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什么是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虚空圣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86章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什么是测

第586章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什么是测量!世界的本质!李爱之争!

真实历史上,哥本哈根诠释就是量子力学对世界本质的正统解释。

它几乎成为了量子力学的代名词,哥本哈根诠释就等于量子力学。

而这一世,由玻恩、海森堡、玻尔等人发展出的哥本哈根诠释,被李奇维一人独自提出。

原本的哥本哈根诠释也变成了布鲁斯诠释!

布鲁斯诠释就代表了量子力学的正统!

它包含三个最核心的概念:概率波、不确定性原理、互补原理(态叠加原理和波函数坍缩是其推论)。

三大概念分别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中的三个“常识”。

概率波否定了因果性,不确定性原理否定了决定性,互补原理否定了客观存在。

此刻,场上众多大佬忍不住相互讨论。

布鲁斯诠释带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这已经涉及到关于世界本质的讨论。

按照互补原理,电子在没有被测量之前,什么也不是。

严格来说,电子既不是概率波也不是粒子,这些都只是它的某一面。

佛教中有个概念叫“佛乃千面一心”。

这个一心就是电子的本质,它是不可描述的。

而千面,则是指电子表现出的波动性或者粒子性。

电子的状态只能由波函数ψ来描述,而ψ本身又是一个复数,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不代表任何物理实在。

只有|ψ|才有物理意义,代表了电子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

而波函数ψ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过程,遵循薛定谔方程。

所以,【在没有测量前】,电子就会一直以波函数ψ的形式存在。

这种状态下,你不能说电子是概率波,也不能说电子是粒子。

你也不能说电子既是概率波又是粒子。

甚至你还不能说电子既不是概率波,也不是粒子。

只要你想尝试对电子的图景进行描述,那就必然是错的。

你只能说:【电子什么都不是】!

它没有任何意义,就如鬼魅的幽灵。

【只有当你测量时】,电子才会表现出特定的性质。

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普朗克喃喃自语:

“我有预感,今天的会议结果,恐怕会彻底颠覆整个物理学!”

以在场诸多大佬们的绝世智慧,也被互补原理搞得晕头转向。

然而,爱因斯坦却眉头微皱。

一直以来,他都对量子力学抱着怀疑的态度。

他认为量子力学之所以看起来匪夷所思,其实是因为隐变量没有被发现。

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原理,他勉强还能接受。

虽然他之前在与李奇维的争论中,提出“上帝不掷骰子”。

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原子衰变、电子跃迁等现象,确实证明了概率的存在。

因此,爱因斯坦抵触不是特别大。

然而,今天布鲁斯提出的最后一点,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没有观察,就没有客观存在?”

“这怎么可能!”

在爱因斯坦看来,客观现实肯定是独立于观察者的。

就算人类突然消失,地球依然存在,宇宙依然存在。

不可能因为没有人类的观察,世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互补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否定,让爱因斯坦无论如何也不敢认同。

他朝着薛定谔看了一眼,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完了,小薛都快被惊呆了。”

“看来只能靠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很快,作为主持人的洛伦兹最先反应过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