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概念车 - 重生八零纵横商海 - 月望天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章:概念车

“这……这真是你设计的车?”初见设计稿的第一眼,卓康便有些不敢相信地睁大了双眼,脸上的惊讶绝对不是伪装,虽然唐钲的设计稿只是简单的线条堆砌,还没有将每一个细节画清楚,只凭那独树一帜的造型便已经吸引住了卓康的目光。

只是没过片刻,卓康还是对着设计稿摇了摇头:“天马行空,哗众取宠,很多东西根本无法实现,这种车就算是造出来也只是摆设。”

就像是后世汽车厂所出品的概念车,用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行,真正的实用价值几乎为零。“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这十个字便可以概括这种现象。

对于卓康的否定,唐钲却依旧是笑颜以对:“那还请卓总说说,这设计怎么就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了?”

卓康一声嗤笑,指着设计稿上的车把说道:“别的暂且不说,我们只说说你所画的车把,现今各大厂家所使用的车把造型大同小异,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那是考虑到刹车部分的连体设计,目前来看,车把与刹车系统已经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再看看你画的车把,弯弯曲曲,虽然造型独特,却根本不能顺着车把安装刹车,没有刹车的自行车,谁敢买?”

卓康的意思,唐钲当然明白,八十年代的自行车因为没有刹车线这样东西,刹车的制动需要依靠一节节硬钢丝连接,而这也就定死了车把的造型不能随意更改,因为车把的形状可以变动,但一整套刹车系统是无法轻易做出改变的。

可以说,当代的设计师已经在现有的条件下将这套系统做到了极致。而唐钲所设计的这个车把将造型拧成了麻花,看起来很独特,但除了吸引眼球之外没有半点作用。

唐钲淡淡一笑:“如果照搬他们那一套刹车系统当然造不出这样的自行车,但是如果我们将以往的刹车制动用可以弯曲的钢丝线来替代,是不是就摆脱了固定车把的限制,随意打造我们的自行车造型了?”

“钢丝线?”卓康的眼中闪过一抹色彩,随即被皱眉沉思所替代,“我还是无法想象出你所说的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总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了,这样,在投资建厂之前,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能够用现有的技术造出这张设计图上的自行车,我可以同意你的合作要求。”

“君子一言。”

卓康将设计稿放在茶几上:“只要你能将这种车造出来,我必定将它推成全球追捧的爆款。”

对于港岛卓氏的运作能力,唐钲是不会怀疑的,只不过……

“我还有一个请求。”唐钲抓了抓头,显得有些很不好意思,“能不能先借我一笔启动资金?我现在……没钱。”

卓康只是淡然一笑,递给身后的秘书一个眼神:“给他两千块。”

目送着唐钲离去,卓康吩咐秘书将桌上的设计稿收好:“你立即将草图寄回港岛,或许这将来会成为决定我卓家命运的重要筹码也不一定。”

走出迎宾旅馆,唐钲向郭海洋匆匆交代了几句,便赶往了长途汽车站,只不过他原本的目的地是沪市,现在换成了彭城。

麒麟厂不经过自己的同意便使用了自己的设计,唐钲原本是要去找对方的晦气的,但同时他们也给自己送来了卓康这么一个大金主,他的气也就消去了大半,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先按照卓康的要求做出一辆自行车,其他的事都顾不上了。

得知唐钲又出远门的消息,廖大伟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一些,至少在唐钲不在村里的这段时间,他贩卖古董的事不用担心被人揭发,不过他也不敢将那些东西转移,唐钲如此精明,肯定检查了地窖里的所有箱子,如果东西少了,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另一件让他头疼的事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眼见六月即将过去,地里的水稻纷纷开始抽穗。令廖大伟惊诧莫名的是,唐钲跟郭海洋的地里明明施了掺有枯草灵的复合肥,怎么不见他们的水稻枯死,反而大有越长越壮的趋势?

别人家的穗子这才刚刚往外抽,他们两家的稻穗却已经开始低头,这场景看得老支书是啧啧称奇,他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从来没有见过长势如此疯狂的水稻。

“看这产量,怕是能上六百斤吧。”

这个数字令廖大伟心中一个激灵,如果老支书没有估计错,唐钲这块地的亩产量已经满足了那个赌注的要求,那也就是说,自己真的要扮乌龟了。

这一刻,他真想一根火柴将这块田里的水稻都给点了一了百了,但老支书也发了话,这块地怕是要出大新闻,一定不能有什么闪失,现在对于这块地的养护都是由他亲自指导,郭海洋负责打下手,老支书站在这块地旁边的时间早已超过了看护自家田地的时间了。

如果出了纰漏,唐钲再将他们之间的对赌协议往外一说,就算不是自己干的,只怕这屎盆子都得扣在他廖大伟的头上。

而就在他被唐钲整的心烦意乱的时候,村里竟然又多出了一位来找唐钲的不速之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唐钲?我又不是他爹,怎么知道他在哪?”

站在田埂上的何文被廖大伟那毫无来由的一声吼吓得不轻,心中料想这位怎么这么大气儿?只不过他心情好,也不愿意跟这个莫名其妙的人多计较,在向另一个村民打听到知青宿舍的位置之后道了声谢谢,一脚跨上自行车,朝着那人所指的方向疾驰而去。

宿舍里只有郭海洋一个人,听过何文的自我介绍,他还是一脸懵,唐钲什么时候又认识医疗用品制造厂的厂长了?

面对郭海洋的狐疑,何文耐心解释:“唐钲同志之前向我厂提供的金点子创造了丰厚的回报,我们的创可贴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只不过这东西没什么技术要求,容易被人仿制,我这次上门主要是想请唐钲同志再帮我们出出主意提高厂子的效益。”

“你说什么?创可贴是唐钲教你们做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