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你看把唐同学都憋成什么样了
第360章你看把唐同学都憋成什么样了
启航大厦41楼,沈鸿有点惬意地坐在大厅里的沙发上,捧着一张当日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
现在这个年头,买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以前这种报纸,都是早上从早餐摊买早饭的时候,随手就从旁边的小报摊上买了,后来这些小报摊就慢慢的消失不见了,就算是仅剩下的小报摊,也变成了只卖零食和水的小摊了。
这让沈鸿有点惆怅。
相比从网络上,拿着手机看各种消息,他还是喜欢看报纸的感觉。
虽然现在手机上可以调大字体,反而看报纸的时候,他得戴上老花镜,然后离远点看。
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瞬息万变,而且冲击力十足,谣言乱飘,他总是觉得,还是印在纸上的铅字来得踏实。而且网络上那些纷乱的消息,当刊登到纸上的时候,总归是经过了好几道的过滤,不会像网络上那么繁杂,那么真假难辨,那么碎片化。
会让他本来就有点不堪重负的脑袋,显得不那么难受。
可惜,现在的报纸越来越难找了,如果不是单位订阅,恐怕连报纸都看不到,而这几份报纸,还是他从大楼的物业经理那里顺来的。
而且很多之前的大报纸都倒闭了,现在的报纸字数也比之前少了很多,薄薄的几页,就算是他省着点看,都不够从上班看到下班。
更让他愤慨的时候,现在的报纸,竟然连送报都变得不积极,有时候竟然搁天才能送到,这在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他看的这份报纸,就是昨天的报纸。
报纸上,大篇幅的题目是这样的:
《暴雨之夜,574次奇迹般的救援,海陵警方全网霸屏》
《专访海陵警方应急指挥中心,奇迹源于初心守护,千万日夜责任担当》
沈鸿把这几篇稿子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因为这都是他们那一夜辛劳的成果。
可惜,真正的幕后英雄,不会出现在报纸里面,更不会出现在网络上。
这篇稿子里面,采访了许多一线的干警,他们当然很辛苦,也冒着生命危险,在暴雨倾盆的海陵市街道上到处奔波救援,但真正在这后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却不能出现在报纸上。
这稿子里,提到的和这件事儿相关性最强的,就是李铁强。
再深点的,就不太可能采访到了,譬如他们,譬如fofu系统,再譬如……唐同学。
不过,沈鸿听说,海陵市的许多人都在到处打听,那天晚上的奇迹到底是怎么创造的。
真正能够感觉这中间的不可思议的,其实是真正在一线的人员,警察、消防、急救人员等等,他们通过调度中心,拿到了精确到分钟的提前预告,这种事还不是发生了一次。
而是发生了574次——这还只是对外公布的数据,沈鸿听李铁强说,数据太多了,显得过于不真实。
一开始,他们只是觉得这是一次巧合。
但随着夜色越来越深,他们收到的调度命令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一切,也就越来越不可思议。
现在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觉,就是……
特么的,神了!
我们是在玩游戏吧!
有游戏指引是吧!
而这,也是沈鸿和林破晓他们的感觉,不然林破晓也不会那么干脆地愿意和他们龙组合并。
暴雨之夜的各种消息,占据了报纸的头版,然后二三版,就几乎完全和oifu相关了。
《星光闪耀,德润海陵,oifu与几篇感动全网的故事》
《今夜星光闪闪,探访oifu排名前十,每一个都感人肺腑》
《oifu火出圈,诸多网络与现实大佬纷纷助力,接入oifu》
《社论:oifu,社会运转的新力量》
《“本地生活”江湖再生波澜,丑团的最大敌人是快送还是狗东?不,是oifu》
如果说头版说的那些,是官方力量的作用,那么oifu,就完全是民间力量的意志体现。
在暴雨之夜,不只是官方在行动,无数的普通人,如同星辰一般闪光。
这两天,沈鸿走在海陵市的街头,莫名有一种感觉,似乎就连整个城市的精气神,都有点不一样了。
网络上的持续火爆,以及对海陵市这个城市的疯狂夸赞,让整个城市的人都与有荣焉。
果然,夸夸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而三版的最后一个标题,则让沈鸿眯着眼睛看了半天。
不是,本地生活,丑团最大的敌人?
这是oifu?
oifu的发展,有点过于出乎预料了吧。
随着oifu的持续火爆出圈,唐一平这个oifu的开源项目发起人,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不过相比上次的各种质疑,这次就全是夸奖了。
沈鸿觉得,这绝对是唐一平应得的,甚至他觉得还不够。
可惜啊,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实搅动整个海陵市的,没有很多人,就只有一个人。
不只是oifu,就连创造了奇迹一般的救援的fofu,也是唐一平同学的作品啊。
而且,他感觉到,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分散对唐同学的聚光度,很多的讨论明显分散到了oifu的其他开发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