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 农家宝妻 - 锦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农家宝妻 >

第230章

第230章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哪怕是衙门的买卖,定然也得是有商谈的余地的。

当然,她也是想先跟里正通个信儿,等里正帮着去衙门探听的时候,自个也让人在各村打听对比一番。看看这荒山在各个村落乡镇的价钱到底几何。

里正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这算不得事儿,赶明儿我就去衙门一趟,要是有了准话,我就让人给你送个信儿!”

正事儿上说完了,林宝茹也不好再多留,又跟里正两口子说了几句客气话,就招呼着刘书来跟刘书言要离开。

不过这回,里正看着刘书言倒是欲言又止起来。直到他亲自把人送到门口了,眼看着几人要上马车了,他才心一横牙一咬,看着刘书言说道:“二少爷,你今儿教了咱们村许多半大孩子认名儿咱们村多少人都感念呢我想着,下回你要是有机会再来,能不能再给咱们村的孩子讲讲那些书上的字儿?”

其实这事儿后晌的时候,他琢磨了好几遍了。

桃溪村地当不算富饶,田地又少,良田还好点,一边自家开垦的薄田收成当真算不的多。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请先生开学堂了。

哪怕是他想请,也没人肯来这穷乡僻壤的地方。

但凡有识字儿的,不是在镇上做掌柜子账房,就是早早被各家私塾或者有钱人家收拢了去。

别说是什么落魄秀才了,就是一些个十几年没考中功名的读书人,那在镇上也比在乡下村里吃的开。

说实在的,就是他家这种日子在村里还算是能拿得出手的人家,也供养不起孙子去读书识字儿。不说束脩,单单是笔墨纸砚跟书本子,那都是巨资了。

顶了天的说,他也就是让孙子跟着老巴人学几个常见的字儿。

之前林家老宅还风光的时候,他也同刘氏商量过,让林有志回来时候,同村里孩子絮叨絮叨学堂里的事儿。哪怕说各家各户有孩子的,凑些麦子跟苞米当酬谢。

可每回说,刘氏跟章氏就先抬着下巴说些有的没的了,就是林有志也都是皱着眉头说会耽搁自个温习。

久而久之的,这事儿就埋他心头了。

原他也不会再盘算,可自从二房的外甥林家三小子开始读书,时不时回来教二房几个孩子些东西。二房不吝啬,甭管对不对,反正也不藏着掖着教给村里人,他那心里就又动了念头。

可孩子教的,到底不够好,可不像今儿刘家二少爷这般仔细。

今儿他在村里闲逛时候,听到一群群孩子凑一开念叨什么三字经的时候,心里难免五味杂陈。想要让各家孩子启蒙学字儿的心思,就又生了出来。

他倒也不是想留了刘书言来桃溪村当先生,毕竟就算他没去过刘家,也知道刘家那样的大户人根本不缺那么一点东西。

林里正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有些心虚的厉害,唯恐惹了刘家俩少爷不高兴,再牵累了宝茹这闺女。

可要是不说,他又没旁的办法能请到先生

不管怎么说,现在他也算是退而求其次,不求村里有个正儿八经的教书先生。他就是想让刘家二少爷来的时候,帮着看一看二房外甥教的字儿对不对就行。

林宝茹知道这事儿不是自个能决定的,所以就拉着刘书来站在一旁瞧着。

刘书言没想到林里正会提起这事儿来,直到见他要拱手,才有些受宠若惊的连连点头道:“您莫要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当的里正叔挂心。”

“那二少爷是应了?”林里正见他没拿捏着架子,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刘书言点了点头,并没迟疑道:“只要里正叔不觉得我年纪小,学识不够就行。”

其实刘书言也没想到,只是走一遭亲,还能得了这般多的敬重。以前他出门,遇上亲戚也好同窗也罢,哪个不是最常唏嘘他身体弱撑不起事儿来的?

就是自家娘亲提起来,不也是时时刻刻都担心自己生病,所以平日里别说干活,就是出个门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这让他多少年都觉得愧疚,也时常会自怨自艾,就像今日早晨那般觉得自个无用。

他甚至没想到过,前晌只是讲了些算不得深奥的东西,就引得这么多人感激。

刘书言应了林里正的话后,就同自家大哥大嫂离开了。

不过回去的时候,一向病怏怏没什么气色的他,明显有些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的模样。就是同自家大哥跟大嫂说起话来,也少了拘谨跟踟蹰。

在林宝茹看来,这人就好似是.通心畅快了似得。

回到家的时候,几个人一进门,就看到刘夫人。

之前听人禀报,说二少爷随着大少爷少夫人去了桃溪村,她就开始担忧了。

自家老.二的身子单薄,所以她从未曾让他奔波过,更没让他颠簸去过乡下。就是自家的庄子上,也没让他去过,就怕去了逗留时候,生了意外。

不过如今,她瞧着自家老.二面上红润,进门时候的脚步似乎还带着些许轻快。心里才稍微镇定了一些。

几人说了两句话,就有人来传信说陈三少寻了上品斗鸡,这么一来刘书来哪里还坐得住,直接跑走了。

倒是刘书言,知道自家娘亲素来主意自个的身体,担心她责怪大嫂,于是先说道:“娘,今日我去同大哥大嫂去了一趟桃溪村,倒是觉得身上轻快了许多。”

可不轻快呢?讲课的时候,他不曾有时间钻牛角尖。迎上那些眼睛亮亮满是钦佩的小眼神的时候,他是当真记不起自个那些恼人的心结了。

等后来几个婶子送东西的时候,他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虽说他觉得自个不该这样想,可他真的头一次感觉的,自己并非无用之人了。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除了能读书,百无一用。在家里帮不了娘,在外面帮不了大哥正名,甚至还要娘跟大哥处处维护时刻惦记着。

刘书言笑的有些腼腆,可那笑却是发自肺腑,连带着整个人都有了些生机。倒在不像是以前那样,明明不算大的年纪,偏生一个老成气。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原本还有些责怪林宝茹的刘夫人,瞧见自家儿子这般慕言个,心里忍不住酸涩起来。

等到刘书言觉得困乏了,先回了院子,林宝茹才同自家百感交集的婆婆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

“娘,二弟是个好的,但也是个早慧的。他与相公性情相反,相公习惯过没心没肺的洒脱生活。可二弟碍着身体原因,只能被拘在家里跟学堂,莫说去玩闹,便是走远一些都不曾有。”林宝茹斟酌着说道,“可今日我带二弟出门才发现,他是个有想法有见底的。也正是如此,被护在家里的二弟,才更容易因着寻不到自己的价值儿郁郁不乐。”

她悄悄看了看自家婆婆的神色,知道婆婆还是心疼刘书言的,只能慢慢说道:“儿媳知道这话有些不合适,可我总觉得,心情好了对二弟的身体更有益处。娘该让二弟出门去看看天高海阔,让他能有个目标,也省的钻了牛角尖”

刘夫人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什么,可那些话进了耳里落在心上,就让她说不出旁的来。

她沉默一瞬,叹口气道:“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可是.当年言儿因体弱几番都险些保不住。后来我让人寻了游方道人给他看八字,那道人说他是早夭命数”

也是因着这个,她这颗心十几年都不曾放下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