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租房 - 被美人夫郎攻了后 - 飞耳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租房

第70章租房

京城布局不复杂,珍珠与黎源仔细说过九经九纬的建城方式。

除去横竖两条中轴大道,再各有八条辅道。

这十八条道路没有台阶,方便车马通行。

但只有中轴大道是直的,其他的因早先建筑、河流、灵塔等原因变得蜿蜒。

城内亦有河流,时不时就能遇见颇为壮观的拱桥。

二十三坊与黎源想象的不一样。

百姓并不全部居住坊内,早期应是如此,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坊内只做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但坊外亦有不少住户,甚至不少坊内外连成一片,但还是比较好认,坊外的建筑更加阔派,更多做商业用途,若是临着经纬道,不仅漂亮还精致,自然不是酒肆茶楼就是商铺。

坊内也有商铺,但马路就要窄得多,许多地方随着地势增加台阶。

一些小道看着曲折蜿蜒。

黎源不敢逗留,进城后直奔海市。

京城北高南低,东面临海,海市在东面。

仗着脚程快,黎源连走两纬穿三经。

然后把脚走瘸了。

大意了,这京城只怕不比后世的省会小。

他原以为就故宫那般大。

晚间寻了一坊入住,看着很普通的一家客栈,要二两银子一晚,他带了八百两银子,原本只打算拿一百两用作吃住,这么一算,最多能住一个多月,还怎么找珍珠。

看来当务之急是寻处便宜的落脚点。

坊内不宵禁,酒肆食肆都开着,杂货店古玩店大多还在营业,坊内住户也没有歇息,夜哭郎在外面的街上跑来跑去,妇人在后面追喊。

二楼都不咋隔音,夫妻说话的声音稍微大点,路上行人就能听见。

坊内亦有河道,时不时就能遇见小拱桥,黎源专门去看过,过坊的水道拦了障碍物,估计防止不法分子从河道逃到坊外去。

但是坊墙并不高,如果有人在下面托着,他就能踩着对方的背脊翻过去。

正想着,几名晚归的少年郎相互拉扯着从墙头翻过来,远处有巡逻的衙役吼了一声,少年们嘻嘻哈哈一溜烟跑掉。

衙役也没追着来,转身去了另一条街。

看来是常有的事情。

黎源心中约莫有些猜测,宵禁在大朝并不严格。

此时黎源不像过城门时紧张,一来京城人口数量远超出他的想象,二来因为没有后世的高层建筑和天桥等通道,乌泱泱的人口都挤在大街小巷,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有人注意他。

他若鬼鬼祟祟反倒惹人怀疑。

街口有昭示栏,跟后世的广告栏很像,贴着各种文书。

街坊管理文书,最近朝廷颁发的政令。

还有某某官员处决文书,罪名是贪墨,行刑日期是后日,黎源仔细看名字,不姓戚,也不姓陈唐贾,老太君姓什么来着?

其中政令最多,黎源的目光在上面驻留片刻,慢慢皱起眉头。

大多都是关于海运的改革政令,主要颁布民间船队的一些变革。

黎源翻了翻,政令都是一层层贴上去,旧的并不会撕掉,因为只张贴上方,之前的政令也能翻到,黎源首先看日期,最早能追溯到半年前。

一系列翻下来,半年前海运分出三个队列:国家、世家、民间。

国家除去运营之前的皇家船队,还收购许多运营不下去的船队。

世家变化不大,但从后面的细则上能看出凡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业务被国家慢慢收购过去。

民间的变化最大,大朝出台很多帮扶政策。

包含且不限于国家出海运时,这些民间船队可以跟随,不仅能受到保护,缴纳的费用也不高,且鼓励大量收购番邦物品,物品没有限制。

这点跟历史上的海运不太一样,自古丝绸、瓷器和茶叶都是主要的海运货物,因为这些物品在海外最值钱,换回来的多是香料、宝石和贵金属。

其他的东西并不受欢迎。

在黎源的记忆里,他那个世界最后一个王朝极为富裕也极其不争气,而这些财富除去历代老百姓的累积,便有海外贸易赚取的大额财富。

但大朝的这点改革让黎源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它鼓励外来物品或物种的进入?

是想打破丝绸这些自古就占有垄断地位的陈旧市场,还是要干什么?

黎源嗅到熟悉的气息。

他不是很确定。

转到另一面,则是布行食肆亦或是古玩店又上了什么新东西,有点像广告。

亦有寻亲或某类活动的告示,例如哪里要举办诗会,哪里的花魁又要招入幕之宾。

这些内容就十分人生百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