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求饶(剧情三)只叫他形影不离跟着本…… - 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 - 姜不是生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求饶(剧情三)只叫他形影不离跟着本……

第56章求饶(剧情三)只叫他形影不离跟着本……

柔妃此意,是合情合理的。

纪皇后的崩逝,已是往事。

这十多年间,日月轮换,山河不改,只有人来人往,来去匆匆,长年无人居住的椒房殿更是褪了颜色,淡了椒香,还有多少人能牵挂逝者呢?

无人能预见未来。

这幸免于难,又在柔妃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查中被迫重见天日的老医师,或将成为,探寻往事真相的最后一把钥匙。

既然如此,他便不能如此轻易死去,至少再做什么。

比如,揭发幕后之人,以殷皇后为首的殷氏一族。

但姜姮未反对,也不认可,只是沉默不语。

她垂首,只是随手一挽的发随意落着,将漂亮面容半遮半掩着,有一双形状美好的眸子陷在暗中,却是冷漠的光亮。

“小殿下……”柔妃正将其中利弊细细说明,以此劝她。

姜姮先一步出声,语气淡淡:“柔娘娘是以为,只靠这一人,就能掰倒根深蒂固的殷家吗?”

柔妃怔怔,欲言,可姜姮不等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柔娘娘该是听说了吧?那殷二可是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妹陪在身边,父皇知晓了,也只说他年少轻狂。”

“可那位绥阳侯夫人,却是找上门来,要本宫将阿辛处置了,简直是要生生剜出我的心头血,来为这桩婚事增添喜色。”

“本宫又能如何呢?再过半年,我便要唤这位绥阳侯夫人一声母亲,她来势汹汹,我却只能低声下气,只求能留住阿辛的一条命。”

姜姮眉梢轻拢,带着一丝忧,声音也染上了忧愁,听着不大真切,却句句明晰有理。

柔妃只听闻了绥阳侯夫人进长生殿一事,却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闻言勉强一笑,依旧摸不准姜姮的心思:“小殿下,不是不喜这殷二吗?他年轻气盛,不堪为公主驸马。此事一出,殿下也好摆脱这桩婚事。”

姜姮摇摇头:“父皇是铁了心,让我嫁到殷家去,父母之命不可违,从前信阳姑姑不也是如此?我记得当年,她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又吵闹了许久,却还是嫁了人。”

“那殿下的意思呢?”像是被姜姮感染,柔妃也只好跟着愁了起来,“殿下愿逆来顺受吗?”

姜姮摇摇头,却是满不在乎地认下了“逆来顺受”四字。

“往事暗沉不可追,先走一步看一步吧,不过……柔娘娘可愿助我?”

这样的话居然会自姜姮口中说出?

柔妃似乎为她出乎意料的乖巧所意外,一时只喃喃:“自然。”

姜姮嘴角又带上了些许的笑意,道:“绥阳侯及其夫人二人心胸狭窄,势必是容不下阿辛的。他们虎视眈眈在一旁,本宫也提心吊胆的。”

“再小半月,便是北山围猎,若留着他一人在长生殿,本宫怎能放心呢?只盼柔娘娘能替阿辛谋个身份,只叫他形影不离跟着本宫,便足以。”

“小殿下所求……妾自该尽力。”

“那便极好。”

此要紧之事,最后在姜姮的绥靖之策下,简单了却,柔妃虽心有不甘,却劝服不了她,只好作罢。

半月后,春季围猎开始。

皇帝率领百官、众妃、子女,带着成千上万的卫兵和宫人,一路浩浩荡荡来到长安城外。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数面旌旗迎风鼓动。

更有万朝来贺。

深目高鼻的外族男人依次上前,与皇帝在把酒言欢,衣着单薄的女子热舞诱人,尽显妩媚。

晚风没了房屋阻挡,只一阵冷一阵暖地拂来,吹得草上篝火时而高高燃起,时而低低焚烧,有灰烬飘扬,四处乱舞,似乎也落在了姜姮面前的烤肉上。

天色太黑,篝火又亮得偏心,她看不清,却不肯再动箸。

“玉娇儿!”皇帝笑着唤了她一声。

姜姮起身,走到皇帝身旁,乖巧地行礼:“父皇。”

“此是朕的昭华。”皇帝点着她,对站在不远处的外族男子道。

“回天可汗,臣在北疆时,便常听昭华公主的美名,如今一见,才知百姓之语,不全为真。公主殿下之姿分明比雪山神女还要美好……”

那外族男子能说一口流利的大周官话,显然是下过苦功夫,皇帝听着,也极为满意.

又是一通夸耀之语。

姜姮面含清浅笑意,安静旁听,只在无人在意的暗角,忽而转眸望了下方的许相一眼,她觉此幕似曾相识,有几分杯弓蛇影,也有几分好笑。

只她想了一圈,也未能想到,除她做不得主的婚事之外,还有什么恶果,能让自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她自娱般思索了会,一旁,这对新凑在一块的君臣终于结束了吹捧,转而谈起其余事。

“不知昭华公主的弟弟,大周的太子殿下,现又在何处?不知洛亚是否有幸求见?”

此言一出,又是一阵静。

推杯换盏声也悄无声息去散了。

姜姮不动声色擡起眸,第一次正眼看向这位外族男子。

事实上,这位与皇帝阔谈许久的男子,年纪并不大,左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模样,眼窝深而有型,唇薄且红润。

一身衣着打扮皆是奇异,额前颈间垂着不少装饰,大多为绿松石、碧玺、琥珀一类,是关外常见的珠玉宝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