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兵分两路 - 三国之刘家逆子 - 刘家三公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六百零九章兵分两路

这场大战是不多见的,几万人把古松关前的空地几乎填满。汉中军虽然人多,但是训练差劲,技战术落后,虽然占据地利,但是反而被荆州军占据了上风。

若不是关口拥挤,好多战术用不出来,荆州军的优势会更大。

张鲁被人反包围过来,局势瞬间危急,心中着了慌,拼命向关口奔去。

荆州军随后追来,关下一时乱了套,张鲁的卫兵为了保护他,逆势强行冲击,把自己家的军士冲的七零八落。

阵型更加乱了。

随着主将逃命,其他汉中军也慌乱起来,跟着涌进关口,几万人瞬间就把古松关的关隘给冲垮。

刘琦立刻挥军掩杀,汉中军大败,逃跑的途中,大量自己的士卒被践踏而死。

由于山道过于狭窄,荆州军一旦占据了古松关,刘琦就命令停止追杀。

一来避免了荆州军也发生踩踏事故,另一方面也没给汉中军制造更大压力。

荆州军不追,汉中军这才慢慢安稳下来,放缓速度退回了山谷,没再发生大规模的践踏。

魏延,黄忠,文聘等人都暗赞主公仁义。

就连那些逃的性命的汉中军,心中也都感念刘琦的恩德,如果他命令荆州军乘胜紧追,那么汉中军脊背留给了人家,死伤不知道会有多少。

而且,踩死的会比战死的多。

荆州军也都感慨不已,这也算是;刘琦给予了参战的士卒们,留下的战士的尊严吧。

拿下古松关,整顿兵力,这一战荆州军损失了千把人,汉中军则是损失了四五千人,而且大半是被踩踏而死的。

“主公!古松关既然拿下,前边就是定军山了,如果拿下定军山,就是汉中大城上庸,对方必定戒备森严。”

说话的是随军军师许靖,许靖是刘琦平定南越时,在交州收下的名士,刘琦发现他不但文采出众,谋略也是很高绝,就命他做了此次北上汉中的随军军师。

“而如果绕过定军山,走西路,打下西城后,就是汉中的郡治南郑,这两个城池是汉中郡的最重要的城池了。”

刘琦点了点头,汉献帝初平二年,张鲁占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郡治设在南郑县。

下属九个县,分别是:南郑县、成固县、西城县、褒中县、沔阳县、安阳县、锡县、上庸县、房陵县。

这其中南郑是汉中郡的首府,也是平常张鲁常在的地方。

而上庸就是汉中的第一大城市,人口三四十万,在当时的规模,属于全世界都数的上的大城市了。

而且张鲁几十年来励精图治,把汉中经营很少富庶,尤其上庸,繁华程度不下于中原或者江东的大城市。

这两个地方肯定会是张鲁守卫最严密的地方了。

“军师之见,我们先攻哪里最好呢?”

“主公!我觉得,张鲁新败,定军山必定守卫严密,不如主公亲自带兵佯攻,牵制张鲁,令一位将军绕道西城,可直下南郑。上庸是汉中首府,若能取下,张鲁必乱。”

刘琦点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就这么办!”

魏延连忙请战,“主公!我愿绕道西城一战!”

刘琦摇摇头,笑看许靖。

许靖也笑道,“文长将军,忠勇可嘉,但是既然说了要佯攻,牵制张鲁军力,你这先锋大将忽然不见了,谁还想不到回去哪里?”

魏延稍稍一想,果然是这样,不禁红脸退下。

黄忠正迟疑间,文聘大步抢上,“主公!某愿往西城一战。”

刘琦点了点头,“仲业辛苦了,就有劳你往西城一趟了。西城若能拿下,你不必留兵坚守,可直接再下南郑,我自会派人去接手。”

文聘领令,立刻去准备了。

文聘也是荆州的肱股之臣了,名气威望,都很高,不过对比黄忠魏延,还是要弱了一些,到了这汉中,知名度就更弱了一些。

所以很适合做这种不引人注意的闪击战。

刘琦派给他五千人马,命他去占西城,然后又命霍峻领兵一千,随后去接应。

如果文聘攻城受阻,霍峻就地支援,如果文聘得手,则霍峻就留守驻扎,固守城池。

霍峻年纪虽然不大,却也是荆州老臣了,文武双全,虽然都不算出色,但武能提枪上马杀敌,文能识文断字,治理城池;也算全才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第二天,大军开拔,直抵定军山。

这定军山也是一个关隘,历史上大大有名。

张鲁在古松关惨败而回,士气大伤,不过就连张鲁也不得不承认,刘琦确实是仁义之人,那天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纵兵在汉中军身后狂攻,只怕这几万人马至少要折损一半。

“主公!定军山是上庸的屏障,定军山若有失,则上庸危矣,恳请主公亲自再次驻守,以状军威!”

杨松恳请张鲁不要后退。

“然!”张鲁慨然应允。

这上庸是富得流油的大城,一个城池比的上整个汉中一半的财富,自然不能拱手让人。

“主公,如果刘琦的荆州军绕道西城,一路直下,南郑也危矣,我们必须派兵将回去协助军师大人守家。”

张鲁点头,命杨任速回南郑,协助留在那里的阎圃守城。

有命杨昂领军三千,速速赶往西城协助那里的守军守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