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 边关长姐从军日常 - 岁岁冄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人重新拿起筷子,默默地吃着饭。虽然气氛依旧有些沉重,但姜白的心中却多了一份力量。

饭后,姜白将他们三个送回房间,叮嘱他们早点休息,自己则回到书房,开始熟悉平城事务。

夜深人静,姜白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支笔,却迟迟没有落笔。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接圣旨当天的事情,心中一阵烦闷。

这段家三人真是没有本事,连这小小的位置都能被人截胡了。

段景站在城主府的庭院中,踌躇着不敢进去,他望着姜白所在的书房,心中五味杂陈。姜白此刻一定在为这突如其来的赐婚而烦恼。他想要上前安慰她,更怕自己的出现反而会让她更加困扰。

段岳和段琦站在一旁,看着段景的背影,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段岳拍了拍段琦的肩膀,低声道:“让你二哥他静静吧,这件事,只能靠他自己想清楚。”

段琦点了点头,但脸上的焦急之色却丝毫未减:“大哥,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二哥和姜白真的可惜…”

段岳打断他的话:“这是皇上的旨意,谁也无法违抗。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让他们能有机会再次好好了解彼此。”

段琦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里,哪怕他们二人见面,姜白和段景之间的气氛缺一直尴尬。两人虽然同处一城,却几乎没任何交流。姜白依旧忙于城中的事务,而段景则整日待在侯府中,仿佛在刻意回避着对方。

然而,平城的情况却容不得他们继续沉浸在这种微妙的氛围里,随着春季的到来,城中的粮食逐渐告急。

随着呈送上来的报,姜白召集了段家三兄弟和重要官员,也就是原先军队中的幕僚,商讨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姜白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各位,平城的粮食储备已经不足,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段岳起身冲姜白抱拳欠身行礼:“城主,我已经派人去周边城镇采购粮食,但现在是春耕时节,估计大家都缺粮,短时间内恐怕来不及。”

段琦皱了皱眉:“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

姜白等着这些人讨论完开口:“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自己种植。”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段景一直在管着后勤的事务,对这边的粮食种植问题都很了解。

“平城地处西北,地质较硬,土地不够肥,并不容易耕种,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去其他地方购买粮食,用以度过春耕。”

姜白微微摇头:“军师,我明白你的顾虑。但平城地处西北,交通不便,且周边城镇同样偏远,粮食储备也未必会很充足。

最主要的是我们曾经光顾过好几处粮食大城,可能他们最近也比较困难。”

姜白提起此时,众人皆是一默,有点尴尬,当初自己这边粮食告急确实“借”了其他地区的粮食。

姜白看着大家的反应接着说,“而且即便我们派人去采购,路途遥远,加上很多地方的路并没有解冻,大型的车马过不去,粮食能否及时运回更是未知数。与其将希望寄托于外,不如自力更生,尝试在平城内部解决粮食问题。”

段岳眉头紧锁,显然对姜白的提议并不完全认同:“姜城主,可平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不适合耕种,哪怕我们勉强种植,收成也难以保证。”

姜白并未被段岳的话动摇,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逐渐暗下来的天色,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将军,我知道平城的条件对水稻那些种子来说确实并不理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尝试。若是一直依赖外界,平城就相当于被人扼住了咽喉,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自立。

上次我们不就是被江晖火烧粮仓了?我们从外地进购粮食上吃了多少苦头?”

“可是没有合适的错误一切都是无稽之谈。”段琦说。

“我查阅过一些古籍,发现西北地区有一种耐寒的作物,可以在晚春甚至初夏播种,且生长周期较短。如果我们能引进这种作物,或许能在秋季收获到不逊色于南方的粮食。”

段景询问:“姜大人,你说的这种作物是…”

“土豆。”姜白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土豆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且产量高,生长周期短。若能在平城推广种植,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段琦眉头微皱,显然对土豆很是熟悉。他来到这边比较喜爱的主食就有土豆,但是据了解过土豆的产量并不理想:“土豆?咱们一直吃的那种?产量并不是很高啊。”

姜白点头:“是的,普通的土豆产量确实有限。但你知道吗?土豆其实可以通过培育多倍体品种来提高产量。多倍体植株通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产量,尤其是在咱们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段琦眼神迷茫,这种现代知识,他完全理解不了,不过想起那天晚上姜白操纵着植物的样子…

“多倍体?这是什么意思?”

姜白也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好像有些超出这些人的认知:“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含有超过两套染色体的生物。

比如,我们常见的土豆是二倍体,也就是拥有两套染色体。但如果通过人为干预,培育出四倍甚至六倍大的土豆。

我曾经在一本西域的农学古籍中读到过,有些部落已经在用这种方法培育高产的土豆品种。”

被这么一解释,大家的眼神更加迷茫了,只有段景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懂了,“大人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土豆看起来是一个,但是其实是由两半组成的,就像很多叶子的嫩芽一样开始只有两瓣,但是通过生长可以长出其他枝叶,我们通过通过培育可以把土豆变成三瓣或者四瓣。”

姜白点头,这样好像更通俗易懂了,“军师解释的到位。”

一位官员起身说,“大人,这种方法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并不容易。我们平城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尝试啊。”

姜白说:“我知道这并非易事,但也并非不可能。我自己对这方面就一直有所研究,同时我准备联系城中的几位精通农学的学者,在城外的试验田中进行初步尝试。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平城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种植的高产土豆品种。”

段琦眼中闪过希望,觉得姜白又要施展仙法了:“姜大人,如果真能成功,那平城的粮食危机岂不是有救了?”

姜白语气依旧谨慎:“这只是第一步。即便我们培育出了高产土豆,还需要解决种植的技术问题,比如土壤改良、灌溉系统以及病虫害防治。”

另一位官员想到姜白提出的肥田方法,觉得未尝不可一试:“姜大人,我们前面一直按着你说的进行着土地改良,虽然看起来不明显但是已经初具成效,现在既然您已经有了更为详细的计划,那我们就全力支持您。”

姜白郑重道:“先生放心,我会亲自监督此事,确保万无一失。”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姜白却依旧站在窗前,望着外面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思绪万千。

平城的粮食危机只是她面临的众多问题之一,水源、安全、住房都是挑战,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这段家的兄弟都支持自己。

从刚才就能看出,他们已经提前敲打过那些幕僚,否则会议不可能如此顺利进行。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