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096又赚一笔&上辈子的“大人物”…… -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 老胡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6章096又赚一笔&上辈子的“大人物”……

第96章096又赚一笔&上辈子的“大人物”……

舒文明跟着徐端南来北往跑这么多趟不是白跑的,他一个电话过去没找到徐端,但找到他们公司的人,他把事情一说,那边立马答应,当即去市场帮他看样。

他找的是个年轻人,叫潘伟,他见过,是个很有想法的高中刚毕业的学生,没考上大学,但很会来事,审美也在线。

潘伟动作很快,上午去市场给他看好几款喇叭裤,在电话里描述一番,舒文明同意后他立马就去砍价,当天下午就全部打包好送上开往书城市的火车。

舒文明这几天哪儿也去不了,得在建设大桥下守着啊,家里只有他和两老不上班,赵阿姨虽然不上班可还有别的要紧事,他要是离开书城,那就只剩一个干巴巴的老头了。

舒立农能卖啥衣服?别把人吓跑才好!

这老头每天就负责后勤工作,给大家买菜做饭送饭接打电话都够他忙的,就连屋檐下的画眉鸟都忙得叽喳叫,要是有条狗的话,狗都得累趴。

是的,半个月时间,整个舒家都累趴了!

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冷下来,徐文丽干脆请了几天假,专程帮忙卖衣服,就是舒今越也一放学就来帮忙,有时候还顺带拉来一个劳动力——

林珍看着他们摊位上一排排整齐鲜艳的羽绒服,张了张嘴,“这么多的呀?怎么都比我身上的漂亮!”

她已经买了一件黄色的,现在看见红色和白色的,又各买了一件。今越早就说送她,可她坚持要付钱。

“真的,钱就不用给了,你帮我们卖两天衣服,成不?”

林珍点头如捣蒜,“行啊,正好明天星期天,周一周二的老师都请假了,没课。”

舒今越则是朱大强告诉她,有好些老病人等着,她得回街道办去上班。

林珍是邻省人,口音略有些不一样,但没关系,她聪明啊,她是学霸,算账快不说,她还擅长“添头”卖,就是人家买两件羽绒服的话,她就建议喇叭裤可以以九折的价格卖给顾客,买三件羽绒服的话裤子八五折,八折封顶。

这样一来,不仅羽绒服的销量涨了,就连喇叭裤也顺带卖出去更多了,她在建设大桥下待了半天,居然就卖出去平时舒家人一天的销售量。

舒文明学到之后,也跟着这么搞,又是半个月,所有羽绒服直接售罄!

喇叭裤还有一些没卖完,但他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老顾客都知道他那摊位,他就每天去守着摊子,又让潘伟给他寄来一些牛仔裤、线衣线裤之类的,利润没有羽绒服大,但每天也能进账几块钱,比上班划算多了。

“我得把那位置守好,很多老顾客都记住我们家的摊位了,要是现在搬走,可不就便宜了别人?”

舒文明躺在炕上,这段时间开足火力卖衣服,他脸都晒黑了一圈,“就连宋莹莹她表哥都眼热呢,一个劲问我们羽绒服找哪儿拿的货,怎么他弟那边没消息。”

“哼,要有消息才怪,这可是我们明越牌的。”宋表哥目前还没危害到他的利益,但舒文明得防着一手,“明年的羽绒我不打算找他弟买了,这小子今年还给我涨了一波价,不地道。”

要是普通的正常的涨价他能接受,可是他问过宋莹莹和另外几个卖羽绒被的倒爷,他可没涨他们的价格。

“这小子看着我能赚钱,就想逮着我薅呢,没门儿!”所谓的杀熟也不过如此。

通过这段时间的销售,明越牌羽绒服已经在小范围内打响了名号,明年他肯定要扩大生产,把所有能用的钱都投进去,鸭绒需求量将是巨大的,他不能再做宋小弟的冤大头。

说到这儿,他忽然坐起来,扔过来一个账本,“看看吧,羽绒服都卖光了。”

舒今越其实早就想问他卖了多少钱,只是自己也太忙了,徐端经常出差,她心里不得劲,就没想起来问。

她迅速地看了一遍,账本做得很详细,每天上午卖出多少,晚上卖出多少,分别是哪种颜色的羽绒服几件,喇叭裤几条,记得一清二楚,每天再统一的记一次总账,最后加一起,最后的数目一目了然。

舒今越咋舌,“毛收入居然有七万多?!”

他们的羽绒服其实价格比百货商场的还贵,但胜在颜色鲜艳,面料独特,刺绣花纹别致,还能随便试穿,只要没弄脏不影响二次销售的,甚至在三天之内都能退换货。

这样的服务,贵出来的差价,大家就当为优质服务买单了。

“我初步算了一下,净赚大概三万块,等喇叭裤卖完,应该还有几千块。”喇叭裤的货款也是他用羽绒服的毛收入去付的,所以他肯定要给今越分。

舒今越咽了口唾沫,“咱们第一枪就这么打响了?!”

“对,接下来的日子我要休息几天,就去建设大桥下守着摊位,你看啥时候有空咱们把钱分一分。”

“要不先不分了吧,咱们把小作坊扩大一下,正好赵大嫂和范秋月她们还没去别的地方上工,就把她们招进来吧。”

这次羽绒服的成功,根本原因还是在品质,而从清洗鸭绒到最后定型成衣,都离不开这些工人的努力,可以说全是她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以后就开工资长期养着她们吧。”舒文明不承认自己有那么一丢丢的同情,他只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成熟工人流入市场,便宜了其他人。

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他可不干。

***

范秋月这两天心神不宁,她担心自己就要失业了。

自从羽绒服做完之后,舒文明那里就没什么她能做的事了,她也不知道该干嘛,每天过去帮忙收拾打扫一下,拖拖地,擦擦窗,理一下库存,看看数量能不能对上,卖衣服舒家人没叫她,她就以为是不让她去接触钱。

这很正常,她从小在家就只有干活的份,从没摸过钱是什么滋味,她习惯了。小时候有一次捡到弟弟的一分钱,她只是好奇多看一眼就被他告到父母那儿,被打了一顿。

“丫头片子有什么资格摸钱?”这句话她估计能记一辈子。

可当舒文明告诉她,让她在家休息吧,卫生不用打扫了,她心里就“咯噔”一下,完了,这份临时工彻底保不住了。

舒家的羽绒小作坊不需要她了,前几天打扫卫生都是她自己厚着脸皮去的,就想着自己不拿钱,去刷个好感,希望能保住这份临时工。

只有在外面干过,她才知道舒文明的小作坊有多幸福。这里每天就是固定八小时,要是早上家里有事来晚一点,他也不会说啥,反正延迟一会儿下班,或者晚上再来干一会儿就行。

中午舒家做的饭多的话,她们几个女工也能分到一份,都是大白馒头白米饭配上三四个菜,不一定有肉,但保证能让每一个人吃饱,敞开肚皮的吃。

她有个好姐妹第一天实在是饿惨了,没把握住度,把自己给吃饱了,结果战战兢兢一整天,生怕舒文明让她卷铺盖走人,谁知道第二天舒文明就说要让她们每一个人都像她一样吃,要吃饱。

“吃饱才有力气干活,不吃饱就是想躲懒。”这句话是舒文明说的,她觉得好像跟从小家里人说的不太一样。

更别说按日结的工资,偶尔家里有急事急用钱,他还会允许她们提前支一个星期的工资……这样的好工作,她们去哪里找?更更更别说她们的工资比家里男人还高,在婆家的话语权一下子就上来了!

可现在,这份工作结束了,即使要干,也要等到明年夏天了,这大半年时间里,舒家要是找到比她们更适合的人手怎么办?她们就彻底没工作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