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给小夫子们的礼物
三日后正午——桃垌学塾
“先生,这是我最喜欢的小猫!”李芷晴将一只刚睁眼的白色小猫高高举起。
“先生,这是先生为我们做的书箱,我觉得很有意义!”八岁大的刘文远把背着的小书箱一把放在木桌上。
“先生!先生!还有我的……”
“好好好,一个一个来说。”佝偻老者捏着胡子和蔼可亲地笑着。突然一声孩童的尖叫……
“哈!老头,我来了!”顾屿不知从何处蹦进来,之后扭捏地凑到人群最后面。
待老者将众人稀奇古怪的物品收拾到一处后,顾屿悄悄跟在林渊的屁股后面,背着小手,任凭鼻涕流到嘴唇。
“怎么了,小屿?”林渊微笑着背过身,看着眼前这流着鼻涕泡的小孩。
顾屿一把拉过林渊,凑到佝偻着的老人耳边,“我找了一圈,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来学塾的路上看见这梧桐叶子很好看,我挺喜欢的……”说到这儿顾屿吸了吸鼻子,“老头,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嘲笑我家穷,不然你也不会收我做学生了,我问我娘要她头上那做嫁妆的木钗子,差点把我揍了一顿,还好我跑得快……”
林渊听闻大笑,自然不会理会小孩子那喋喋不休的胡言乱语,摸了摸顾屿的头,从手中接过那片完整翠绿的梧桐叶。
身后,“猫猫!别跑!”小白猫从桌上跳下,引得一群孩子嬉闹开来。
“彦安,你做什么呢?”孩子中最年长的刘熙没有参与孩子们的吵闹,走到与他年纪相仿的林彦安身后,只见林彦安拿着一根带着无数条纹的竹毛笔颤颤巍巍地在纸上描着“礼”字的最后一个笔画。
“爷爷叫我练字。”林彦安转头露出微笑,然后继续在纸上继续下一个“礼”字。
“你抖什么?”刘熙看着林彦安的行为哭笑不得,“咋了你手被村口的大黄狗咬了?”
“去你的。”林彦安笑着瞥了一眼刘熙,起身将笔收入袖袋。
“哎,你不洗墨就往兜里揣啊?”刘熙一脸震惊。
“没墨啊!”林彦安坏笑道。
“给我看看你那笔!”刘熙咬牙切齿。
“不给。”
……
中土神州——春城以北
“过了仙江渡口,就到扬州道了。”老人的脸色略显苍白,向青年作揖。
“宋老,辛苦了。”青年还礼,“林将军,各地勤王的兵马有消息吗?”青年转身向一旁换了便装的武夫问道。
“中土神州以北三州已经陷落,部分散修和官府兵马还在抵抗,仙江以北除了神州以外,凉州和徐州各自州府被围,勤王兵马还在沿路与北蛮交战。”姓林的武夫顿了顿,“仙江以南三州,已经应各州府要求沿江设防,只是……”
“只是诸子百家之中,都派出修士协助官府疏散民众,儒家三座书院被攻破,其他的仙府目前没有了联系,且目前还未有儒道释三家的圣人出面言语。”
青年点点头,“我知道了。”说到这里青年一副咬牙切齿。
“走吧。”一行三人往渡口而去。
桃垌学塾——
林渊用手指在小白猫的额头上轻轻比划了几下,好似一道浅浅的金光一闪而过,“好了,诸位珍爱的小宝贝先生已经看过了,都是很有意义的物什。”
“下面,继续背书!”林渊拍了拍手,一副得意洋洋。
“哎哟!”孩子们垂头丧气回到各自的小木桌,就连一向调皮的顾屿今天也非常配合。
刘熙凑到邻桌的林彦安耳边,“先生今天有点怪啊?”
“嗯!”林彦安继续摆弄着他手里那支竹笔。
“喂!你做孙子的你就没发现?”刘熙一脸嫌弃。
“发现了啊,那我能怎样?”林彦安坐直了身子,抓起书就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刘熙:“嗯?”“啪!”只见林渊站在刘熙的身后用竹尺在他头上狠狠敲了一下。刘熙“哎哟”一声赶紧抓起书装模作样。
“今天是先生与你们的最后一课了,望各位小夫子们珍重学习的时间。”林渊走到孩子们的前面。
“为什么?”顾屿最先跳了起来。
林彦安也一下从走神中把目光转回到自己爷爷身上。
“出乡求学!”林渊微笑抚摸抚摸自己的长须,“天下之大,必有我师焉!先生也要去寻找学问了。”
李芷晴举起小手,“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比先生更有学问的人吗?”
“自然,学海无涯,又怎会没有先生的老师呢?”
……
夜色宁静。
“爷爷,你走了我怎么办?”烛火中闪烁着林彦安湿润的眼眶。
林渊侧卧在榻上,微笑道:“彦安啊,爷爷要去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要记得每天读书,还有用那竹笔练字。”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林彦安摩挲着手里的竹笔。
“会见到的,时间很紧,不用送爷爷。”林渊用竹杖挑起包袱,转头看了眼陪伴了十五年的孩子,最后留在林彦安眼里的,是爷爷亲切的微笑。
中土神州——
“杀!”一支数百人的勤王义军朝着十万之众的北蛮大军做最后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