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力!力!力!以力证道!世界基石!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虚空圣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5章力!力!力!以力证道!世界基石!

第475章力!力!力!以力证道!世界基石!第三种力的震撼!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上,李奇维提出了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划分。

以1900年量子概念提出为界限,之前是经典物理学,之后是现代物理学。

所谓的经典,简单理解就是符合人类的直觉。

研究的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引力、电、磁、光等物理现象。

物理学家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存在,并研究它们的规律。

所以,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很直白。

先是发现一种实体现象,然后研究现象的性质,接着总结这些性质,找到某种规律。

最后就是用理论的方式,把以上的内容全部串联起来。

但是进入现代物理学后,逻辑就完全变了。

因为物理学家开始研究非常抽象的物理现象了。

比如量子论中的量子化轨道,你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存在呢。

所以,这时候物理学家只能在脑子里想象某种存在,再尝试用理论去分析。

真实历史上,所谓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出现的。

经典物理学时代,没有理论物理学家的说法。

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是依托于实验发展而来的。

但是相对论和量子论,靠实验可完全做不出来。

顺便一提,到了后期,基本粒子理论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主流,情况又变化了。

物理学家开始主动“创造”出新的现象来研究。

这就是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出现原因。

通过人工制造出来各种微观粒子,物理学家可以对世界本质进行更深刻的研究。

可惜,这一场粒子物理的饕餮盛宴,华夏连汤都没有喝到。

这也是后来杨振宁为什么反对华夏再建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原因。

因为他觉得,该创造出的粒子都已经创造完了。

现在需要的是用全新的理论,来把这些不同的粒子统一起来。

而不是花费巨大代价,再去找几个新的基本粒子。

不过具体评价,当然是见仁见智。

而现在,李奇维所处的时代,正是物理学研究方式的第二个阶段。

从研究物理实在到物理抽象的转变。

哪怕是原子学这种重视实验的领域,也需要物理学家的想象。

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原子内部的样子。

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猜想。

此刻,李奇维的话,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今天是物理学领域,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至高会议。

在这种场合,以布鲁斯教授的身份而言,什么样的发现才能值得他如此郑重。

简直恐怖如斯!

老中辈的物理学大佬们,对于布鲁斯教授非常熟悉。

对方若是讲出这样的话,那必然是惊天动地的成果和发现。

威尔逊默默道:“布鲁斯又要开始装逼了。”

而年轻一辈,则只觉得热血沸腾。

物理学越是充满挑战,他们才越是心潮澎湃。

伊蕾娜坐在后排,心中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因为她知道接下来布鲁斯教授会讲什么内容。

而她的大名,将正式传到物理学界。

不再只能以物理奥赛银牌得主的身份被人记住。

在众人的期待中,李奇维继续说道:

“物理学从诞生以来,经历过两次大的统一。”

“第一次是由牛顿完成的。”

“他将地球吸引苹果下落的力,和太阳吸引地球旋转的力,统一在了一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