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李教授来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虚空圣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52章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李教授来

第652章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李教授来狮城!南洋震动!世界瞩目!

婆罗洲,物理研究所。

李奇维伏案疾书,时而眉头微皱,时而恍然大悟。

要是有物理学家能看到纸上的内容,一定会震惊的目瞪口呆。

“宇宙中没有粒子、没有波动,一切都是场的激发和运动!”

仅仅这一句话,就颠覆了几百年来物理学的根基,也颠覆了量子力学的传统认知。

简直惊世骇俗!

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量子场论!

它把经典场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描述宇宙的颠覆理论!

可以这样说,量子场论就是量子力学的终极进化。

量子场论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场,它弥漫在整个空间内。

粒子就是场的量子激发,就好像水波会撞击出水花一样。

每一种粒子都有自己对应的场,粒子的产生和湮灭等过程,其实就是场的变化作用。

光子对应的是电磁场,传递的是电磁相互作用,由量子电动力学描述。

w/z玻色子对应的是w/z玻色子场,传递的是弱相互作用,由电弱统一理论描述。

这里注意,弱相互作用没有自己的“量子xx动力学”。

因为其在高能状态下,与电磁相互作用能够被统一,所以被纳入了更高的电弱统一理论中。

胶子对应的是胶子场,传递的是强相互作用,由量子色动力学描述。

此外,电子有电子场,但是它的场可以被纳入上述的三大框架中,所以也没有特定的动力学理论。

以上就是后世量子场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三者依次诞生,是核心中的核心。

它们的诞生,凝聚了无数绝世天才的努力和汗水。

量子电动力学(qed,20年代-40年代):海森堡、泡利、狄拉克、汤川秀树、费米、施温格、费曼、朝永振一郎.

电弱统一理论(gsw,40年代-6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米尔斯、格拉肖、萨拉姆、南部阳一郎、希格斯、温伯格

量子色动力学(qcd,60年代-至今):盖尔曼、茨威格、弗里奇、格娄斯、维尔切克、波利策

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超级大佬。

量子场论对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解释图景,就称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简称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是关于目前已知的所有基本粒子的物理学终极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模型中的基本粒子构成。

而这些基本粒子之间的动力学和相互作用,就由对应的量子场论来描述。

所以,可以看出,量子场论就是标准模型的数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注意,目前物理学界已经公认量子电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是毫无争议的。

因为这两个理论所预测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完美吻合,精度达到了“非凡的地步”。

但是量子色动力学由于发展时期还较短,且涉及到了极其神秘莫测的“夸克”,正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所以,它目前还只是描述强相互作用“最有力的候选者”。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

“那引力呢?”

“怎么没有描述引力的量子场论?”

当然有!

只要是个稍微有点强迫症的人,按照对称的理念,都会认为存在引力子。

大神们也是这么想的。

标准模型认为,引力子对应的是引力场,传递的是引力相互作用。

可惜,物理学家用尽了所有手段,看到了宇宙尽头,也没有发现引力子的踪迹。

就好像它是游离在标准模型外的幽灵一样。

所以,现在主流物理学界已经把引力排除在了标准模型之外。

大家的目标是把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三者统一,即所谓“大统一理论”。

标准模型的完美状态就是大统一理论。

这也是所有物理学家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就目前的发展进程看,难度不小!

这里澄清一个误解和谣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