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命运曲折何日是归期
第1章命运曲折何日是归期秋风瑟瑟,北方大地一片枯黄。
齐国的官道上,一群难民,搀扶前行。
他们衣衫褴褛,神色憔悴,显然是刚刚经历了兵荒马乱,逃难至此。
只是不知,这成千上百的难民要流落何方?
官道旁有一位道袍装束的道士,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肩背一把古朴长剑。
他眉宇深锁,喃喃道:“此次周齐两国建州一战,齐国大败,这些难民应该就是建州百姓。可叹苍天无眼,如今天下三分,三国年年交战,多少人家妻离子散。”
道士目光向南方望去,隐约可见那里有一条宽阔的大河。
道士缓步前行,穿梭在难民中间,心下无尽惆怅:“当今局势,大周稳居上风,只怪那齐国君王荒淫无能,致使国力不济,周灭齐怕是不远矣!”
忽然,他耳目微动,似提前察觉有事发生。只见身形一跃,竟是腾空而起,飘落至一旁树梢上。
他这突然一动,实在出人意料,亦是吓得一旁百姓连连躲避。
道士向东南望去,远见一队金戈铁马的士兵奔来,约莫五十人左右,个个杀气凌然。
这道士听力之强,兵马尚在远处就已察觉,真是匪夷所思。
诸多难民并无这等耳力,待得兵马相距不远,这才有难民发现。
“周兵来了,快跑,快跑啊!”
立时有人大声呼喊,听到这声,众人纷纷惊慌,四散逃命。
跑得慢的难民已然来不及,士兵冲入人群提起手中长枪刺杀,一时间官道上到处都是惨叫声。
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气焰嚣张,厉喝道:“尔等休要再逃,拒降大周者,就地处决。”
难民们被这一声厉喝,吓得不敢动弹。众人一路饱受摧残,早已是惊弓之鸟,哪里还敢反抗。
不料,一佝偻老妇拖着嘶哑的嗓音,道:“周兵拿齐民不当人,不做奴就打死,我那老头子就是被你们活活折磨死的,连尸体都找不到在哪里!”
老妇身边有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生怕她惹怒了军官,赶紧拉了下老妇衣角,扑通跪到地上,喊道:“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老妇毫无惧色,眼神满是怨恨,说道:“我这条老命不知道还能活几天,死就死了。”
妇女听老妇一心求死,脸色惨白,怀中的婴儿此时也哭个不停。
老妇听着婴儿的哭声,目光渐渐柔和,低下头望着妇女,道:“孩子,这一路亏得你照顾,可辛苦你了。”
妇女流下泪来,连连摇头。
建州战乱时,她丈夫被抓去当兵,城破后没了踪迹,她心中绝望,若非还有个孩儿,她也随丈夫而去。
最终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投身难民途中,一路上见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家人相伴,而眼前这老妇却孤身一人。
虽然都是可怜之人,可老妇已然年老体弱更加凄惨,心慈的她便与之伴随,以亲人相待。
军官见老妇似有反抗之意,手中长缏一指,喝道:“一群败军之奴,莫要反抗,否则死路一条。”
接着又向另外一名军官吩咐道:“你带着一队人马去追逃散的人,如有反抗立刻处决。”
这人应了一声“遵命”,便既动身。
这些士兵均是战场杀伐之人,难民根本无力反抗,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死路一条。
道士在一旁树梢看得真切。他虽然早知道有军队前来,未料竟是如此凶残,连这些难民都不放过。
此刻,见那队士兵要去追逃散的难民,心中愤怒不已,大喝一声:“尔等休要滥杀无辜。”
说罢!身形飘然而下,稳稳落至地面。
众士兵有些惊愕,见道士于树梢飘然而下之势,显然并非普通人。
军官问道:“你是何许人也?竟敢阻挠大周兵马抓捕罪民。”
道士缓缓道:“贫道一介草民而已,你等如此对待百姓,大周士兵莫非都是些狼心狗肺之徒不成。”
军官厉喝道:“他们是败军奴隶,应该受此待遇,你是哪里来的刁民,竟敢如此斥责大周。”
道士怒容一起,朗声道:“贫道不光斥责,还要救他们。”
军官冷笑一声,道:“就凭你一个人,简直不知死活?”
随即“唰”一声,拔出腰间铁剑,指向道士,士兵纷纷应声而动,将道士包围起来。
道士一看周围,足有十五名之多,然而他并无惧色,却呢喃起来:“这次出山只为寻找师傅,本不想多生事端,可见这些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惨死于此,又岂能坐视不管。”
说罢!左手突然往后背剑鞘一拍,长剑离鞘而出,被他一把握住、而后便似蜻蜓点水般,腾空而起,几个起落,就已身处包围之外。
众士兵纷纷错愕不已,挺起长矛疾刺道士。十五杆长矛蜂拥而去。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十五杆杀人的长矛,别说普通人,就有武功傍身之人,想要同时躲避也很艰难。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然而,只见道士持剑挥动间,往十五杆长矛身上纷纷一点。这一招似有极重力道,十五名士兵险些拿不住长矛,脱手而出。
同时,道士身形移动,忽向左走出一步,长剑随身舞动,剑光闪烁之际,左边五名士兵的脖子,溢出一道血痕,气息全无,竟是当场死亡。
不待剩余十名士兵反应过来,又向右走出一步,剑光一闪,右边五名士兵神色惊恐,已然没了气息。
此时,剩余五名士兵反应过来,想要撤退,道士却跨出一步,长剑挥舞间,似一朵银色剑花,十分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