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赶死呢?
杜小莹自然不是那白占便宜的人,说什么还是把钱硬塞给了张记者。
一家七口站在院子门口,宋国梁抱着五丫,大丫二丫三丫四丫分别挨着父母站好,紧张不自然的咧着嘴角。
第一张全家福就此定格。
大队里原本还想留几位领导吃了晚饭再回去,但对方说什么也不愿留下,再加上还要赶着回县里,自然也就不成了。
一众村干部村民把人送到了村口,一直目送几个领导骑着自行车的身影走远了。
“大队长,那人是干啥的?拿着铁疙瘩对着大丫妈是干啥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眯着眼睛问。
“好家伙,好好的公社领导咋来咱大队了?吓得我现在还腿软的嘞~”
“瞧你那点出息,这就把你给吓住了。”大队长笑骂一句,又说道:“那个拿着铁疙瘩的是市日报的记者,专门来采访国梁媳妇的。”
“啥?为啥呀?”
一个妇女激动地一拍大腿,“还能为啥,肯定是因为咱大队出了个女拖拉机手!”
村支书高明咧出一排牙,衬得一张脸更是黝黑,“市里特意派人来采访大丫妈的,可是要上市日报的,咱十八顷大队都跟着沾光....”
“俺滴个娘嘞,大丫妈都要上报纸了,乖乖~这可是真是给咱大队争面子,以后咱十八顷大队出去了,脸上都跟着有光.....”
杜小莹更是被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夸的,脸都快笑僵了。
活了两辈子,打死她都没想到自己还能上报纸。
“哎呀,大丫妈你家大丫也差不多快相看的年纪了,也得提前赶紧相看起来了,不然好后生都让人抢走了。”
说话的妇女凑了过来,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看看我家侄子春生,跟你家大丫差不多的年纪。”
“大丫妈,我孙子你看看咋样?我瞅着跟你家大丫....”
夫妻俩对视一眼,“.....”
宋国梁开口婉拒道:“婶子,我们大丫还小着呢,我们还打算多留几年,不着急。”
“哎呀,国梁你这就不懂了,可以先给娃定下来,不然——”
杜小莹脸色不太好,嗓音清冷,“婶子,我家大丫岁数还小,等秋天我还要送孩子去念书,这种事情不着急。”
见人家两口子都这么说了,一帮热衷于说媒牵线的妇人识趣地住了口,纷纷转移了话题。
宋家老宅
刘兰花嫌弃地捏着鼻子,不耐烦地埋怨着,“娘你看你,净干那不靠谱的,不仅没教训了那个贱人,还把自个搭进去了,
瞅瞅你都被屎腌入味儿了,家里让你熏成啥样了。”
“我还不是被那个女人给骗了。”宋老太恹恹地瞪着三角眼,“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
实在是怕了一帮爱说媒拉线的大娘,夫妻俩没敢在村口多逗留。
“爸妈,快洗手吃饭了。”大丫赶忙盛饭。
几个丫纷纷都帮着拿碗筷,搬炕桌。
“妈,那照片跟报纸啥时候出来呀?”二丫好奇地问道。
“估摸着咋也得个两三天三四天的时间。”杜小莹对上几个女儿好奇期待的眼神,“放心吧,今天那个记者叔叔不是说了,报纸照片一出来,就给咱家寄一份过来。”
三丫挠了挠头,“也不知道照出来是啥样的,我当时紧张的手脚都不知道咋放。”
四丫撅着嘴,“三姐,我也是。”
五丫皱着小眉头,“我也是。”
“那个...我也是,我眼睛酸的,别照出来是闭着眼睛的。”大丫有些懊恼的说道。
杜小莹心头又酸又疼,“没事,以后咱每年都照一张全家福。”
“真的?”
宋国梁对上妻子湿润的眼眶,愣怔一秒后点头道:“嗯,等过年,到时候咱一起去县城国营饭店吃饭,照全家福。”
“太好了~”
月亮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悄然爬上了夜空。
次日清晨,天灰蒙蒙的。
窗外雨水淅沥沥的丝毫没有停歇的势头。
堂屋笼子里的小鸡仔叽叽喳喳的叫着。
“昨儿晚上,半夜就听见下了,估摸着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杜小莹站在屋檐下,“你要不再带一身衣裳,这路上走这么长时间,就是穿着雨披雨鞋衣裳也会被打湿。”
“嗯,下雨路不好走,我先走了。”
“去了单位,记得多喝点热水,别仗着身体好不在意....”
杜小莹不放心地叮嘱着,目送着男人高大宽阔的背影离去,有些发愁。
这要是到了冬天还没买上自行车,要么去黑市弄一辆,要么就只能让男人住宿舍了,不然寒冬腊月的天天这么走,时间长了别冻出什么毛病来。
上辈子,她为了挣钱养那群白眼狼侄子,夏天去工地搬砖绑钢筋,冬天就进冷库给人家打包水果,为了给几个白眼狼侄子吃,每天偷偷往身上裤腿藏橘子橙子,时间久了身体就冻坏了,一到阴天身上的关节酸疼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