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常德府的援军来了
所以,他的心里现在是真的没底,才会忍不住请教詹辉。要知道詹辉虽然也是文官,但是当年在北方做知府的时候,正好遇到民乱。
詹辉果断拿出官府库银招募了数千民壮,仅仅两日之内就将民乱平息。
因此,他才能在知府任上就被朱元璋破格调入京师,成了兵部侍郎。
“依老朽看来,如果湘王不计代价攻城的话,常德府守不住半天。”
詹辉眯着眼打量着城外的朱柏军大营,然后说出了他的判断。
“居然连半天都坚持不下来吗?这可如何是好?”
李孟贤的脸色立刻变得苍白无比。
然而下一秒,他突然又精神一振。
“对了,我们还有援军,援军应该很快就可以到来了!”
李孟贤突然想起,他已经给附近的两个卫所都送去的求援信,立刻重新又有了信心。
“两个卫所的兵马加起来,足足有一万,如果能够按时赶到的话,那我常德府还有救的。”
李孟贤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
“府台大人,老朽所担心的,其实正是你所说的援军……”
詹辉叹了一口气,忍不住给李孟贤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还请詹尚书指点,刚才此话是何意?”
李孟贤愣了愣,接着机就满脸疑惑的问道。
“老朽的意思是,就怕这湘王的目标根本不是攻下常德府,而是引诱你所说的援军前来啊!”
詹辉扭头看一下李孟贤,语气中带了一些怜悯。
对于詹辉这种致仕还乡的官员来说,常德府失不失守,其实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真正守土有责的,就是眼前的知府李孟贤。
一旦常德城破,詹辉有信心靠着往日的情分,至少还能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而李孟贤的处境就相当不妙了。
要么城破被湘王抓住,要么弃城而逃,等待他的都不会是什么好的结果。
被湘王抓住的结果会怎样暂且不说。
但一旦弃城而逃的话,朝廷追究起来最少都是个罢官流放,甚至还有可能为了警示后人直接被判个斩首示众……
李孟贤虽然不懂兵事,但是能做到知府,基本的智慧还是足够的,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詹辉所说的意思。
“詹尚书的意思是,湘王的目的就是故意要引诱援军前来,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孟贤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开始有些颤抖起来。
“恐怕,就是这个打算了……”
詹辉摇了摇头,语气也有些萧索。
其实,当他听到湘王朱柏率军前来攻打常德府的时候,就知道了常德府绝对不可能守得住。
身为当地豪绅,常德府的武备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别说八千兵马,哪怕来上装备精良的一千京营,也能轻松拿下这常德府。
但是,作为朝廷致仕的二品大员,詹辉却又不得不摆出应有的姿态给朝廷看。
所以,他才会派出自己家里的奴仆护卫上城和捐出银两招募民壮。
这些事情只要他做过了以后,不管最后城破与否,朝廷都追究不到他任何责任。
原本他已经在家里坐等城破了,然而过了两三个时辰,居然外面毫无动静,他这才走上城头想看什么情况。
结果,他一看城外扎营的朱柏兵马,就知道朱柏另有打算了,因为这么多兵马真要攻城,可能半天时间都不需要,常德府就会沦陷了。
至于朱柏的打算,詹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常德府附近的卫所军一网打尽了。
“湘王……他……怎可如此?又怎能如此?”
李孟贤喃喃自语,身体有些发软,靠着城墙的支撑,才没有软倒在地。
如果正如詹辉所说的那样,朱柏没有攻城仅仅是想吸引援军前来然后一网打尽的话,那么自己这个常德之府,不仅守土无能还成了让朝廷兵马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
所以,李孟贤此刻觉得自己的人生突然变得一片灰暗,再也看不到出路和希望了。
詹辉看着已经六神无主的李孟贤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便背着手走下了城墙。
对于自己家乡的这个父母官,詹辉其实还是很看好的。
李孟贤为官清廉,做事稳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官员。
但是缺点就是胆气和魄力都严重不足,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应变手段。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仅仅只能胜任很和平地区的抚民官,或者进入中枢从事务性工作。
对于此次的常德府危机,詹辉是无能为力的。
他能做的,也仅仅是靠着自己这张老脸保下全府上下几十口人的性命罢了。
至于李孟贤,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