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第7章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第二章第二节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自驾命运之舟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人生的态度形成人的未来。你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成功怀抱自信,对生活热情付出,你就会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要知道,植根于我们心灵深处的信心、热情,能转化为促使成功早日实现的催化剂。而只有你自己,命运的主宰,能将这催化剂派上用场。丁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自己一手创立的网易公司,建成了当今国内最有影响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两次在中国最具权威性的cnnic网站评比中被评为十佳网站之首,他就是由于牢牢驾驶自己的命运之舟,而取得最后成功的。
1971年10月,丁磊出生在宁波。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无线电,初一时已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很大程度上,丁磊也受了父亲的影响,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是能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读大学时,他选择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1993年大学毕业,丁磊被分回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和他一同分配进来的有16人,许多都是来自名牌高校,都觉得电信局旱涝保收,房子,工资也都还不错。但是对丁磊来说,在那里的两年工作却是非常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日益强烈的苦恼:他没有办法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来。于是到了1995年,丁磊毅然决定辞职下海。他从电信局离开了。
这一举动,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电信局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而丁磊当时决定去广州,举目无亲,前途渺茫。但是丁磊主意已定,一心想去南方闯一闯,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后来丁磊进了外企,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但是,他发现天天干同样的一件事情,对一个技术工程师来说并没有多少乐趣。
离开外企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择,因为丁磊要去的是一家原先并不存在、小得可怜的公司。但是后来由于发现这家公司与自己的最初的一些想法发生背离时,丁磊又一次离开了。
命运之舟就这样驶进了丁磊自己的港湾。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网易。他没有向银行或朋友借一分钱,而是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动手干了起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仅仅两年之后,他成功了,网易成为中国目前首屈一指的大网站之一,而丁磊,这个天才少年,由于始终牢牢驾驶着自己的命运之舟,终于抵达了辉煌的成功。
这个故事说明,太多的成功,是由于驾驶命运之舟的舵手心中企及着成功。你也是自己命运之舟的舵手,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并在以后怀抱信心和热情,面对生命中的一切狂风暴雨,暗礁巨浪,你就肯定能迈向成功的彼岸,在这个征途中,你是自己的舵手,领航员,补给长;你是自己命运之船的主宰,你可以决定让它驶向成功,也可以决定让它随波逐流。如果你选择成功,你就可以让命运之船驶向成功!
把握心态
你掌握控制着自己的心态,因而你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影响你的心态,不是上司,不是同事,不是父母,也不是失败,而是你自己。外界事物的变化,别人的所思所行,都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为自己的反应负责,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你怎么想、怎么反应,全凭你自己,积极还是消极。
自己的心态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
“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的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为什么积极的心态,是健康与幸福的重要源泉?
除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量事例可以证明外,近来国外在精神药理学上的发现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会自行制造一种叫做脑啡的天然体内镇静剂,由大脑分泌,在脑部和脊髓等特定的部位活动,能减轻痛感,过滤令人不快的刺激物,使人内心祥和安乐。
临床研究还发现,忧郁症患者都严重缺乏脑啡。这项发现为人们了解沮丧与喜乐的根源,带来了重大突破。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很可能体内都充满了这种天然镇静剂。更重要的是,行为研究者已经发现,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想法,可以刺激人体制造脑啡。
相反,消极的心态和颓废的思想则耗尽了体内的脑啡,导致人心情沮丧;由于心情沮丧,脑啡的分泌量更加减少,于是消极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恶性循环”。
另外,国外的科学家,还做过一个相关实验。在演员身上贴附电极,插上动脉导管,然后要他们表演各种戏剧情节。当他们演出愤怒、沮丧和绝望的角色时,脑啡的含量随之降低,但当剧情要求他们表演喜乐、有信心和爱情时,脑啡的含量骤升。
积极的心态能激发脑啡,脑啡又转而激发乐观和幸福的感觉,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增强了积极的心态,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积极的心态能激发高昂的情绪,帮助我们忍受痛苦,克服抑郁、恐惧,化紧张为精力充沛,并且凝聚坚忍不拔的力量。
这就从生理学(精神药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成功者都是心态积极者,为什么他们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忍辱负重,乐观向上,义无反顾走向成功。
驱除自疑发挥潜能
自信是我们能以智力、体力来迎接任何挑战,但那只有在我们能完全控制自己时才能达到。
正如歌王卡罗素可以命令他身体内的小我走开,我们每个人也可以驱除自疑,而使潜能发挥到极至。我们用不着等那个不肯定的自我给我们允许才行动,我们可勇往直前地去做。
如果你相信你能,你就能。
研究人员在一所著名的大学中选了一些运动员做实验。他们要这群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还告诉他们,由于他们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会做到的。
这群运动员分两组,第一组到了体育馆后,虽然尽力去做,但还是做不到。
第二组到体育馆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第—组失败了。
“但你们这一组不同,”研究人员说:“把这个药丸吃下去,这是一种新药,会使你们达到超人的水准。”
结果第二组运动员很容易地完成那些困难的练习。
“那是什么药丸?”参加者问。
“不过是面粉而已。”
第二组之所以完成不可能的运动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如果你相信你能,也就能完成一切你要做的事。
驱除自卑
成功者充满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内心却往往脆弱而灰暗。其原因就在于与生俱来的自卑感。驱除自卑感,人就能变得更加自信。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评价;自卑感则是个人对自我能力、素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自卑感强的人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悲观失望、缺乏信心、不思进取。所以,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枷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卑感。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孤僻怯懦型:谨小慎微,不参与任何竞争,不冒半点风险,即使受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咄咄逼人型:好争好斗,脾气暴躁,貌似强大,实则自卑不堪。滑稽幽默型:用笑声掩饰内心的自卑。否认现实型:以否认现实的言行来摆脱自卑,如借酒浇愁等寻求暂时解脱。随波逐流型:惟恐与众不同,一切随大流。
成功者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就在于他们能运用调控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不甘自卑,发愤图强,摆脱自卑阴影的纠缠,获得充分发挥生命力的主动权。关键是要用理性的态度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人生追求;
(2)注意调整不合实际的“目标值”,及时改变策略,再做尝试;
(3)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
(4)采用自我心理调节法,调整心态。
完全地肯定自己
有的学生向老师提这样的问题——“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样,而整个将来也就这样被决定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忿忿不平。老师的看法是如何呢?”
“如果你真的相信是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样。你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的,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生活。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生活了。”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是不太理解教师话中的意思,老师也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
“社会并不是如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反过来说,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明星大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