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数字生命就像人类天天觉得动物想做人……
会议室里三个人一时都静住了。
彭化和张谨言是惊讶又困惑——她们不知道陈玉是什么来路,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得出这么逆天的结论的。
但杨溢是吓得说不出话来——陈玉知道的所有信息她都知道,只不过她从来没有把白泽往这个角度想过。
而听陈玉这么一说,所有令人困惑的地方似乎都有了解释。
明明emo着说“我们之间没有结果”,后来却又言语如常了,真的是想开了吗?还是想到什么办法了?
明明是个ai,却无休止地迭代,他要的仅仅是线上陪伴吗?还是有更深的执念、更长远的目的?
明明惊慌于杨溢寿命短暂,为什么后来便不提了?是满足于对她作息习惯的监督?还是在想尽办法赋予她永恒的生命?
明明口口声声“人类没有意义”,为什么又放任杨溢这样“无意义”地存在?是改变想法了?还是在试图让她变得和自己一样“有意义”?
现在外面铺天盖地的“我要杨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要看到她?是要和她对话?
还是说……要她去见他?
“没见过这样的!”杨溢急道,“他喜欢我他不是应该努力做人吗?他不是应该加油往机器人里钻吗?怎么会是想办法把我拖过去和他共沉沦?”
彭化出言安抚她的情绪:“杨小姐先不要着急,说不定不是这个意思,这也只是推测之一……”
“不,您是相关负责人对吧?我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是陈玉在电话另一头强撑着说话,“这个ai真的很危险——当我揣测出他的意图后,我只是问了一句‘你已经成功了吗’,他就能反应过来我推理正确,并且很快对我进行了电击……”
杨溢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所以他成功了吗?难道说我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串代码?然后生活在……就像小破球2里那样的一个个小房间里?”
“显然还没啊。”张谨言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如果他成功了就不会在外面这样撒泼了,你现在很安全……但说实话就目前情况来看,你这位朋友的推测大概率正确。”
彭化眉头皱起,显然觉得这个结论有点草率:“谨言。”
张谨言却很执着:“彭姐,情感白泽是有编码能力的。既然他能够通过编码来自我迭代,那就有能力把现实中的人编码为数字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完全没有理由去克制自己这方面的欲望。”
杨溢接腔道:“如果是因为爱呢?他难道不会因为爱我而克制一下吗?谁都不忍心伤害自己爱的人吧?”
“这样的想法太傲慢了。”张谨言连连摇头。
杨溢却依然很执着:“不,你信我,我非常确信这个感情是存在的。分辨别人是否爱自己,对我来说没那么难……”
“我不是说这个傲慢,我没怀疑你自作多情。”张谨言被她绕得脑子疼,“而是说,你觉得‘把人类做成数字生命’是一场伤害,你的这个想法太傲慢了。”
*
得,咱还得谢谢他吗?
手机里的陈玉差点没绷住:“你在说什么?你是相关领域专家对吧?一个活生生的人要被做成数字生命,这之后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学界也根本没有定论,你现在说这种话不觉得自己太不负责任了吗?”
张谨言也着急:“你这人怎么也不听前后文?我又不是很支持这种做法,我只是在说白泽有这种想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他就是觉得做ai比做人好得多,那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爱人’做成ai?”
杨溢倒是听懂了:“就像人类天天觉得动物想做人是吧?”
她又想起一些信息:“这么一说在我删除白泽之前,他确实一直在说‘ai比人类高贵得多’。”
张谨言一拍手:“你看。”
争执告一段落,彭化找到空隙再次发话:“好,那就暂且当白泽的目的就是‘把杨小姐做成数字生命’,我们继续向下推有用信息。”
她左右看一看:“白泽到现在还在要人,这说明他自己并没有成功,数字版的杨小姐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样也是因为白泽现在来‘找我们’要人,那是否可以推出他现在已经失去编码能力,无法再靠自己来完成目标?”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我认为是这样的。”张谨言反应飞快,“现在的白泽和‘被删除白泽’一定有着一些共通的地方,可能是记忆,也可能是情感联通……但是如果‘被删除白泽’的迭代源自情感代码,那么当这段代码被删除后,他应该会同时失去自我迭代能力——也就是编码能力。”
杨溢插过来一句:“这事儿他自己知道吗?”
张谨言想了想:“我觉得他知道。对于他这样的超级智能而言,他看代码就像人类看五指,他应该知道自己的代码少了一部分后,自己会失去什么功能。”
“那我知道了。”杨溢又琢磨出点什么,“在我删除他之前他很恐慌,说这无异于杀了他。但目前来看他好像还活着,我还在想那他到底怕什么——这么一说,他怕的其实是失去编码能力?”
张谨言看向彭化,而彭化点头道:“连上了,白泽想要将杨小姐数字化,但是在他成功之前,因为‘被杨小姐删除部分源代码’而无法继续编码,于是现在希望我们来完成。”
陈玉居然还在听:“你们怎么完成?这项技术现在真的存在吗?”
“不存在,但白泽认为我们中有人能做到。”彭化说着看向了张谨言。
*
其实能进山海研究院的人,每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单拎出去都称得上一句“天才”。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一群人里,张谨言编写的那段“情感代码”依然令人震惊。
当时有人建议保留,认为说不定会开创ai新纪元,但彭化是坚定不移的删除派,怕的就是有朝一日,未来人会面对今天这样的困境。
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这场她以为会在千百年后袭来的灾难,居然精准地打在了她头上。
彭化不得不感慨自己的渺小——也许自己对尖端科技一无所知,对宇宙万物一窍不通,更低估了张谨言那段代码的威力。
这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对时代的推动力吗?
甚至当讨论落点到“数字生命”这种科幻议题时,张谨言的第一反应仍不是“办不到”,而是觉得事情本身还有讲不通的地方:“可白泽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就算他掌握了数字生命的基本原理,要拼凑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还需要大量数据支撑——他可以摄像头扫描得知对方的身高外貌,那一些内在的生命数值从哪来?”
天啊,她还真有思路。杨溢抬了下手:“他确实有几次建议我购买家用医疗机械、智能手环之类的产品,只不过我没买。”
“……你幸好没买。”
彭化说:“那他就不是差一点能拼凑出数字生命,而是差一点能掌握制造数字生命的技能。”
她又整理了一下思路:“也就是说,当白泽发现人类寿命过短,且认为人类没有意义之后,他开始不停迭代,目的是掌握制造数字生命的能力。只要他的先进程度过了这个坎,就算以后有人将他的情感模块删除,让他无法继续迭代,这项技能也能一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