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改朝换代 - 侠御传奇 - 李客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侠御传奇 >

第164章改朝换代

第164章改朝换代

烟波湖畔,公良御和罗延对立而坐,二人相谈之间,偶尔一顾湖边风光,十分惬意。此刻公良御有些好奇,问罗延道:“师兄,你这次去了哪里?”

罗延笑了笑,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你可知我的真实身份?”

公良御道:“我只知晓师兄的身份不凡,却猜不出来究竟。”

罗延道:“那也难怪,想必你肯定听说过北周随国公,杨忠将军吧!”

公良御道:“自然听过,这位杨忠将军算是当世的一位勇将,当初玉音师妹曾言,倘若有谁能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唯有这位杨忠将军了。”

罗延笑道:“我这妹妹确实没有说错。其实杨忠将军正是家父,我的真名叫杨坚,罗延这个名字不过是北周皇室赐予。”

听得这话,公良御吃了一惊,回过神来后,道:“原来如此,怪不得玉音师妹对杨将军那般熟悉,还有你二人会一些军中的武技,想必定然从小在军中长大。”

罗延点了点头,道:“由于妹妹偏爱行走江湖,父亲正好与苍蓝剑派的濯掌门交情甚好,因此便让妹妹来苍蓝剑派拜师学艺,而嘱咐我陪伴而行,说起来我并不喜欢江湖那一套。”

公良御好奇道:“哦?看来师兄的志并不在此,不过这也正和你先前留给我的那句话差不多。”

罗延哈哈一笑,随后凝神望着公良御,道:“师弟,你可能猜得出我的志向是什么?”

公良御眉头一皱,一双电目似能射出精光,在罗延身上打量,令得后者背脊发冷,愈发觉得公良御的武功深不可测了。

随后,公良御缓缓道:“当时我初出江湖,也是在这烟波湖,你曾给我讲解天下以长江为界,华分南北,各方州郡在你心中一清二楚,如此看来,倘若没有心怀天下之志,定然不会琢磨这般透彻。”

罗延笑容更甚,赞道:“说的不错,你心智非凡,这天下豪杰当中,莫有一人可以及得上你,这次我来找你,其实就是想让你助我一臂之力,匡复山河,一统天下。”

罗延的话说到最后,语声渐大,透射出一股英雄气概。

公良御心神一震,罗延这番话正说对了他心中所想,然而对于罗延的相邀,却保持沉默,目光看向那烟波湖久久不离。

罗延疑惑道:“怎么,莫非你不同意?其实我早看出你心怀天下志,而我如今万事具备,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挥师图战天下,只不过我想得到你的相助,有你在相信此事必然可成。”

公良御缓缓道:“我相信师兄的能力,不过我在想方才掌门跟我说的一句话。”

罗延道:“什么话?”

公良御道:“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路,并不是非要选择别的路,方才可以成事。我既身在江湖,也可以做想做的事,倘若想通此节,我就可以解开心中愁绪。”

罗延道:“那你可想通了?”

公良御缓缓点头,道:“我师从一位前辈,深受其影响,踏足江湖经历诸多波折后,现在发现江湖就是这天下,天下亦是江湖,我身在江湖,路也就在江湖中了。师兄曾说你不属于江湖,其实你早知晓自己真正的路在何方。倒和掌门的话有些相似。不过你却比我要明白得多。”

罗延听得公良御的话有些失望,良久后才道:“我明白了,身在江湖中,便做江湖事。不过你究竟想如何去做?”

公良御双目一挑,立时神采奕奕,含笑道:“我有心中已有计较,不过这事急不得。倘若罗师兄日后需要帮助,我必效犬马之劳。”

罗延点了点头,神色间兀自略带失望。随即公良御从怀中掏出一块黄布,上面依稀可见许多小字。

公良御递给罗延,道:“这块黄布上面所记载,乃兵法之精要,算是临别前赠送给你的礼物。”

罗延好奇道:“哦!还有这等奇书。”接过黄布,只看得半响,忽然神色一震,渐渐地畅快得大笑出声。

罗延于次日离去,一个月后,南北震动,随国公杨忠之子杨坚改朝换代,周帝退位,杨坚即为皇帝,国号大隋。至此北周覆灭,隋朝建立。

这一消息传遍天下,引得四方议论纷纷。有说本就是顺利成章之事。北周自焦山大败后,国力尚未恢复,随国公杨忠一脉权倾朝野,北周实则名存实亡,若非其并无称帝之心,只怕早就可以做皇帝了。

另有人说随国公一脉忘恩负义,北周待其不薄,到头来却篡位称帝。不过这话多是北方一些人士所论,对于中原人士来讲却大快人心。

北周是异族建国,非我华夏之人,此番杨坚即位称帝,算得上北国又回归到华夏手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公良御一路上听得这些议论,倒是明白罗延所做之事,绝非只图北周,相信不久后,罗延便会率军南下意图统一。当然这都是后话,事实非他想的这般简单。

他来到一处山巅,遥望山河,波澜壮阔。早在半月前,他便离开了苍蓝剑派,四处游历。

就像是一名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似一位隐士,藏于山川之间,却洞悉天下之势。

此一行,他先是南下陈国,拜访各大门派,太湖宗、武夷门。这些名门正派一听他来访,无不敞开大门相迎,公良御和各大掌门前辈谈论武学道理,莫不受益良多。

南国一行,最后来到陟岵寺,此寺庙方才建寺不足百年,却在武林中威望日盛。

相传魏朝之时,有一位和尚东渡到此传播佛学,亦被皇家看重,为其大兴土木,建庙为“少林”,到得北周,方才改称陟岵寺。

公良御也是这次游方听的这些传闻,不过当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却是另一件传闻。

据说陟岵寺中有一位高僧,外界尊为达摩禅师,乃是从魏朝活到了现在,足有一百多岁高龄,不过现今从未有人见过他,十分神秘。

公良御想去拜访这位禅师,倘若尚在人士,想必早已参透万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