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京津平,苏松兴
促成朱由检如此选择的原因,自然是辽东之战的结果。
这一战只有北直隶和苏松新区动员比较充分,对朱由检固然是个打击,却也让他认识到不需要完全掌控全国,就能打败敌人。
当前世界上,胜过建虏的势力并不多,而且很难有威胁大明京城的能力。
在靠北直隶和苏松打败建虏之后,朱由检认为只要发展好这两地,就有力量应对一切敌人。
有了这个认识,他的选择就简单了。
重点发展北直隶的工业,并通过苏松新区,虹吸江南的人力和资金。
只要这两个地方稳固,朱由检就有信心把天下打下来。
他让工部尚书商周祚兼任北直总督,就是这个原因。
向商周祚说着自己的安排,朱由检安排道:
“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道路畅通,才能汇聚资源,并且发展贸易。”
“北直隶想要发展,需要先把路修起来。”
“京津平三角公路算是修建完成了,南面的延沧公路北直隶部份,也已经完全贯通。”
“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公路连起来,组成北直隶的公路网。”
“朕要在五年之内,看到北直隶的所有府都通公路。”
“有河流经过的地方,还要通航船只。”
指着地图,朱由检对北直隶做了具体规划。
首先就是完成水陆联运,修建道路、港口,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放在以前着眼全国的时候,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不会把所有的资源全部投入北直隶。
但是在如今想通后,他就不管其他地方了。先把北直隶工业化,打造个样板出来。
只有看到北直隶发展好了,其他地方才会受到触动,进而向北直隶学习,同样迈入工业化。
而非逼着他们向工业化的方向改革,面临官吏和士绅百姓的不解、无视甚至拖后腿破坏。
朱由检现在没有心思管那些地方,先让韩爌去刷新吏治。
——
商周祚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明白皇帝这番安排的用意:
这是要工部把今后几年的资源集中到北直隶,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
他身为浙江绍兴人,当然是没有偏向北直隶的心思的,犹豫着向皇帝道:
“陛下,北直隶固然是朝廷直管,但是其他地方,同样属于朝廷。”
“陛下不可只重一隅,忽视其他地域。”
这明显就是有不同意见,朱由检眉毛一挑,说道:
“北直隶为辽东之战出力,自然需要赏功。”
“更何况国会筹建是以北直隶为试点,当然要重点发展这里。”
“其他地方如果有意见,就问问他们的贡献。”
“如果哪个地方和北直隶贡献一样多,下一个重点发展的地方就是那里。”
商周祚闻言默然,知道皇帝说的也有道理。
如果北直隶付出这么多却不赏功,下一次朝廷动员,还有哪些地方会理?
总不能为了那些不出力的地方顶撞皇帝,甚至放弃九卿之一的身份。 最终,他为家乡说了几句好话,就答应执行皇帝的旨意。
朱由检见他愿意接旨,对商周祚的建议同样能够接受,因为南方确实需要个工业基地。
考虑到吴尚默在浙江做的确实不错,补充了辽东骑兵调走后、左军营空缺的兵力,他向商周祚道:
“南方苏松地区同京津一样重点发展,并修建连接嘉兴、杭州、绍兴等地的公路和水路,打造苏松兴工业区。”
“京津平、苏松兴,将是工业化的重点,重点打造这两个工业基地。”
“这两块地方优先发展工商业,制定特殊的政策给它们。”
商周祚大喜过望,知道自己的家乡也纳入了扶持,他很是高兴地道:
“臣一定为两地做好工业计划,促进工商业发展。”
朱由检具体要求道:
“那就定个目标,例如每年的工商业产值至少提高5%,五年之后增长三成。”
这在他看来是很低的目标,不过商周祚却为难道:
“臣尚且不明白什么是工商业产值,没法这样制定目标。”
朱由检这下就无语了,但他也不知道工商业产值如何统计,只能向商周祚道:
“你去找翰林院、科学院合作,让他们想办法统计农工商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争取每年都统计出来,按增长率衡量官员在经济方面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