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抢人(六)
师娘暗赞杨晋这话很是得体,嘴上捧一捧对方,让对方心平气和听自己解释清楚误会,从而不来为难,那是再好不过了。
果然,此言一出,师娘便察觉到王用祥的眼神顿时温和不少。
重光祖师那是无空道门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平日谈及之时,个个恨不早生几百年,得睹祖师一览众山小的雄姿风采。
自魏元必建朝以来,无空道门声势大不如昔,到如今只能勉强算作二流门派,但众人对祖师先辈的辉煌事迹反倒更为热切向往,那是在现实中无可奈何、落寞失意后,只好从历史荣光里寻求一种自我慰藉。
王用祥听到杨晋一个外派小子说起自家祖上“阔过”的事迹,不由得十分受用,心想:“看在你这句话的份上,待会拿你去见掌门,我不让你太过受罪便了。”说道:“不错,此殿屡毁屡建,殿中至今悬着重光祖师的画像。你年纪轻轻,倒也懂得不少。”
杨晋叹道:“可惜,可惜。”
王用祥道:“可惜什么?”
“可惜重光前辈一套辉映千古的剑法,传到后辈手里,走样走得太不像话,简直成了耍猴一般。”杨晋也不待王用祥发问,手指着场中三人说道,“太衍剑意,不求繁复变化,而在简巧凌厉。你看这个用软剑的,剑招稀奇古怪,尽往诡谲的路子上走,用着太衍剑招的皮,包了别家剑法的骨,挂羊头卖狗肉,真是不伦不类。
那个使硬剑的,倒是生了一双好腿,心思却也全花到步法上了,把剑法步法的主从关系都颠倒了,下好了饺子他只吃蒜,真是本末倒置。
拿双剑那人,乍看有几分太衍剑法的意味,其实只学了个皮相,剑招貌似眼花缭乱,实则翻来覆去不过那几招,全仗着变招多而已,使剑跟背书一般,真是拘泥死板。”
师娘听第一句时便吃了一惊,听到最后时更是樱口半张,合不拢来。杨晋这么说话,岂不是要下场较量,给对方“指教指教”了?
而且听他说起什么太衍剑法,头头是道,莫非真的偷学了无空道门的剑法不成?倘真是如此,自己这个做师娘的总不能看他去无空道门送死,不由得秀眉微蹙,筹思眼下还有什么对策。
王用祥更是倒抽一口凉气,一下子愣在当场。
本来什么杨晋会无空道门的剑法云云,只是他们这次出师的名头,其实连他自己也会一两套雷云派的剑招。两派不对付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学一点对方的剑法,知己知彼,那是有备无患之意。
他可没料到杨晋竟然是真懂。其实何止是真懂,杨晋如此点评,直切三人剑法中的要害,简直入木三分。
杨晋所言是否全对,他一时也不能定论,但这个点评的思路与角度,深合太衍剑法之要义,足可见其对太衍剑法的领悟绝非泛泛,任谁一听之下,都知道是名家之论、大家之言。
但他明明只是一个毛头小子!
这小子如何得知本门剑法精义?雷云派背后还有什么人物?教他的师父对我无空道门意欲何为?
霎时间,王用祥脑中各种疑问纷至沓来,一片混乱。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忽听不远处传来“吱呀吱呀”声。
王用祥扭头抬眼看去,只见一架通体大红的飞舟,犹如一只大火烈鸟,朝着这边飞来。
杨晋一见飞舟,顿时大喜:“要是开着这玩意往山里一钻,可不好追。”
这飞舟飞行虽慢,在平地上还不如高手奔行之速,但胜在无视地形,只要越山过河,很容易将追兵甩开。
那飞舟转眼便到跟前,降落地上,从上面下来了三个人。这三人明显是一主二仆,两个仆人一老一少,一个扇风,一个抱剑,恭敬伺候在一个公子哥身旁。
那公子哥年纪看来跟杨晋相仿,面若中秋之月,目若点漆星辰,身上一袭月白缎面长袍,绣着银丝盘就的缠枝莲纹,真是玉树临风之姿,吴惜弱一见之下,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杨晋见这三人个个面生,心想:逃命要紧,也顾不得那么多,待会抢了这飞舟直接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