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拒绝爱迪生,初见康普顿
第258章拒绝爱迪生,初见康普顿
李奇维的演讲结束后,观众们有序退场。
但是他还不能直接走。
伍德罗嘱托理查森,接下来带着李奇维参观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系。
双方交流学术和教学经验等等。
迈克尔逊、密立根等人,则准备离开。
不过他们却没有离别的失落,因为马上还会相见。
迈克尔逊笑着说道:“布鲁斯,今天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
“这一次因为你,我肯定要被同行们羡慕了。”
李奇维说道:“还得感谢教授你给我这个机会,不然我在美国还不容易出名呢。”
众人跟着哈哈大笑。
迈克尔逊继续说道:“布鲁斯,那我们就先走了。”
“11月15日的物理学会学术例会上我们好好聊。”
李奇维说道:“一定。”
迈克尔逊这一次邀请李奇维来美国。
肯定不会只有一场演讲那么简单。
他还邀请李奇维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
让李奇维分享当今最前沿的物理理论。
虽然大家都能看论文,但有些深层次的东西,是论文无法展现的。
所以,物理学大佬的经验就显得非常珍贵。
迈克尔逊就是想让李奇维给美国的物理学家上上课。
这个时代,美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科学教育方面几乎都是照抄英国的。
英国有科学促进会,美国也有科学促进会。
英国有物理学会,美国也有物理学会。
只不过英国的物理学大佬太多了,导致物理学会的存在感很低。
毕竟很多大佬都有个性,不是喜欢被约束的主,让他们准时聚在一起开会有点难。
说白了,没有一个人有足够的权威,去号召其他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物理学家喜欢李奇维的原因。
有了他,物理学就仿佛有了主心骨,大家都能坐下来一起讨论研究。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
1899年,以罗兰为首的36名美国物理学家齐聚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美国物理学会。
而学会创立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提高学术物理学的地位。
因为在当时,思想务实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才是美国人民心中正统科学家的形象。
尽管爱迪生对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几乎毫无建树,但是不妨碍他的名气大。
而发明了精密衍射光栅的罗兰,他的仪器被研究光谱的欧洲物理学家们疯抢。
在大神云集的欧洲物理学界也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美国民众可不知道什么是光栅。
在普通人眼里,电灯、留声机、电影,可比光栅有趣和“科技含量更高”。
应用物理学远比学术物理学更引人注意。
美国物理学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迈克尔逊成为会长后,一直致力于提高美国物理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当他获得物理诺奖后,更是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权威。
如果说爱迪生是美国应用物理学的领头羊,那迈克尔逊就是学术物理学的第一人。
美国物理学会成立至今也超过10年了。
其吸纳的会员数量也超过了100人。
而且迈克尔逊摒弃了学术和应用的严格界限。
像爱迪生这样的人,也被吸纳为会员,增强学会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迈克尔逊作为会长,还是很有魄力的,敢于打破常规,利用一切资源。
所以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学术会议,就是目前物理学领域最权威的会议。
而李奇维就是要在这种会议上,与美国的物理学家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