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不同的防守理念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两座虚拟城池拔地而起,结构规模完全相同,城墙高厚,护城河环绕,四门俱全。城外东、南、西三面是即将被六十万大军攻击的方向,北面则是一片绝对的安全区,连接着虚拟的“己方大本营”。资源点——农田、石矿、林场、以及未知的特殊资源点——散布在城池周边,亟待开发。
拜占庭方:
贝利萨留眼神锐利,迅速下达一连串指令:
“兵种分配:一万轻装步兵,八千弓箭手,两千精锐骑兵。”
这个配置让观战的拜占庭专家组微微点头。轻步兵灵活,适合城墙防御和快速机动;弓箭手是守城核心;保留两千骑兵,则体现了贝利萨留的风格——他绝不会龟缩不出。
“民夫分配:三千人即刻收割城外粮草,务必在敌军合围前尽可能多储备粮食。四千人开采石料木材,优先制造箭矢和修复城墙的工具。剩余三千人,分成数队,向外探索,重点寻找系统提到的特殊资源!”
他的命令重点在于“信息”和“机动”。粮草要抢收,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可能存在的制胜关键(特殊资源),并为日后出城奇袭预留通道和情报。物资开采侧重于可持续和快速补充的箭矢,而非笨重的滚木礌石。
龙国方:
朱文正的反应截然不同。他几乎是扑到城垛边,目光如炬地扫视城外地形和资源分布,随即雷厉风行地吼道:
“兵种分配:五千重甲步卒!一万长枪兵!五千弓箭手!”(由于此次副本是公平对抗,所以士兵不享受英灵殿加成,只有朱文正一人享受。)
纯粹到极致的守城配置,重甲步卒用于堵口和反冲锋,长枪兵对抗攀爬,弓箭手远程压制。
“民夫听令!所有人!都给老子动起来!四千人,全力开采石料、木材!不要箭矢,先给老子造足够的滚木、礌石!堆满城墙!一千人去割粮草,够吃就行!剩下的五千人,全部去给老子找!挖地三尺也要把那个特殊资源找出来!但找到后立刻报我,不得擅自开采!”
朱文正的策略是“工事”和“储备”。他首先要的是最直接、最凶狠的防守物资,要在敌人一开始最疯狂的攻击中就用绝对的火力密度将其砸碎。粮草只需保障,关键在于初期建立巨大的防御物资优势。对于特殊资源,他表现出异常的谨慎。
准备期的第三日,贝利萨留方的一支探索队在北面安全区边缘发现了一处硫磺矿(特殊资源)。贝利萨留闻报,眼中精光一闪:
“果然有……类似希腊火的原料?但提炼和制作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危险。”
他沉吟片刻,下令:
“调五百民夫,开采运输,另辟专门区域,派懂工匠的民夫尝试配制燃烧物。优先度……次于箭矢制造。”
他选择有限度地开发,作为奇兵,但不影响主体防御。
准备期第七日,朱文正方的民夫在城池西面山林深处发现了硝石矿(特殊资源)。朱文正亲自查看后,脸色凝重:
“此物……若运用得当,威力无穷,然炼制费时费力,极易炸膛伤己。”
他做出了与贝利萨留不同的决定:
“调两千民夫,日夜不停开采运输。再调三百名手巧胆大的民夫,隔离操作,按我给的方子试制火药,封装入陶罐!老子要在关键时刻,给敌军来个狠的!”
他愿意投入巨大成本,赌一把终极武器。
十日准备期飞逝而过。朱文正的城头,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垛口后满是警惕的士兵,秩序森然,如同一头浑身尖刺的铁刺猬。贝利萨留的城头,防御物资看似不如龙国方充裕,但城墙关键节点进行了加固,城内预留了机动通道,他的骑兵在营房内养精蓄锐,眼神中带着出击的渴望。
在准备期,两位名将的防守哲学就已截然不同。
龙国的朱文正:
他的信念是“城存与存,城亡与亡”。防守的核心在于绝对的工事、充足的物资、顽强的意志。他追求的是将城池打造成一个无法啃动的铁核桃,通过残酷的消耗战,磨碎敌人的兵锋与士气。他的智慧体现在对资源的极致利用、对工事的巧妙加固以及对士兵士气的钢铁般塑造上。如今敌我比例三十比一,唯有依坚城、仗血勇,方可有一线生机。
而拜占庭的贝利萨留:
他的信条是“最好的防御是巧妙的进攻”。防守的核心在于机动、欺骗、心理战。他绝不被动挨打,而是试图通过有限的主动出击,破坏敌军的部署、后勤和士气,以弥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他的智慧体现在精确的成本计算、对时机的敏锐捕捉以及虚实结合的指挥艺术上。他深知孤城难守,必须让敌人时刻感到腹背受敌的威胁,从而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
十日已过,战斗开始。
凄厉的号角声撕裂天际,黑压压的敌军如同席卷大地的蝗灾,从东、南、西三面缓缓压来。六十万大军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声、攻城器械的轮轴声混合成令人心悸的轰鸣,大地为之颤抖。
敌军阵前,高达数丈的井阑如同移动的箭塔,其上弓箭手密集如云;巨大的投石车缓缓立起,抛竿仿佛巨人的手臂;数十辆蒙着生牛皮的冲车被推动前行,目标直指城门;无数的云梯、飞钩被步兵扛着,如同死亡的丛林。
“勿要慌乱!各就各位!”
朱文正屹立东门城楼,声如洪钟,压过了战场噪音。
“弩箭!瞄准井阑!投石机!测算距离,轰击敌军投石车阵地!弓箭手听令,覆盖敌军步兵集群!”
战斗瞬间白热化。巨石呼啸着从城外飞来,狠狠砸在城墙上,砖石飞溅,留下骇人的坑洞。朱文正早已命令用沙袋、木料加固了城楼和关键段墙体,减少了损伤。敌军井阑靠近,与城头对射,箭矢如同暴雨般交错。
“金汁!火油!”
朱文正怒吼。滚烫的恶臭液体泼下,城墙下响起一片非人的惨嚎。冒着火光的陶罐被扔下,点燃了冲车和云梯。
最惨烈的争夺发生在云梯搭上的地段。敌军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龙国重甲步卒顶着盾牌,用长矛向下猛刺,或将巨大的滚木礌石推下。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可怕声响。
一名龙国士兵被数支箭矢射中,仍咆哮着抱住一个刚冒头的敌兵,一起坠下高高的城墙。朱文正指挥若定,他的预备队如同救火队,精准地填补每一处被敌军猛攻的缺口。
他的防守,就像一部精密而残酷的机器,依靠预先准备的充足物资和严明纪律,高效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城下尸体迅速堆积。
贝利萨留同样冷静,但他的方法不同。他命令弓箭手进行精准射击,优先点杀敌军工程师和指挥官。对于靠近的井阑,他使用了少量珍贵的希腊火(类似于喷火器,但是很简陋)——粘稠的火焰喷涌而出,点燃了一架井阑,使其化为巨大的火炬,引起了敌军短暂的混乱。
当云梯密集搭上城墙时,他并未立刻使用滚木礌石,而是命令轻步兵用叉竿奋力推开云梯,或点燃油布扔下。敌军投石车集中轰击南墙一段,造成数处坍塌,大批敌军沿着缺口涌来。
“步兵上前,堵住缺口!”
贝利萨留亲临一线指挥。同时,他眼中寒光一闪,对传令兵道:
“命令骑兵队,从北门出,绕至西面,攻击他们的投石车阵地!烧不掉也要扰乱了他们!”
两千骑兵如离弦之箭,从绝对安全区迂回而出,突然出现在敌军侧翼,猛攻防护相对薄弱的投石车部队。攻城敌军闻听后院起火,攻势不由一滞。
贝利萨留抓住时机,投入预备队将冲入缺口的敌军全部歼灭。这次奇袭成功延缓了敌军攻势,但守城压力并未减轻,贝利萨留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转眼间十日已过,攻势永无休止。守城物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滚木礌石渐渐见底,箭矢消耗惊人。民夫的调度和资源平衡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朱文正在城头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