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
第322章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陶夭夭想的却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如她所愿,全国免费学堂引发的民怨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形成了贫富两个阶级的仇视对立,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到最后连昭阳公司都未能幸免于难,愤怒的平民认为是公主招奴隶股金惹出这场祸事,于是公司便成为了民众发泄仇恨的靶子。
那些好不容易获得尊严免去世代为奴命运的奴隶,如何不气这些高喊废除奴隶股金,要把他们送还主子家的人,因此双方械斗时有发生。
陶夭夭没想到引火烧身,这才跑去探听皇帝的口风,得知他要各地派军镇压,忙忙劝谏:“师父,民为邦本,没了民你统治谁去!”
“那真要同意刁民诉求废除奴隶股金?解除以股金入仕官员职位?废除奴隶制度?”赵玉瑾焦头烂额。
这一阵子,这些刁民已经让赵玉瑾忍无可忍了,本来只是学子闹事,不知怎么的就变成现在这样混乱无法收拾的局面。
他的烦恼也是所有上层阶级的烦恼,老百姓居然有组织有预谋地不挣钱了,但凡为皇宫及各达官贵人府中提供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的人都罢了工,搞得有钱人三餐都不如曾经滋润,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而快宝公司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接单,宣布接总部通知,暂时休业,这就让人想“网购”也没了办法。
因这,昭阳公司很多企业停产歇业,导致那些奴隶股金没了分红,使那些上层阶级收入大幅度缩水,心疼得这些人觉都睡不安稳。
更令赵玉瑾愤怒的是,这些闹事平民仿佛有组织有预谋,就是和官府对上也不怕,号称合法请愿表达述求,称不再对皇宫及各高门大户提供服务不违法,现而今家家有余粮也饿不死,谁怕谁!
没有了百姓提供服务的生活,上层阶级第一次体会到了日子难熬,他们又不是只凭粮食就能活下去的,于是他们派出打人家丁出门去乡下强买瓜果蔬菜活禽,可村民硬是同仇敌忾拿着家伙什拼命,常常让这些人无功而返。
就连昭阳旗下的黄洋村瓜果蔬菜基地也不对外营业,东西都烂在地里也不在乎,村长的解释是他们不敢得罪十里八乡农民。
赵玉瑾对陶夭夭从未怀疑,根本不知道她在此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毕竟她的昭阳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也成为了群众打击的靶子,损失惨重,全靠他国的生意收入吊着命。
但陶夭夭其实在此事件中确实是出了力的,莫言那群学子撇去不谈,就是举国百姓的愤怒也是她挑起的,她在其中通常只轻轻动点手脚。
例如托梦告诉老百姓只要坚持半年不上街卖农产品,朝廷就可能废除奴隶股金和奴隶制度。
例如通知全境快宝停止接单,工厂歇业。
例如让黄洋村蔬菜瓜果基地不再上市。
她此时假惺惺关怀皇帝:”师父啊,你出兵镇压百姓师出无名,人家只不过是请愿废除这废除那,但你可以不答应啊。你看,现在他们也并未冲击官府了,也不再去昭阳公司械斗,他们只是不和人做买卖而已,你凭什么抓人?再说,百姓总多过贵人,你确信牢房关得了这么多人?若真的激怒了全国百姓发起疯来,你杀得完吗?”
赵玉瑾一个头两个大,看救命稻草般看着她:“夭夭,你不是神仙吗?你一定有办法,你得帮帮师父。”
陶夭夭满脸和软,一叠声答应:“帮,帮,我一定帮师父,我这就传讯让基地供给皇宫所需。”
赵玉瑾道:“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我皇家园林虽供给不足,也一时半会断不了炊。”
“那你怕什么,由着老百姓闹呗。”陶夭夭满不在乎的笑,”他们越闹,你越有借口废除奴隶制度。”
“我也没那么想废除奴隶制度啊。”
“可是我想啊。”
“你那昭阳公司不挣钱啦?”赵玉瑾点她的七寸,这人公司歇业,还养着那么奴隶,她总该心疼。
随之陶夭夭叹口气:“那有什么办法,做大事总要有所牺牲。要不,师父上朝时和大臣门商量下,看三年之后全部废除奴隶制度可行否,就说到时还拥有奴隶的以非法买卖人口罪论处。”
“为何要三年之后?赵玉瑾发问,“我不是可以借口这次民乱现在废除奴隶制度?再说这也是你的心愿。”
陶夭夭道:“我想这三年趁势吸收奴隶股金,这样那些士族和皇亲国戚也要好想些,能多挣些银子,不至于给你施压,或者反了你。再说渐进式能让人家有个心里准备,到时不至于过激反应。”
赵玉瑾心里明白,世家大族和皇亲国戚是蓄奴最多的阶层,废除奴隶制度必然触及他们的心肝,延期三年执行的废除,说到底还是废除,无论如何都得开罪他们。
三年心里准备,人家怕是准备的造反。
请...您....收藏6...9...书....吧....!
他苦哈哈地说:“奴隶股金利益一代即止,谁不会算这笔账,况且民怨如此沸腾,他们怕也不敢再让奴隶充股金了。”
丰泰公公匆匆而来,看了眼陶夭夭,不避讳地汇报:“陛下,有大群人员在宫外敲那登闻鼓,领头者正是那被通缉海捕的莫言。”
陶夭夭瞳仁一亮,莫公子竟然还敢来,看来是个人物啊。
赵玉瑾一听这消息,气不打一处来:“就是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搅合起了这场民乱,夭夭,你好心给他们办学堂免费读书,他们却这样报答你!”
他拧着眉毛吩咐丰泰:“把那领头的下狱,其他遣散回籍,再要混闹,集体下狱!”
“慢着!”陶夭夭喊住丰泰,对赵玉瑾道:“此时不要再激怒老百姓了,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罢了,请进来听他们说说话,安抚一下送回去得了。”
赵玉瑾正在气头上,哪里肯听她的。
皇宫内匆匆走出一群侍卫,其中一人问道:“谁是莫言?”
一群学子互相对视,不说话,莫言越众而出:“在下是莫言。”
几个侍卫一拥而上扭住了他的胳膊,为首的一人道:“莫公子的通缉文书大街小巷都是,我要是你一定躲得远远的,你还巴巴的送上门来,真是不可理喻。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