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徐辉祖挂帅
“既然是来看六哥的,那何不进城让六哥好好招待一番?”怎奈楚王朱桢依旧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
“小弟事情已经办完,就不用劳烦六哥了……”
“今天过来只是给六哥打个招呼,下次有机会,还请六哥来我荆州好好游玩一番!”
朱柏依旧满脸笑容,这一番话说的也似乎另有所指,但是却让朱桢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如此的话,那十二弟请自便,六哥就不留你了!”
楚王朱桢想了想,似乎觉得此刻与朱柏发生冲突并没有什么好处,便对城下的朱柏说道。
“六哥保重!告辞!”
朱柏拱手告辞,说完便调转马头回到了自己的军阵中。
楚王朱桢站在城头,望着朱柏忙着收编京营兵马,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朱将军,你说如今我们与湘王一战的话可有胜算?”
过了好一会儿,朱桢突然压低声音问一旁的朱广志。
如今的朱广志,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楚王朱桢的头号心腹。
“以末将看来胜败先不说,估计双方的损失都会很大!”
朱广志沉吟了一下,然后委婉的回答道。
“罢了!罢了!且让他先得意吧!”
朱桢听懂了朱广志的话,便摇摇头,一甩衣袖便走下城墙去了,从走路的姿势可以看得出他心情并不是太好。
还留在城头上的朱广志,见到朱桢已经离去,再看向朱柏的眼神就变得无比热切起来。
如今的朱广志虽然一步步的位置越爬越高,但是心里对于朱柏的崇拜和佩服之情,却是与日俱增。
随着参与朱柏事情越来越多,朱广志比任何人都更加佩服朱柏的胸襟和才智。
朱广志甚至认为,朱柏根本就是天生的一代圣君!
而他对自己的期待,也从最早的苟延残喘变成了如今的封公封侯。
此时城外的京营兵马经过了简单的收编之后,就被荆州军带着,再次踏上了返回荆州府的道路。
虽然是降军,但朱柏一路上也并没有苛待他们,甚至还为了照顾降军的体力,这一路返回荆州的路上大军整整休整了三次。
别小看这三次休整,实际上却是让这些降军吃上了三顿饱饭。
忍饥挨饿了好几天的降军,在终于吃上了饱饭之后,心中对朱柏的不满也差不多就消失殆尽了。
其实,这些京营士兵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复杂。
如果是面对塞外草原上的外敌,那么这些京营士兵估计绝大部分都会选择死战到底,而不是投降苟活。
但面对湘王朱柏又不一样了,首先朱柏本身就是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与如今的天子一般同样是天家血脉。
虽然说朝廷认定是朱柏在叛乱,但在这些士兵看来,其实这都是他们老朱家自己的内部矛盾而已。
所以,让他们投降湘王朱柏,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当朱柏带着京营降军赶回到荆州府之后,武昌城发生的变故也被京师知晓了。
特别是狼狈逃回京师的驸马都尉梅殷,对着建文帝一番声泪俱下的哭诉,让建文帝直接就到了暴走的边缘。
梅殷把绝大多数罪责都推到了楚王朱桢身上。
在他的描述中,因为朱桢想要反叛所以才动手脚让他麾下的兵马断粮。
而他梅殷察觉到了朱桢的狼子野心,所以才率军赶往武昌府,想要趁着朱桢大事未成先拿下他。
结果,朱桢抢先占据了武昌府,还派兵堵住了京营兵马的归途,所以才导致了这次大败。
建文帝相信了梅殷的说辞,心中对楚王朱桢的愤怒直接就超过了朱柏。
毕竟,比起朱柏,建文帝自问自己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楚王朱桢,所以他的愤怒来的格外猛烈。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如朱柏提前猜测的那样发生了。
在建文帝朱允炆和一干朝臣心中,楚王朱桢不论是自身的威望,还是所处的武昌府的地理位置,威胁都远远要大于荆州的朱柏。
整个朝廷上下,第一时间就将武昌府的朱桢,列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然而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建文帝朱允炆突然发现,眼前他面临的局势似乎让他也有些头疼了。
朝廷在荆州接连损兵折将,却没有一点收获。
如今平湘军兵马中路军已经彻底溃败,而另外两路兵马到现在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现在武昌府的楚王朱桢也反了,这一下,就让整个湖广的局势彻底败坏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的湖广已经不再是属于朝廷所能控制的地盘了。
要知道,湖广可是大明朝廷几个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如今彻底失去控制所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于是建文帝召集了各方大臣,连续几日都在商讨该如何应对湖广的局势。
而讨论的重点,最终还是落到了如何尽快夺回武昌府一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