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港岛的风即将袭来
当郭证明的豪华虎头奔被四辆钢铁巨兽般的装甲车围得水泄不通时,他心中虽有不解,却也暗自思量:龙国军方的行事风格,向来是既神秘又威严,倒也不必过分惊慌。
于是,他熄了火,车内的嚣张气焰瞬间熄灭,乖乖地蜷缩在驾驶位上。
然而,当装甲车门轰然开启,十几位身着迷彩、全副武装的战士如同猎豹般猛然冲出,黑洞洞的枪口瞬间锁定了他,郭证明瞬间脸色煞白,裤裆一热,竟是吓得失禁了。
他不过是轻轻踩了踩油门,按了按喇叭,难道这也能触怒军中的“易怒症”患者?
“误会!纯属误会!”郭证明双手高举过头,脸上堆满了谄笑,活脱脱一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我叫郭证明,我爸是郭泰铭,鹏城红苹果的大当家!”
“报告首长,目标人物郭证明已控制,请指示下一步行动。”一名士兵语气冰冷,不带丝毫情感。
“连人带车,一并带走。”简短的命令,却如同宣判了郭证明的“暂时收押”。
当日,鹏城政府的一纸急令让红苹果的掌门人郭泰铭也措手不及,他的宝贝儿子竟被临时“借调”去参与什么调查研究,期限长达三月之久。
郭泰铭一脸茫然,心中五味杂陈。
另一边,弥敦道上,许华年这位走南闯北的旅人,首次踏足港岛九龙区的这条繁华动脉,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目瞪口呆。“
原以为京城已是人间繁华极致,岂料与港岛相比,竟如同偏远乡野。”
这时代的港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之强盛,足以让龙国大陆任何一座城市黯然失色。
许多初来乍到的龙国人,都像许华年一样,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卑与敬仰交织的情绪。
“港岛之地,得天独厚,它不仅是龙国大陆与外界交流的桥头堡,更是财富的集散地,物流的枢纽。无数优质资源在此汇聚,又流向四面八方,造就了这座海岛短短数十年的金融奇迹。这背后,是港岛数代人不懈奋斗的汗水与智慧。”
许华年心中暗想,“待明年回归祖国怀抱,港岛定能在母亲的怀抱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港岛的未来,或许正是由这些光与影交织的片段共同编织而成。
一缕温暖的阳光,仿佛带着几分戏谑,斜斜地穿透窗户,不偏不倚地照亮了沙嘉熙那张自信的脸庞,让一旁的许华年不禁心生感慨,真是窗外的阳光还没他脸上的信心来的耀眼。
许华年心中暗笑,表面却保持着严肃,毕竟,这么严肃的场合不适宜笑出声。
正当两人沉浸在各自的小剧场中,两辆老旧的车嘎吱一声,恰到好处地停在了他们面前。
“首长,目的地已到达,尖沙咀弥敦道192号,新化通讯社港岛分社,那可是咱们龙国在港岛的心脏地带。”
沙嘉熙抬眼,目光掠过那略显斑驳的门牌号,心中暗自嘀咕,这地方,真实经过不少岁月,连门牌号都透着股子“沉淀”的气息。
一进门,便见一位中年男子,神情庄重,正是龙国华社港岛分社的掌舵人——周楠周部长。许华年眼中闪过一丝不解,随即又迅速调整表情,毕恭毕敬地唤了一声“周部长”。
周楠的目光在两人间流转,似是看穿了许华年心中的疑惑,但碍于场合,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沙嘉熙见状,适时地充当起了解说员:“华年啊,这龙国华社港岛分社,可不是一般的通讯社,它是咱们龙国在港岛的桥头堡,肩负着与港岛政府沟通的重任,更是港岛回归大业的重要推手。
至于周部长,那可是外交界的常青树,以外交部副部长的身份兼任社长,这份荣耀,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有的。”
许华年闻言,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心中却暗自腹诽,这官场的弯弯绕绕,真是比港岛的街道还要复杂。
周楠倒是显得颇为亲切,一番客套之后,直接切入了正题:“嘉熙啊,郑书记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你们的事情,我们港岛分社一定全力支持。咱们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嘛。”
说到国家,周楠的眼神瞬间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年在异国他乡,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与列强周旋的日子。
“周部,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接下来的路,恐怕还得多麻烦您几位。”沙嘉熙客气地回应着,心中却已盘算着如何利用好这层关系,为那艘“遥不可及”的航空母舰之梦添砖加瓦。
一番客套之后,沙嘉熙一行人被引领至龙国华社港岛分社大楼内的一间休息区,那里,或许将成为他们实现“大国梦”的新起点,尽管这起点,看起来依旧充满了未知。
在港岛这座繁华岛屿的心脏地带,顶层那神秘的十楼,仿佛是悬浮于世俗之上的孤岛,沙嘉熙与许华年这对“神秘”的旅客,被精心安置于此,与外界隔绝得彻底。
而他们的守护者——五名身形魁梧的保镖,则如同忠诚的哨兵,被刻意安排在九楼,守护着这份不为人知的安宁。
十楼,这个曾经专属于港岛分社接待高层的圣地,此刻化作了二人的私密领地。
装潢虽简约,却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每一样物件都恰到好处地彰显着不凡。
许华年的居所偏居西侧,与沙嘉熙的东侧居所遥相呼应,中间那条走廊,似乎成了两人世界间微妙的界限。
然而,刚踏入这精心布置的避风港,许华年便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尴尬风暴”。
为了行程的绝对保密,她竟遗漏了最基本的行装——换洗衣物。望着空空如也的衣柜,她只能无奈地将自己抛向那张看似温柔实则无情的席梦思,脸上写满了“苦大仇深”。
正当她暗自神伤,思考着是否要以“时尚混搭”之名,挑战连续数日不换装的极限时,门外传来了不合时宜却恰到好处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