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路引 - 拖儿带女去逃荒 - 叶流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章路引

第六十章路引

晚间他们在道观里囫囵对付了一晚上,次日一早便出发了。若是没有意外,今天午间他们就能到昌高了。

越临近县城,路上的行人车马越是多了起来,有坐着马车进城的,有赶着牛车或驴车,拉了村民或者土产的,亦有挑着担子或拎着竹筐赶路的,都是要进昌高县城的人。

及至到城门口,这里的人越发多了,有卖柴的,有卖野物、蔬菜或者新鲜果子的,有卖各色小吃的,还有一些卖吃食或布匹之类的铺子,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

孩子们哪里见过这样的热闹,看着那些卖糖人和零食的摊子便走不动路,大人们急着进城安顿,硬是拖了几个孩子往前走。

到了城门口,见有官兵小吏查看文凭,葛文清便忙取出了一路妥善保存的路引,恭敬地交给守门的官兵。

那官兵打量了一番葛文清等人,才拿了路引递给一旁的小吏。

小吏查看路引无误,抬头看向葛文清。

“你们一家是几个人?怎么从兴陵过来的?”

葛文清早已想好了措辞,答道:“葛某一家共六口人,葛某娘亲年事已高,近来思乡心切,因此特来昌高探望亲戚。我们初九那天出了兴陵,因孙儿幼小生病,在路上耽搁了几日,所以今日才到。”

那小吏听说他们初九便出了兴陵,那是在兴陵□□前几日了,又见路引上的日期也对得上,这才点点头。

“那后面那些人呢?是跟你们一起的吗?”小吏看了看葛文清身后的宋家和朱家等人,不禁皱眉,“莫不是逃荒过来的?”

不怪小吏怀疑,宋家和朱家人这一路辛苦奔波,天气又炎热,路上食水又短缺,如今个个破衣烂衫,从头到脚都脏兮兮的。

云初还好说,日日可以在空间里洗脸洗手,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干净了。

葛文清赔笑道:“这不是我孙儿生病嘛,是那边一个小娘子出手相救的,所以我们一路结伴过来的。”

小吏皱了皱眉,打量了一番葛文清。

葛文清虽然也吃了不少苦头,却穿着秀才才能穿的青色长袍,说话又极斯文知礼,小吏倒是不敢怠慢。

“葛先生,实话跟您说,您一家有路引,进城自然是不成问题的,可是那些人若是没有路引,可是进不得城的!”

葛文清没想到会这样,一时间怔住了。

他们三家一路相互扶持,他家势弱,多亏了宋家和朱家人的多番帮忙,这才能平安抵达昌高。

可是现在,他们有路引可以进城,宋家和朱家的人可怎么办呢?

听了这话,朱长顺忙走上前来。

“官爷,我们是从兴陵过来的,我们也有路引!”

朱长顺是朱家村的里正,自然懂这些规矩,临出来逃荒之前特意写了几份路引,给家人和村民都捎上了。

小吏接过朱长顺递过来的几张纸,见上面写着他们来自兴陵朱家村,便仔细核对了一遍,又数了人数,皱眉说道:“怎么这人数还是不对?朱里正,你们村里到底出来了多少人?”

人数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宋家的人也在其中。

朱长顺见小吏不悦,情急之下便偷偷给小吏手中塞了一块碎银子,低声说道:“另外一家是我自家亲戚,还请官爷行个方便——”

他知道宋家村早已被洪水冲毁,宋家人是直接出来逃荒的,哪来的路引?

为了能进城,他只好壮着胆子塞银子了。

小吏一个不防备,被朱长顺在手里塞了个东西,待看清是什么不禁恼火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亏你还是个里正,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小吏顿时沉了脸,直接把银子丢回给朱长顺。

朱长顺面色尴尬,只好低了头被小吏训斥了几句。

小吏见他不还嘴,任由自己骂,反倒没了脾气,责备了一会儿也就罢了。

兴陵□□,看他们一行人应该是吃了不少苦头,能逃出命来就不错了,他又何必再刻薄人家?

因此小吏放缓了语气,说道:“朱里正,你应该也知道兴陵□□的事,如今昌高已经封了城,决不许兴陵那边的人过来的,我们县太爷大人清正廉明,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大清官。若是我放你们进了城,只怕这个差事我也不必做了!”

小吏把路引还给朱里正,说道:“即便你们朱家村这些人有路引,也是不能进县城的,你要是愿意留下,就去那边找马主簿,按照逃荒百姓的待遇安置在城外。”

朱里正一开始听他疾言厉色地训斥,接着又说他们不能进县城,心里早已灰了大半,最后听说可以将他们一样按照逃荒百姓安置,顿时大喜过望。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小吏见他雀跃,忍不住出言提醒道:“别忘了,只能照着路引上的人数安置你们!”

朱长顺这才想起来,他们的路引上面并没有宋家的人。朱长顺和葛文清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宋大庄和云初等人。

他们有路引,各有去处,可是宋家人怎么办?

一路走来,他们已经深刻感觉到了昌高和兴陵的不同,这边关卡守得格外严,因为隔壁兴陵□□的关系,城内更是严防死守,定是不会让宋家这样没有路引来历不明的人进城的。

云初站在后面人群里,也听见了小吏跟葛文清和朱长顺的对话。

她来自现代,自然不知道古代路引的重要性,原身又是养在深闺里的千金小姐,更不知何为路引。

宋大庄和宋王氏倒是知道,可是仓促之间,叫他们去哪里开路引?

眼见得他们是不能进城了,云初便扯了扯宋王氏的衣角,低声说道:“娘,先让葛家和三姨夫他们各自去安顿吧,咱们的事回头再说。”

都是一路逃荒过来的,她十分理解葛家和朱家想要安顿下来的迫切心情,如今他们没有路引,一定是进不了城的,又何必拖累旁人?

宋王氏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好不容易走到这里,哪里肯轻易放弃?

可是葛家是来投亲的,朱家在昌高更是两眼一抹黑,自己还要指望县衙安置,又怎么能帮得上他们?

宋王氏无法,只好把云初的话转告给宋大庄。

朱长顺和葛文清听了宋大庄的话,也是无可奈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