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夺走朱棣的兵权,来自北平的异动
但是,如今却被朱柏的一句话就彻底推翻了他原来所有的打算。“李某贤,本王问你是否愿意为本王效命?”
朱柏站起身,居高临下的望着李孟贤,语气十分的严肃。
“下官……下官……愿……意!”
李孟贤终于说出这番话后,整个人就瘫倒在地再次昏迷了过去。
两天两夜的煎熬,又水米未进,再加上情绪剧烈的起伏。
所以,李孟贤在答应了朱柏之后,压力一松立刻就昏迷了过去。
“去城里找最好的医生给李知府看病。”
朱柏撂下这句话后,就离开了待了两天的知府衙门。
他虽然在知府衙门待了两天,但他手下的兵马却没有闲着。
屠云海和陈浩武分头先去拿下了益阳和常德两座卫城,顺便还清扫了常德府辖下的四座县城。
他们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基本上就是湘王护卫军一到,当地的官员立刻就会全部弃城而逃。
但是,让朱柏郁闷的是,常德府下属的四座县城中,居然没有一个有品级的朝廷官员选择留下来。
这就意味着,这些县城里面的官员,就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好湘王朱柏的未来。
所以,他们宁愿承担失土之罪,都不愿意投降朱柏。
朱柏尽管打下了整个常德府的地盘,但是实际上手下只有李孟贤一个地方官。
这让朱柏也有些头疼,治理地方可不是儿戏,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好县令知府的。
朱柏现在需要的是稳定的根据地,所以对于地方官员的要求也比正常情况下会高一些。
可惜,如今不仅是质量不够,现在连数量都不够了。
“看来,这事儿还得着落到詹辉的身上了”
朱柏不禁暗暗想道。
京师,皇宫。
建文帝朱允炆的面容有些憔悴。
而黄子澄等几人正在传阅着一份记录。
这份记录是前日进京的燕王府长史葛诚,在面见建文帝朱允炆时的对话记录。
建文帝问了许多关于燕王朱棣的问题,而葛诚的回答,明显不利于燕王。
虽然葛诚没有证据证明燕王已经集聚好兵马准备造反,但是,他却向建文帝保证,燕王朱棣肯定已经有了异心。
比如葛诚说到,时常有不明身份的人物进出燕王府。
而且燕王与原本那些手下的武将书信来往日益频繁。
甚至葛诚还提到,他怀疑在燕王府后院地下,有一个兵器作坊,正在日夜不休的打造各式武器。
葛诚因为并非燕王朱棣的心腹,所知的事情其实有限。
但是根据他说的这些内容,建文帝朱允炆已经肯定自己这位四叔已经有了反心。
原本按照黄子澄齐泰等人建议的削藩策略,就是先拿下几位藩王,敲山震虎威慑燕王,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然后,再找理由将燕王府的护卫军调出塞外,最后才会利用北平当地的驻军对燕王发起致命一击。
但如今看来,这计划明显要提前了。
“诸位爱卿,可有建言与朕?”
建文帝的精神明显不是太好,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重开中书省和重设丞相的争论,让他耗尽了心力。
“启禀陛下,燕王朱棣的反心已昭然若揭,唯今之计,只有加快计划了。”
翰林学士黄子澄脸色严肃的说道。
“微臣同意黄学士的意见,现在看起来必须要尽快将燕王府护卫军调离北平了。”
在这种事情上,齐泰是和黄子澄绝对是站在同一立场的。
“但是,微臣担心的是,如果燕王不愿意将护卫军调离,又该如何打算?”
这时候,驸马都尉梅殷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微臣觉得,燕王此时应该还未完全做好起兵的准备,所以调动护卫军一事他应该不会从中阻碍……”
“但是,还请陛下密令北平都指挥使谢贵近期加强防备,如若燕王真有异动,不惜攻破北平城,也要阻止他。”
黄子澄想了想,将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建文帝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却是一言不发。
其实齐泰知道,这是建文帝优柔寡断的毛病又发作了,既想削藩,但是又不愿意承担主动动手的名声。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燕王如果胆敢阻止调离护卫军,那就直接让燕王府长史举报燕王意图谋反……”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燕王主动谋反,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就有理由出兵平叛了,以北平近二十万大军,燕王护卫军那一万多兵马反手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