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神箭哀鸣
马超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明了:
“末将领命。定让信玄老贼,深信不疑。”
马超依计而行。两千西凉铁骑风驰电掣般杀向黑水河畔的粮队。果然,粮队护卫一见蜀汉大军杀到,稍作抵抗便惊慌失措地向后收缩,同时,两侧山谷伏兵尽出。正是阿育王的战象和樱花铁炮队。
“围住他们,别让马超跑了。”
接到战报的信玄,嘴角露出胜券在握的笑意。
马超部陷入激战,按照计划,奋力突围,向黑水河上游败退,偶遇我方传令官。鏖战中,传令官不慎将一个牛皮筒遗落在雪坑里,被紧追不舍的联军士兵缴获。牛皮筒内,正是那份被撕毁的情报。
当这份沾着泥雪的图纸送到武田信玄面前时,他先是一怔,随即瞳孔猛缩。图上信息详尽得令人心惊:
龙王庙水坝的位置、蓄水深度标记、加固工程进度、甚至预定的决堤时间就在三日后。目标直指下游那处屯有部分精锐和物资的前锋营寨。
“水攻!”
信玄心头剧震。他立刻联想到黑水河春季汹涌的水势,那处废弃水坝他知道,若真被龙国控制并蓄水决堤,后果不堪设想。诸葛亮佯装劫粮是假,真正的杀招是声东击西,要水淹他的前锋精锐。
“快,立刻派最精锐的忍者,不惜一切代价,去龙王庙水坝探查。我要确证。”
信玄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几个时辰后,忍者带回的消息让信玄脊背发凉:龙王庙水坝附近,发现大量近期的人类活动痕迹。坝体上甚至有新近挖掘加固的痕迹。坝内水位虽因寒冬未至图示高度,但明显高于往常。一切迹象都表明,蜀汉确实在秘密实施水攻。
“好险,好毒的诸葛孔明。”
信玄惊出一身冷汗,随即是后怕。
“他故意派马超劫粮吸引我注意,实则暗度陈仓,想用洪水吞我前锋。若非天佑,偶遇传令官。缴获此图,我方必遭灭顶之灾。”
“传令。”
1、黑水河畔伏兵: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堵败退的马超部,务必缠住,不使其回援水坝。
2、主力疾驰护坝:调集阿育王战象军团主力、居鲁士不死军重步兵精锐,以及机动性最强的赤备骑兵一部,由大将统领,火速驰援龙王庙水坝。务必确保水坝安全,清除蜀汉工程人员,必要时可主动泄洪,消除隐患。
3、下游警戒:命令下游低洼处的前锋营寨,提高警惕,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联军主力迅速运转,在信玄的严令下,放弃了对马超残部的全力围剿,如同洪流般涌向风雪弥漫的上游龙王庙水坝。他们要和时间赛跑,要在决堤之前,粉碎诸葛亮这歹毒的水攻计划。
就在联军主力被牢牢钉死在遥远的上游水坝,与马超残部在风雪中周旋之时。
铁壁关西门悄然洞开。一支轻捷如风、剽悍如虎的精锐骑兵,在赵云的率领下,直扑联军防线深处——一处位置隐蔽、守卫森严的真正大型屯粮基地。此地远离黑水河,地势较高,无水淹之忧,本是信玄最放心的粮仓。
此刻,因为主力尽数被调往龙王庙救火,此地的守备前所未有的空虚。
“常山赵子龙在此。奉军师将令,取尔狗粮。”
赵云一声清啸,银枪如龙,率先撞破营门。八百精锐如虎入羊群,瞬间冲垮了稀松的守卫。火把点燃了干燥的粮草,油脂助燃下,熊熊烈焰冲天而起,将堆积如山的粮草吞噬。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看到龙王庙水坝无恙,仅有少量痕迹,未见敌军,武田信玄终于放心了。正要猜测诸葛亮下一步动作时,核心粮仓被焚毁大半的惊天噩耗,传入信玄耳中时,这位运筹帷幄的甲斐之虎,身躯猛地一晃,噗地一声,一大口鲜血狂喷而出,染红了身前的地图和军配团扇。
他明白了。全明白了。
劫粮是假。吸引他注意力是真。
败退是假。意外遗图泄露水攻计划才是真正目的。
他武田信玄,像个傻子一样,被那份精心伪造的图纸牵着鼻子,把最精锐的主力调往了毫无威胁的上游水坝。
而诸葛亮真正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他赖以维系数十万大军的命脉粮仓。
他调动大军去护坝的那一刻,就已经把自己的粮仓,拱手送到了赵云的枪尖之下。
风雪呼啸,仿佛都在嘲笑着他的愚蠢。他死死攥着那张沾着自己鲜血的假图纸,指节捏得发白,喉间涌动着腥甜与无尽的悔恨。这一局,他在智谋上,输得一败涂地。
此一把火,焚毁的不仅是堆积如山的粮秣,更是数十万大军在严冬中熬下去的希望。关外田野上的冬麦尚未成熟。饥饿,这个比蜀国刀枪更可怕的敌人,正狞笑着向联军扑来。
信玄缓缓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望向风雪中那座依旧巍然耸立的铁壁雄关。关羽的刀,诸葛亮的计,张飞的焚,马超的佯败,赵云的奇袭……每一次挫败,都像沉重的鞭子抽打在他的尊严和理智上。损失惨重,粮草被焚,军心摇摇欲坠。他知道,自己已没有时间,也没有退路了。
必须破关!不惜一切代价!
“驱赶他们,去填平城门前的壕沟,去撞击城门。”
信玄的声音冰冷无情。
“告诉守军,不开门接纳,这些人就是盾牌。”
樱花士兵鞭打、驱赶着城外的百姓涌向铁壁关城门。黑压压的人群在刀枪逼迫下涌向城门,绝望的哭喊声撕心裂肺。此计之毒,在于无论守军如何选择,都陷入道德与战术的双重绝境,军心士气必将遭受重创。
城头守军看到这一幕,无不目眦欲裂。刘备悲愤交加:
“军师,信玄无耻。百姓何辜啊!”
诸葛亮羽扇紧握,指节发白,眼中寒芒如电:
“信玄此计,毒辣至极,意在乱我军心,迫我分兵或显露破绽。然其算计,亮已有备案。”
早在联军合围前,诸葛亮便已详查铁壁关一切记载。
“铁壁关建城之初,为防不测,曾秘凿地道两条。其一,通城外三里松林,为应急生路;其二,通关内西侧废弃烽燧台,此道年久失修,入口崩塌,几不可察。”
战前诸葛亮分析了种种可能,虽然也想到了驱民攻城,但没想到对面真的会用。诸葛亮早已设下反制:
疑兵之计:令张飞率一部精兵,大张旗鼓于西侧城墙加固防御,并故意在废弃烽燧台附近频繁活动,搬运土石,制造正在紧急疏通或利用此处秘道的假象。此举旨在强烈吸引信玄的注意力,使其误判守军可能的突围或反击方向。
致命一击:密令赵云:“子龙,时机已至。速引五百精锐轻骑,由松林秘道潜出。目标非城门百姓,亦非其攻城主力。待信玄被西侧疑兵吸引,其铁炮阵地因驱民调度而警戒稍松,且正处于装填间隙之时,全力突击。毁其铁炮,乱其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