敌人黄台吉已经选好了,那就是和科尔沁部有夙怨的林丹汗。
故而,收编科尔沁部之后,黄台吉很快开始了下一步。
他让汇合过来的两蓝旗充当督战队,监督反抗强烈的科尔沁人去牵制明军,然后收集科尔沁部的物资,继续向西前进。
在孔贞运、张同敞调集各营兵力,准备与李尊祖一起合围科尔沁时,黄台吉趁着一次大雪,在草原上失去了踪迹。
冒险突入科尔沁部的高迎祥,惊讶地发现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就连牛羊都很少,被黄台吉杀了带走。
茫茫草原上,想要再找到他绝对不是易事。而且大明对漠北,远没有这里熟悉。
——
孔贞运得知这个消息,询问道:
“确定黄台吉去漠北了?”
“会不会是虚晃一枪,故意诱导我们?”
“万一黄台吉仍在松辽一带,黑龙江和辽东都不安稳。”
张同敞摇了摇头,不认为黄台吉会这样,他分析道:
“黄台吉连战连败,已经黔驴技穷,否则也不会用人命耗子弹。”
“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漠北,继续去打林丹汗。”
“毕竟谁都知道林丹汗怕他,根本不敢交战。”
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笑起来,想起了林丹汗之前的表现。
在打科尔沁时勇猛无畏的察罕铁甲骑兵,发现建虏的两黄旗出现后,立刻退出战斗逃了。
以至于孔贞运这样好脾气的人,都骂林丹汗“烂泥扶不上墙”,不再以顺礼王称之。
黄台吉去打他可以说手拿把攥,即使现在八旗只剩一半人。
奉命来联络的李延庚,这时也补充道:
“锦衣卫有一个计划,那就是万一黄台吉逃脱,引导他去漠北。”
“大明现在顾不上漠北,先让他和林丹汗打下去。”
这件事孔贞运知道,毕竟蒙元征服战图的传播,就有他的功绩。
他对这件事其实不怎么支持,尤其是那份战图,在他看来太详细。
但是朝廷的决定他也拦不住,只能配合行事。
哪想到现在那份战图真的起到了作用,黄台吉被引导去了漠北。
这让他不得不佩服皇帝的先见之明了——
无论打成什么样,朝廷都有下一步准备。
皇帝在这方面,可谓明见万里。
——
只是,明见万里的朱由检,也想不到战时状态的结束,引来一个群体的反对。
在朝廷的嘉奖令传来、并且要求进京受赏后,刘理顺在苏松新区的衙门前,聚集了很多商人。
他们大声叫嚷,不希望结束战时状态,并且请求刘理顺在进京见皇帝时,传达他们的意愿。
吴世睿作为这些人的领头人,向刘理顺道:
“刘公,新区新建的工厂,全靠后勤部的单子。”
“现在突然没有了,你说让我们怎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