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降维攻击:未来互联网商业的三体法则》(8) -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 - 韦康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一章《降维攻击:未来互联网商业的三体法则》(8)

升维思考——高维度思维,低维度攻击

·当互联网异军突起,你会发现以前我们熟悉的那个线性的、规律的、可预见、可把握、可控制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了。工业世界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文明、财富、文化和秩序的基石,也因为互联网的迅速扩张正逐步被颠覆,与之伴生的是新经济、新规则、新秩序和新文明遍地开花。·摆脱线性思维,找到破局点,关键就在于跳出经验的束缚,看到其他的维度,然后进行审辨式的思考(criticalthinking),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能从变化中总结规律,最后巧妙地利用规律。

·当一款新产品已经先行培养了用户的行为属性后,它就实现了对于潜在对手的事实上的降维打击。

22抽象和聚集

洞察行业规律,并把细节做到极致

“升维思考,降维打击。”这是我们通过本书中的论述强调的一个宗旨——升维思考是一切商业活动的前提,要合并维度进行重点思考,站到更高的地方看到全局。只有这一步成功了,接下来采取的降维攻击策略才能达到效果。

因此,企业家们要站在高处思考,要比别人(对手)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了解的更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抽象的概念聚集起来,从中抽丝剥茧、细化总结,洞察行业规律,在竞争中才能更准确、更凶狠地打击对手,出拳才可以更为有力。

就拿现在非常流行的“大数据行业”来说,虽然大数据的应用颇为广泛,已经成为互联网商业、人工智能及政府部门的核心应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每个行业所采用的做法都不一样,怎么从这些千奇百怪的、抽象的大数据产品中找出一致的东西,从而在设计和方案中做到升维思考,提炼出规律,进而在自身的技术优势上对对手进行降维攻击,覆盖市场,形成压倒性的局面,就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我到华盛顿参加一个大数据论坛。许多企业都是我的老客户,他们在几年前对自己的高层做过高端的思维培训。有家企业的总裁说:“我们不害怕对手变得更强,但我们害怕自己失去了定位的能力。”什么意思呢?他讲到了自己深层次的担心,那就是谁都知道大数据对他们这个行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未来离不开大数据,但他们不清楚这个行业未来的走势,对前景有些迷茫。相比强大的对手,这才是最可怕的情形。

就是说,升维思考需要你做到:

第一:要首先洞察自己所处行业的特点、规律及趋势。

对行业的发展,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会起到什么作用,产生哪些改变,会有哪些新的机遇、新的风险,都要有直观的判断。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你就是一个手持先进武器的瞎子,只能在黑暗的丛林中被动挨打。有许多公司都是以这种方式窝囊地输掉了比赛。他们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但就是不了解行业的前景,经营起来步履艰难,事倍而功半。

第二:要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

并且,要结合行业的发展(第一点)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机遇。有了这一点,你才能够看清未来的位置,看到自己成长的上限。比如大数据行业,作为一种互联网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元素,它对你意味着什么?通过对各个行业大数据的挖掘、处理、分析,是否能将过去复杂庞大的信息量简化为一个又一个明确直白的方案?理解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升维思考,运用这个功能的过程就是降维攻击。

毁灭你,与你无关

问题一:“为什么我们需要三体思维?”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升维思考,要掌握降维攻击?”

如果你读过刘慈欣的《三体》系列著作,就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毁灭你,与你无关。”这是《三体》中描述的一个世界。即,我把你毁灭了,而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并且我的攻击行为与你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不在同一维度,你连做我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这恰恰是互联网时代行业竞争的真实写照——如果你不具备上述能力,你可能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这是一个很残酷的观点,但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蔑视,也是宇宙丛林乃至人类的商业丛林始终贯彻的一条潜规则——它更是一条铁规!

现在,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大佬纷纷成了“三体迷”。阿里巴巴的资深总裁金建杭更是要求整个团队都必须阅读一次《三体》,为此还专门邀请了刘慈欣去阿里巴巴公司的总部做报告;小米公司的雷军也是如此,他对三体中阐述的观点赞赏不已。在金山集团的战略研讨会上,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谈论自己对《三体》的见解,认为书中关于降维的理念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中国第一家轻奢餐品牌“雕爷牛腩”,其创始人雕爷孟醒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维度攻击!

说白了,互联网模式下企业的发展就是维度的进化——要么升维,要么降维。你站在原地就只能被别人攻击。对于生存在低维度的产业而言,高维产业的自然扩张就会在不经意间导致其灭亡。它们并不想消灭低维度的公司,但这又是自身发展不可避免的。高维平台的企业对低维平台的公司具有无限降维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拥有升维思考的本领,具备更宏大的视野,也就获得了更美好的未来。

聚集“抽象规律”

这几年,“三体理论”的火暴并非是偶然现象,任何理论的诞生都与一个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而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你我都身在其中,区别是我们感觉和体悟到的东西可能并不一样。

当互联网异军突起,你会发现以前我们熟悉的那个线性的、规律的、可预见、可把握、可控制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了。工业世界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文明、财富、文化和秩序的基石,也因为互联网的迅速扩张正逐步被颠覆,与之伴生的是新经济、新规则、新秩序和新文明遍地开花。也许你忽然有一天感觉到生活充满了迷茫、困惑和不安,因为我们看不懂经济的走向,摸不透世界各个角落每天发生的“偶然”事件,不确定、不可知、不安全等诸多的情绪围绕着你。

你不必感到惊讶,你能感觉到的,那些生活在高纬的互联网大佬,他们的感觉比你更加强烈。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阶层,他们也都害怕“不安全感”,这令人充满恐惧。比如,马云最近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心声。他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自己绝不希望过今天这样的生活。同样的话俞敏洪也说过。他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新东方上市。相信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并非是在“矫情”地炫耀自己的成功——他们的这些不安的感觉是真实的,也是对后来者的提醒——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处处隐藏着可以施展降维攻击的对手。他们要面对的恐惧、压力、不确定、不安全感,绝非普通人可以想象。站得越高,就越能感觉到“身处高纬度的战栗”。

1未来的世界将失去章法,并毫无规律。

当互联网商业开启新的时代后,一个非线性、无规律、不可预见、不可测度、不可把握的新世界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新的商业社会中,它如同《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毫无规律可言,也没有章法可循。在这里,胜者为王,而不是强者为王,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2你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开发自己的洞察和想象力,对新世界进行抽象和聚集。

全世界的互联网大佬们突然发现,以往叱咤风云的经验和赖以成功的智慧现在已经分文不值。对未来的世界,自己最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敏锐的洞察力和“抽象聚集”的能力。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逃避就等于提前认输。你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超级敏锐起来,主动提升自己的思考维度,比别人更早地了解这个世界。

不确定的“全新未来”

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我们最需要掌握何种能力去应对?

也许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卓越的领导力、超强的管理能力、高效的执行力等等,这些很重要。但对于今天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更需要的是能看到未来的能力——要锻炼洞察力,同时也不能缺少了必要的想象力。

你要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如何做减法?降维的本质在于做减法,将过去冗长的流程精简浓缩成一条线、一个点,找到核心价值,确立核心优势。你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去面向未来?

·如何寻找破局点?当各种维度都消失时,哪一点才是重要的突破口?你如何通过降维化生存实现弯道超车,在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确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如何升维思考?要站在比别人更高的维度去想清楚方向,但怎样才能发现那个更高的维度,对复杂与并行的支线进行合并思考,做出决策,然后有效地执行?

在随时可以发动降维攻击的时代,未来是不确定的,既充满了机遇,也潜伏着凶险。未来距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危机也一直与我们同在。沉湎于现状,就会忽略寒冬的降临。就像瑞星和卡巴斯基没有意识到360的崛起,苏宁和国美也没有想到阿里巴巴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移动和联通坐在移动互联的顶端,同样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会面临腾讯的巨大挑战……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未来商战早已经打响,你没有感觉到,恰恰是因为“未居高位”,或者没有及时地升维思考。

任何一个行业都在受到互联网+的驱动,快速发展到了突破常规速度的程度,未来是不可测的。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公司,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因为保不准哪一天就会危在旦夕。在黑暗丛林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

23告别“线性思维”,寻找“破局点”

你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够从变化中发现什么

你认为一块砖头在现实中能拿来做什么?砌墙、铺地、垒灶台……如果你只能想到这些,说明你的逻辑中存在着严重的线性思维。具有线性思维的人,他的思考方式是一维的、平面的、单向的、直线的,同时也缺乏灵活的变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循着线性的轨迹,直上直下,或前后移走,就是一种静态的思维,容易陷入死胡同,在变化中发现不了突破口。

我有一次举办思维培训课,前来上课的人员背景复杂。他们中间有常青藤盟校的高材生,有华尔街的投资者,有到美国留学的国内精英,也有在写字楼上班的普通公司雇员。我发现有些人虽然身居高位,掌管企业或重要的部门,但却时常陷入“线性思维”的捆绑中不能自拔,仿佛中了思维的病毒一般,跳不出固有的维度和层级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抛开他们的身份不说,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线性思维会把我们牢牢地困死在一个单一的维度——它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个点,或者是一个平台。总之,在这个固定的维度中,人很难跳出去,看到事物不同的变化。这种情况下,人就很难发现变化,或者从变化中意识到危险、找到机遇并思考一些关键的问题。

要实现在商场、职场乃至人生命运中的降维攻击,颠覆传统的格局,突破现实之墙,改变人生的不可能,首先就要排除这种思维。否则,我们思考的维度就难以提升上去。当你无法升维思考时,也就做不到降维攻击。

摆脱线性思维,找到破局点,关键就在于跳出经验的束缚,看到其他的维度,然后进行审辨式的思考(criticalthinking),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能从变化中总结规律,最后巧妙地利用规律。

“变化”无时不在发生

我在华盛顿工作的那几年,交到了一个特别轴的朋友a。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个特点: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事情,他总是很难相信,并认定这是假的,是不存在的。这种思考方式有点掩耳盗铃,因此他做投资总是失败,几年下来没有赚到钱,还搭进了几十万积蓄。

当时,我的朋友b是一位科幻迷,平时最喜欢的科幻作品是《星际迷航》。有一次他对a说:“在一个n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有n个坐标。”这里讲到的是一个维度概念。a听后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并带着几分嘲笑说:“这怎么可能,一个点怎么能够有两个坐标?”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求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而是本能地排斥。

为此,两个人争执了很久。尽管b从天文、地理、物理、科学等各领域的角度做了全方位和立体化的解释,a仍然不解并且喃喃自语地说:“这一点也不科学,我无论如何都想不通,这其中肯定只有一个坐标是真实的。”他的思考是单一维度的,对任何问题均固执地保持着这种思维习惯。

这个故事成为那几年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是a和b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直到我离开华盛顿时,a仍然认为b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时不时地找出一些自己接触到的资料去说服b,到最后b只好落荒而逃,不再与之争执。

a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采用的,也是主流社会通用的思考模式。他们把空间压缩成一个平面的、二维的圆,甚至想成一维的、直线的线形。在这个局限下,人们喜欢追求事物的本质、真相,但又只相信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他们不相信“变化”,对于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存有天然的怀疑。因此,像a这样的人即使做生意,结果也总是以失败告终。a曾经花费很大的精力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模仿其投资的风格,但他线性思维的习惯总让他在股市的变化中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跟风派,完全做不到反其道而行之,因此一直没有赚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