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董府
百年董府
当洛阳站在洛阳城的东城门时,已是日晒三竿,她又渴又饿。顾不上欣赏洛阳城的繁华盛景,洛阳拖着疲惫的身躯,打算先找份临时工作,渡过眼前这个难关。
洛阳城的繁华不亚于杭州,酒肆林立,妓馆遍地。有了昨天的经验,洛阳专门找一些小酒铺、小饭馆应征。但是哪怕店铺再小,聘用伙计打杂的时候也都是要担保的。洛阳孑然一身,既无银两担保,也无中间人介绍,根本没人愿意用她。在洛阳城转了一圈,脚步都有些虚浮了,只好找一个大树荫,坐着休息。
“让开些,让开些!”不远处粗壮的男声传来。
洛阳勉力擡头张望。
只见三个肥壮的家丁,穿着一色的服装,手里拿着纸、浆糊之类的东西朝告示牌走来,众人纷纷退让。一个家丁在告示牌上涂上一堆浆糊,带头的把纸张往上一贴,朝众人说道:“一年一度的董府寻宝大会于明日举行预选赛,今日接受报名,仅限三个时辰,过时不候。宝藏金额今年提升到500两。”说完,三个家丁又往下一个告知牌走去。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有些听不真切的,又挤到告示牌前看了一遍。
洛阳噌一下就从地上窜起来,“500两!”她激动的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要是能得到这笔钱,不仅衣食无忧,还可以很快找到母亲的宅子,完成她的遗愿。都忘了打听董府的方位,她就顺着人群跑去。
董府的大门前早已排起了两条长龙,而随后赶来的人更是将董府大门前偌大的空地挤了个水泄不通。在漫长的排队、推搡、议论中,洛阳总算弄明白了所谓的寻宝大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董府是洛阳城当地著名的以卖酒起家的商业大贾,他的祖先早在100年前就在洛阳城酿酒卖酒。传到了现在的当家董大手里,更是青出于蓝,把卖酒的事业做到了皇家贵胄里,如今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皇家特供酒商之一。这一年一度的寻宝大会,已有50年的历史,当年发迹的董府当家,为了酬谢邻里,本着娱乐大众的目的,搞了这个寻宝大会。由于历史悠久,名声在外,再加上奖金足够吸引人,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民众前来参加。为了真正起到酬谢邻里、娱乐乡亲的目的,每年的寻宝大会时间并不固定,往往是突然公布告示,限时报名。但是尽管如此,每年的参加人数还是与日俱增。大概在10年前,董府拟定了新的规定:第一轮,所有报名人员抓阄产生100名候选人;第二轮,随机拟定试题,现场考试,筛选出30名进入寻宝大会正赛。因为操作简单又公正公平,一直沿用至今。
队伍在缓慢的前行,洛阳饥肠辘辘的望着中间的透明大箱子,里面的写着姓名的纸条已经装了三分之一,每隔一刻钟,就有家丁提来一篮子的纸条,倒进大箱子。当洛阳排到桌前,提笔写名字的时候,已经饿得双手发抖了。她看着自己的名字倒进大箱子,一边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抽到啊!
天很快黑将下来,三个时辰在吵吵嚷嚷的推搡中过去了。没有报上名的人怏怏而去,报上的名的人则等着名单公布。董府的大门口开始挂着红灯笼,将四周照得灯火通明。在管家的主持下,一位衣着华丽的男子登上木梯,旁边站着两位家丁,一位用木棍不断搅拌大箱子里的纸条,一位将男子抽出的纸条大声唱出来。
每唱出一个名字,人群中就会爆出一阵欢呼,唱到名字的人则拿着写着名字和编号的另一张纸条去管家处领候选人名牌。
洛阳竖起耳朵,生怕听漏了自己的名字。“海拉儿!”忽然,洛阳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是海拉儿!”原来她也来参加了,洛阳急忙在人群中找她,但是人头攒动,搜寻显得毫无意义。洛阳又定下心来听自己的名字。
“洛阳!”终于,终于,洛阳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她激动的跳了起来,好似这500两已经进了口袋,洛阳城已经近在眼前。身旁的人纷纷羡慕的看着她,她兴奋的跑到大门口的管家那里,对纸条领“名牌”。
洛阳拿着“名牌”,高兴的忘了饥饿。这时,有一个小手拉了拉她的衣角,她转身一看,是一个小男孩,手里提了一袋包子,递给她:“姐姐,这些包子给你。”
洛阳吞了吞口水,接过包子,问道:“谢谢你。是谁让你给我的?”
小孩子笑了笑,转身跑进人群,不见了。
“是谁呢?难道是侯山誉这个傻小子?除了他,就找不出认识的人了。”洛阳疑惑地在人群中找了一遍,没有结果。但是实在太饿了,就拿起包子就啃起来。
等到抽签结束,人群散去,又整整过去了一个半时辰。
洛阳思量着,反正没钱住客栈,肚子刚填饱,找其他地方也浪费时间和体力,就干脆在董府门口露宿一宿。
洛阳靠着大门口的石狮子,望着圆圆的月亮,心想,今天被抽中,靠的是运气,明天可要拼实力了。但是,根据下午排队时的道听途说,这第二轮筛选也很是玄乎,听说以前有比赛吃拉面的、比举重的,有写诗、有沏茶、有猜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出不了的题。今年,会是什么奇葩的试题呢?
洛阳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一阵狗吠声由远而近,忽然又跑远了。一个影子站在不远处的榕树下,望着洛阳靠着的位置,看着洛阳在睡梦中溢出的笑容,他的嘴角也轻轻的动了一下,溢出一个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