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香料(已捉虫版)
第12章香料(已捉虫版)
第二天一大早,苏壹像往常一样起床。
今天沈从仪也起来了,他起床的动作很安静。
安安静静的爬起来,安安静静的穿衣服,安安静静的穿鞋子,完全不用苏壹帮忙。
看着如此独立的小团子,苏壹觉得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小小失落。
今天的天气要比前两天更凉一些,推开房门冷空气扑面而来,苏壹下意识缩了缩肩膀。
苏壹拿出自己从镇上买来的牙刷,递给沈从仪一个。
两个蹲在院子里,一人捧着一个陶碗,沾着青盐开始刷牙。
苏壹来到这里之后就发现小孩还没有换牙。
小孩子通常换牙是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也就是说沈从仪现在正处于换牙时期,因此平时要格外注意口腔健康。
两个人洗完脸刷完牙,苏壹就开始去屋里煮豆浆。
把豆浆煮开之后,苏壹给自己和沈从仪各自来上一碗。
“加一点糖,喝一碗豆浆会很暖和。”苏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在沈从仪面前。
两个人喝完豆浆,又把所有东西收拾好之后,就赶着毛驴往镇上走。
小毛驴拉着一米宽,一米五长的木制小排车,伴着清晨的风,在坑坑洼洼的乡间黄土路上赶。
这还是沈从仪第一次陪着苏壹出摊。
太阳已经渐渐从东边升起,红色的太阳挂在地平线以上被云层遮住大半,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
越往大槐树镇的方向走,路上的行人就越多。
有步行的,有坐牛车的,也有像苏壹一样赶着驴车往镇上走的。
苏壹到了之后把自己提前搬来的折叠躺椅放在自己摊位后面不远处,又往折叠躺椅上放个小被子。
“哥哥待会可能会很忙,仪哥儿就先坐在这里,要是冷的话你就盖上被子。”
沈从仪看向旁边准备好的木制躺椅,又看了看躺椅旁边的小凳子。
这个躺椅显然是苏壹给自己准备的,而旁边的小凳子很可能是苏壹平时歇脚用的。
可是万一自己猜错了呢?
沈从仪突然想听到苏壹对自己内心问题的准确答复,他在潜意识里想看到苏壹对自己明目张胆的偏爱。
“那个躺椅和被子是你给我准备的?”
苏壹揉了揉他的头发,“对啊,去坐着吧。但是仪哥儿要记住,若是有陌生人想要抱你走,或者说要带你去买糖,那种都是拐卖小孩的人贩子。
若是跟他们走了,他们就会打断你的腿,那样哥哥就再也见不到仪哥儿了。所以,若是有陌生人靠近你,你就大声叫我,知不知道。”
沈从仪看着苏壹的眼睛,最后点了点头。
苏壹再次摸了摸沈从仪头上的小揪揪,“真乖。”
说完苏壹就去一旁手脚麻利的把摊位弄好,然后沈从仪就看见苏壹拿出一块木板放在摊位前面,而那木板上好像是写了字和数字。
苏壹这段时间才发现大虞朝的字普遍都是繁字楷体。
幸亏苏壹学过几年毛笔字,如今勉强是个半文盲,没有彻底沦落到文盲的境地。
见沈从仪看自己,苏壹解释道:“这板子上写着咱们卖东西的价格。豆腐脑两文钱一碗,油条两文钱一根,五文钱三根。要是是对方要一斤的话,就是十五文一斤。”
就在苏壹一边和沈从仪说话,一边点火,就在这时已经开始有人站在了摊位钱。
“来两碗豆腐脑,六根油条。”
苏壹笑着道:“油条还没炸,得先等一会儿。”
“行。”买东西的妇人道:“那我就等一会。”
苏壹开始炸油条,油条炸的很快。
苏壹用大叶子包上六根油条,用自己的碗盛豆腐脑,再倒入客人带来的碗里,最后浇上浇头。
“一共十六文。”苏壹说。
妇人乐呵呵的掏铜板,“你家的豆腐脑的味比别家的好,我家小孙子吵着要喝你这的豆腐脑。”
苏壹边扯面剂边笑道:“我家豆腐脑保准用的真材实料,那配豆腐脑的卤汁可是几代人传下来的配方,整个平县独一家的味。”
“我说呢,怪不得味好。”
妇人走了之后,摊位前开始渐渐上人来买油条。
沈从仪看着周围围着一群人,却面不改色。
即便是再忙也有条不紊炸油条、递东西、收钱的苏壹。
沈从仪突然觉得,开始摆摊赚钱的苏壹好像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一斤油条多少钱?”人群里大婶大声的问。
“十五文一斤。”一个有些稚气的声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