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 又糖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

若是召了弘历、弘昼一起用饭,俩孩子一人加一碗鸡蛋羹。

后宫也要跟着守孝,年贵妃怀着身孕也不能例外。四大爷心生怜惜,不好太过破例,继续用“为免皇考担忧”的理由,给孕妇、十六岁以下还未成年的、年过五十的老者每天用两个鸡蛋。

年十七的允祎,再次觉得自己出生的时间不大好!虽然他也不是一定要吃鸡蛋,但,弟弟和侄儿们都有,就他没有,就难免忍不住碎碎念了。

年贵妃在丧礼和守孝期间得到的优待没有白费,福沛没有出生即夭折。他虽然也三天两头生病,到底是活下来了。

四爷先前当了几年太子,传位于他的遗诏又是在满屋子皇子的注视下,由张廷玉拿出来的。德妃虽然心里也念叨她“可怜的十四”,到底没有闹腾。

她顶着太后的名头,坚持住在十四府上,日日有喜爱的孙儿承欢膝下,这次没有在康熙帝死后半年就去世。

年贵妃也终于能在生完孩子后,不用参加第二次国葬,有了好好养一养身体的机会。

而她的哥哥年羹尧,因为能干的皇子们太多,没能成为四大爷即位初期,唯一在军事上有能力的下属。

老十四在西北有老十六牵制,京中还有老十三统领兵部。四大爷又是名正言顺得到的皇位,不再忌惮老十四在军中的威望。

没了老八、老九在身边称兄道弟,捧高支持,康熙帝给他的优待又远远少于弘历、弘昼,老十四压根没觉得皇位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对四大爷坐上皇位没有任何异议。

因此,康熙帝的葬礼结束后,四大爷放心的让他和老十六回西北,继续主持西北军务。

雍正元年八月,蒙古和硕特部酋长罗卜藏丹津起兵反清,挂帅的仍是老十四,年羹尧和老十六一起负责后勤辎重。

没了独一份的倚重,功劳和赏赐自然也是按朝廷规制来。

年羹尧还是四大爷极其喜欢的臣子,但那些夸张的盛宠——晋一等公,赏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等,“功臣”“恩人”“疼你”之类的肉麻用词没有了。

上头有皇子们压着,年羹尧飘不起啦!

不飘,就不会晕了头,不晕了头,就不会作死。他不作死,年贵妃就有个强有力的靠山,而不是病殃殃躺在床上,还得为娘家忧心。

老十四平定青海的捷报传来时,天津港的守军们正严阵以待,有船队从海岸线那边过来了!

现在还是冬季的尾巴,风向不对天也冷,这个时候极少有南边的船队会过来。

老八和老九率队出使西洋的事,举国上下老幼皆知。再加上一部分大船是在天津港造的,整个船队是从天津港出发的,天津港上下议论了这事整整一年!

第二年,船队没有回来。不少人心里暗暗惋惜,这样大的规模,那么多的人,是遇到了多大的风暴,才全军覆没了啊!

常年和大海打交道的人,更知道大海的可怕。出过海的人都知道,船在大海中,就如溪流中的叶子一样渺小,沉浮全凭天意。

第三年依然没有船队的影子,大家都不再提起这件事了。没人认为他们是在西洋国家乐不思蜀了,领队的可是皇阿哥呢。再者,外头哪有家里好,夷人的地儿哪有咱大清好?不是出了意外,没有人会不想着回来。

因此,军士们心里暗自激动,隐隐期待这是大清远洋舰队回来了。同时,也举起了火枪,以防是敌寇来犯。

近了,更近了,船队的轮廓越来越明显。

当远远看到船上的人聚在甲板上,挥舞着各色龙旗的时候,整个天津港都沸腾了!

再次踏上中华大地的老八和老九来不及热泪盈眶,就听到了康熙帝大行,今年已经是雍正二年的消息。

兄弟俩心情悲痛,顾不上休息,简单吩咐副将几句,快速往嘴里塞两块素饼,就带着亲卫快马加鞭往京城赶。

比他们先到一步的是八百里加急。

四爷收到信的时候正在用饭,他立刻站起来,眉目间都是喜意,对弘历、弘昼道,“走,咱们去城门口接你们八皇叔,九皇叔。”

这世的老八和老九还未和四爷正式对上,几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仇怨。且,老九临走时那一跪,表明了他的归顺。

他们这些一起长大的兄弟,相互之间了解至深。四爷知道老九那样赤(执)忱(拗)坦(莽)率(撞)的性子,有了那一跪,就不会再反悔。

至于老八,早在四川任巡抚,主动清查亏空的时候,就代表他已经不再争了。

不争皇位的兄弟,都是好兄弟!

况且,老八、老九两个带着那么多人和财物出去,几乎耗尽了康熙帝的私库,要是回不来了,他会心痛得吃不下饭。

老八、老九出使西洋,也是为了大清避开心声中那个结局的另一条路。

虽然没有明说,但四爷觉着他和皇阿玛想的应对方法是一样的。对内,大清要足够强大;对外,时刻知道敌人的动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老八、老九不是这一次回来就留下了,他们往后会不停地来回,一辈子在海上奔波。

基于这一点,四爷心中难得有了一分愧疚。这才要以皇帝之尊,亲迎弟弟们。

准备仪仗是来不及了,禁军在前头开路,四爷带了两儿子和侍卫们急急往城门赶去。

暮色四合,炊烟四起,正是茶楼酒楼人声鼎沸,饭菜的香味传遍整条街道的时候。

长安街上的百姓们,走道的,吆喝卖馄饨烧饼的,酒楼门口高声揽客的小二,端起碗准备大快朵颐的食客都惊呆了。

揉揉眼睛,左右看看,见大伙都是一样张大嘴掉了下巴的表情,这才相信自己不是眼花了。

“方才,那是皇上吧!”

“黄马褂护在中间,石青色金线龙纹袍,不是皇上是谁?”

“就是皇上!王爷、郡王、贝勒、贝子、阿哥们上朝都要在宫门口下马下轿子。老叟这一年晨间都在那边卖烧饼……”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哟,皇子皇孙会吃你那素烧饼?”

那老叟斜他一眼,哼声,“怎么不吃了?诚亲王、瑞亲王都吃过老叟的烧饼,还说好吃呢!你莫要抬杠,老叟的意思是,老叟远远见皇阿哥们的次数多了,早认清他们谁是谁了!”

那人熄了声音,两个亲王八成没吃过这老叟的烧饼,但这老叟说不定还真认得这些皇子们。

不需要纠结太久,没有马车装着衣物跟着,一会这队人马还要回来的。

一时之间,遛鸟闲逛的也不着急回家了,就在近处买一碗馄饨,没座位了站着吃也成。没瞧见那酒楼里头身穿绫罗绸缎,手上戴着大玉扳指的有钱食客们,都端着大海碗,巴拉了饭菜在门外边吃边等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