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南巡(一)洛阳城外……
天子南巡(一)洛阳城外……
洛阳城外的黄河河畔,旌旗猎猎,鼓声震天。刘琼站在龙辇上,望着眼前绵延的仪仗队伍,心中自有一番快意。这是她登基以来第二次出巡,去蓟城来去匆匆,太急了,这一次,是彻底放开心绪。
“陛下,时辰到了。”甄姫在她身旁道,她是天子宠臣,南巡自然得带她。甄姬还是嫁与曹丕,当了曹府的少夫人,前些年大婚的时候,让刘琼好生唏嘘,她生了曹叡,休养了许久才来上值。
曹叡肖母,那天才周岁,就已经可爱漂亮异常,刘琼看后,便让她带回去了,她总觉得男孩子长得好看,也挺祸害的。尤其是她有女儿,虽然才三岁,她不希望昭阳被色相所迷。(思毫不觉得自己操心过早。)
刘琼擡手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春风,嘴角微扬,“好风!传令下去,即刻启程!”
“诺!”
随着号角声响起,由六匹纯白骏马牵引的龙辇缓缓启动。刘琼转身坐进辇内,这些日子,朝中关于出巡的争议不绝于耳。以庞统为首的重臣们认为此举劳民伤财,而以曹操为首的新贵们则大力支持。
“陛下,”赵云的声音从辇外传来,“太史令求见。”
真是哪都摆脱不了史官,“宣!”
陈矫快步走近龙辇,手中捧着一卷竹简,“陛下,这是臣整理的上古帝王巡狩之制,请陛下过目。”
刘琼脸上差点裂开,接过竹简,目光却落在陈矫略显疲惫的脸上,说了下场面话,“爱卿辛苦了。此次出巡,朕有意效仿先王,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陈矫拱手一礼道,“巡狩之制,乃上古圣王体察民情、宣示威德之举。然臣以为,此次出巡,当以体察地方为重。”
“朕深以为然。”
对史官还是客气点,不然容易被记小本本,她可不想以后被骂。
……
宋恪看着她拿出相机拍风景,“我帮陛下拍两张?”
“成。”
刘琼一身襦裙,云鬓金簪,很是富贵堆砌,她看了看照片,很是不错,胶片还是很有质感的。
“什么时候能做出洗照片的仪器,真想把这些年拍的洗出来,还有我的手机,再不充电估计报废了。”
宋恪与她一道走在路上,这边风景很好,队伍停了下来,休息做饭,此时正是杨柳依依的时候,“陛下勿心急,水到渠成,一切都得慢慢来,我们也没有搞科研的不是?但如果补贴数学,不久的将来,大脑会越来越灵活,科学也就来了。”
刘琼是真的嫌弃陆路太慢了,“但凡有个运河,此时哪用得着这么慢吞吞的走。”
宋恪想了想,“陛下没有看工部的规划吗?”
“没有,那边不是你在管?”她要是把天下事都看尽了,就猝死了。
“如今生产力爆发,工具也是,还有我们国库充足,正好是补贴百姓的时候,让他们手上有钱,才敢消费。工部便开始了基建,运河是大工程,每年农闲的时候,便征民夫百万,工钱是建房子的1.5倍,医疗保险,伙食都到位了。还有其他基建,列了五年计划,大概十年后,京杭运河就能成。陛下不觉得如今经济税收都多了吗?百姓手里有了闲钱,便开始采购,乡下的也开始为孩子求学,我们在大步向前。不过工厂倒了许多,货物供大于求,便很是艰难。”
“不慌,如今我们只有江南做倾销地,自然艰难,等礼部将胡人安排妥当,我们就通西域,西域诸国原本就被收入汉土,他们又死灰复燃,那边确实远了点,但是我们锤起来很是方便。”
“陛下以什么理由收复呢?”
刘琼走在青绿草地,风吹起她裙袂翩翩,“那边原本就被汉武收复,自古以来就是大汉的领土,大汉的,就是我的,收复失地,让领土完整,是义不容辞的事情,这需要理由吗,那边的百姓,也在想着回归呢。”
宋恪感叹,刘琼现在脸皮已经坚不可摧了,“陛下欲什么时候兴兵呢?”
“明年吧。”刘琼已经让锦衣卫把眼线铺过去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年冬天西域更不好过,待过几个月就让礼部书信告之小国君王,‘今朕更日月之光,图百年之业,正是一统之时,故以春秋美义告君,待理已尽言,君若仍无所施,朕将问以弓箭。’”
西域诸国她能不能彻底控制并不重要,她也不准备派多少人去治,但给予不臣服的国家强势警告是必然的,他们在版图上,就要属于明,她丝绸之路才能铺开。况且版图入了,如今人少,未来富了自然就人口大爆发了,对于没有多少娱乐的古人来说,多子多福,孩子是精神寄托。
陆地要通,海运也要通。
“陛下志在必得。”
“当然。”刘琼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她操着一口渣男言论,“朕也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可以不用那么要强,朕给他们足够的向下的自由,待归顺成为大明,大明富强了,他们不就富了吗?”
只有敌人才盼着你柔弱可欺,可任由人揉捏搓扁,刘琼觉得,她的幸运是穿来中原,而不是穿去草原或外国。
那不要了命了吗?
刘琼的队伍节奏很舒适,由于准备妥当,她过得跟春游一样,不止一次与宋恪感叹,看看这无污染的世界,这才是人类该生存的地方,现代那空气质量,核污水核废水,简直要命。
陛下南巡,周瑜早早率兵来接,他其实很愁,年初小乔跟他说,大乔与谢衣暗生情愫的时候,他差点捂心脏。
闹呢?
但谢衣信誓旦旦跟他保证,不会有事,陛下与他离婚,娶了新人,他也婚嫁自由。
反正事已至此,还能咋办。
他远远看见皇帝的仪仗,便让手下人皆下马等候,刘琼队伍上前召他去龙辇旁,她看了看这个美周郎,确实长得不错。他们没对上赤壁,直接成了君臣。
“你就是周瑜,周公瑾?”
“正是,参见陛下。”
刘琼笑语盈盈看着他,“朕听说过你的名字,如今一看,确实是光风霁月的模样。谢衣向我举荐你为海军大将军,你敢担吗?”
周瑜猛的擡头,对上刘琼的眼睛,他的眼睛很亮,“臣敢!臣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那朕给你拨两万兵卒,今后朕要海上无敌航路。”
“谢陛下。”
刘琼站在船坞的高台上,目光如炬,俯瞰着眼前这片繁忙的景象。江风拂面,带着湿润的水汽,远处江水滔滔,与天际相接,仿佛一条巨龙蜿蜒向东。船坞内,工匠们忙碌地穿梭于木料与绳索之间,锤击声、锯木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雄浑的乐章。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正在建造的巨船上。船体高大,龙骨如脊,桅杆直指苍穹,船身两侧的木板已经初具规模,工匠们正用粗大的铁钉将木板一块块固定,每一锤都敲得坚实有力。刘琼微微眯起眼,这些船,将是大明王朝扬帆远航的利器,是她开疆拓土的象征。也是中西方第一次交流。
“陛下,这艘船已经完成了九成,再有一个月便可下水试航。”周瑜跟在后面,与她细说,宋恪走后,他全权接过了交州这事,为此远离江东,只能与夫人通以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