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临危不乱(1)
盛昌帝命令一下,工部、钦天监及几个相关部门便忙碌了起来,投入新火炮的研造</p>
在这期间,荣焕臣被留在了京师督造,天津卫暂时交由李同知及石森暂代</p>
由于荣焕臣所知改良方案的由来是顾巧,顾巧又是由西方外邦的图书所得,放眼整个天朝,可能也只有顾巧一个能将西方外邦的语言文字用得像母语,所以他便把顾巧也带上了</p>
在改善铁制炮管的部分,顾巧其实对冶铁一窍不通,所以通译时遇到颇多困难,这次她直接被带到工部的军器局中与匠人们讨论</p>
那些匠人原本还瞧不起她这个小娘子,但她照本宣科说得头头是道,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和他们商讨出正确的用词及做法,外邦的冶炼手法的确给了他们极大的启发,一时之间军器局内冶铁的热情沸腾,远在蓟州官营最大的遵化冶铁厂都派了专人前来交流学习</p>
象限仪更不用说了,这原就是西方外邦用来定位星座的仪器,其实在天朝已经有了类似的浑天仪,但只限于地平圈的观测,前朝将浑天仪加上了经圈,多了经度的概念</p>
这个象限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纬度概念,以距离天顶高度综合浑天仪的观测画出来的天体图相当立体,简直轰动整个钦天监,顾巧的名声也在钦天监中传开</p>
不过毕竟这东西是要应用在火炮上的,既然知道了制造的原理与技巧,工部很快便着匠人做出了几个适合安置在火炮上的小型象限仪,由荣焕臣带回天津卫安置,择日试验</p>
选了一个钦天监所算风和日丽的日子,荣焕臣亲自带领麾下水师试肘,众船由大沽口出海,不仅如此,他还让顾巧一同观看,让她戴着帷帽立在了他身旁</p>
顾巧还是第一次见到水师营雄壮的船队,整齐的排列在岸边,这些都是经荣焕臣重新编队训练后的成果</p>
见她看得目不转睛,荣焕臣心中自是有些得意,在上船前向她介绍起来</p>
“船侧以轮击水的叫车轮舸,比一般划船的战船快些;还有较小型的叫苍山船,此战船亦配有火炮,作战时较为机动;等会儿主要负责试射的叫海沧船,上面新制的佛郎机炮就安了四门;而我们会在这艘最大的福船上观看试射的结果……”</p>
夫妻俩身后站着的是李同知与石森,原本就心不甘情不愿来参与试射的石森从头到尾脸色都相当难看,如今不经意听到了荣焕臣与顾巧的对话,他也顾不得自己是偷听,直接就朝着荣焕臣发难了——</p>
“荣将军,本来我还敬你是指挥使,又有陛下撑腰,只能眼睁睁看你在水师营胡来,装一些没用的东西现在你居然还想带个女人上船,让整个水师营陪你娱乐美人吗?”“石森,你说话注意点,这并不是什么娱乐美人!顾巧是我的妻子,与我是一体的,不是你随便可以出言轻侮的!”荣焕臣直接板起脸,毫不相让</p>
要说石森找麻烦也行,但他更多的是迂腐守旧,是真见不得女人上船“水师出航是多么隆重之事,你让女人上船分明就是昏庸之举,这回试射,你若要带这女人上船,那我便遣回我辖下战队,恕我不奉陪你烽火戏诸侯!”</p>
荣焕臣厉声反驳,“新火炮及象限仪的研究,我的妻子全程参与,也是有她的通译才能做出成品来她是最懂的人,她的出席经过了陛下许可,况且若不让她亲眼看到试射,如何改进其中问题?你不让她上船,那就是找碴了”</p>
“哼!我不与你诡辩,总之今天有她就没有我!”石森这是摆明与荣焕臣杠上了</p>
荣焕臣连看都懒得再看他一眼,回头与身后其他官员兵将说道:“上船!”说完,他牵起顾巧的手,直接上了福船</p>
他身后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也默默地跟着上船,只有几个直属于石森的下属挣扎了半晌后站在原地,没有跟上</p>
“荣焕臣,你会后悔的!”石森怒火中烧到连尊称都忘了,带着他的人直接离了港口</p>
顾巧从头到尾被批评得莫名其妙,一脸茫然地擡头看向荣焕臣,低声问道:“那黑炭头是谁啊?说那话是什么意思?”</p>
“他便是我和你说过的石同知石森,看我很不顺眼那个”荣焕臣摇头“你算是受我所累,只要是和我牵上关系,他是一概反对的”</p>
“可他是你的副手吧?可以这么没有礼貌?”顾巧没看到便罢,今天这个人可是在她面前直接杠上荣焕臣,她心里就是不舒服</p>
“可能他旗下的水师营平常给他吃的都是火药吧”荣焕臣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模样</p>
顾巧朝石森离去的方向皱了皱鼻子,很是认同地点头“也是,我听他说话就像炮仗,简直乱炸一通”</p>
“岂不是像炮仗,我也没怎么回慰他,只是陈述事实,那家伙就像改良前的炮管,还没机会发炮就自己炸裂了”荣焕臣说得一脸正经“而且他那门火炮还没装象限仪,打的都不准,迟早打到自己身上,所以也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与他计较”</p>
这番浑话让顾巧原本还绷着的小脸噗嗤一笑,荣焕臣见哄笑她了,也不想再提石森之事这是他该解决的,被他所累已是不该,若还得让她烦恼,那他这丈夫也做得太窝囊了</p>
对石森的忍让只是一时之计,荣焕臣目光望向海沧船上几门崭新的火炮,一切就看今日试射成果如何,或许很快就能给石森一个教训了……</p>
新火炮的试射自然是相当成功的,在装设象限仪后,几乎每发火炮都能击中想击中的地方,不说百发百中,但准确度大大提升,火炮也因炮管的改良使成本降低许多,等于能使用的次数更多、频率更高,无疑让水师的战力加强不少,当天参与的兵将们无不欢欣鼓舞</p>
在成功试射了之后,钦天监与工部再加上一个国子监,三个部门飞快计算出了不同口径的火炮搭配象限仪发射时距离与高度的数据,荣焕臣领导的水师也针对此开始了新型战法的训练,就在天津卫水师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朝鲜果然派人来求援了</p>
这一场入侵朝鲜的战役倭寇出动了海船七百余艘,趁着深夜由对马岛度海,于朝鲜南端庆尚道的釜山登陆,然后大军直捣黄龙,兵分四路,一路攻陷了全罗道、忠清道,一直打到京畿道,占领了朝鲜的王京,因为两方兵力悬殊,这一场战役几乎只花了一个多月</p>
朝鲜的君王出逃,遣使前往天朝求援,恰好天津水师的火炮改良完成,正是士气高张之时,于是盛昌帝派遣了将领,率五千兵由陆路前往朝鲜王京救援,荣焕臣则率领石森及天津卫水师于海路攻击倭寇的军舰</p>
陆路一方的战役十分惨烈,天朝的五千兵将加上朝鲜本身的军民与倭寇死战,最终将倭寇逼回了南方沿海</p>
荣焕臣一得到倭寇撤退的消息,立刻让水师营备战,出动了舰艇五百艘,水师三千余人,分为三军,由他率领中军,石森率领左军,李同知率领右军,浩浩荡荡驶向了朝鲜南部,由光阳湾入,中军及右军登上了猫岛,左军登上大仁岛为根据地</p>
待巡弋的前哨船只信号烟火于夜空中燃起,荣焕臣率领的水师齐出,迎战退兵的倭寇,力求务必全歼来敌</p>
由于这一手打得倭寇措手不及,深夜匆促接战,视线不清,又遇上了火力强大的天朝水师,火炮几乎弹无虚发,只要出手必能击中一艘倭寇敌舰</p>
荣焕臣水战经验丰富,总能适时调动船只围剿、控制火力攻击,中军与右军这里的战争毫无悬念,在天色将明之时成功歼灭了倭寇的舰队</p>
在欢欣的气氛之中,李同知由跳板跳上了荣焕臣的福船,一见面便长揖到地,满脸钦佩地道:“将军,下官真的服了,这一场仗打得真他妈痛快!”</p>
但荣焕臣却没有高兴的表情,反而神色有些凝重“战事尚未结束,石同知那里不知怎么样了?”</p>
李同知迟疑道:“船上安装的都是新式火器,就算石同知调兵遣将不如将军您,趁着夜色躲在一旁看准了开炮,也总能催毁大半敌军的舰队吧?”</p>
荣焕臣却是摇了摇头,心中总觉不安“倭寇由朝鲜的顺天退至曳桥,欲经光阳湾向南撤退,必会经过猫岛、大仁岛之间海峡,我们埋伏的猫岛在南,算是迎战了大部分倭寇的战力,石同知由北面的大仁岛出战,接触的是小股人马,总该比我们早结束战事,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左军的战报传来?”</p>
李同知闻言,心顿时凉了一半“这……”</p>
就在两人商议之时,远远的洋面突然响起一阵鹰唳之声,然后就看半明半暗的天际闪过了一丝火光,荣焕臣与李同知的脸色同时大变</p>
这是左军的求救信号!</p>
荣焕臣当机立断地道:“所有中军随我救援,李同知率右军继续打扫战场!”</p>
在福船打出旗号后,训练有素的中军便迅速集结,李同知也跳回了自己的船上,忧心忡忡地看着荣焕臣领着中军远航而去</p>
而在左军这头,石森已经负伤,却仍坚持着与倭寇的将领进行肉搏战他乘的福船船尾已被轰掉一半,其余舰艇也有半数损坏,甚至沉船</p>
也算他运气不好,虽然遭遇的只是小股倭寇军队,但这队人马却是倭寇的水军主将所带领用来断后的若是石森聪明,应该保留实力放他们离去,然后再衔尾追去,且打且放,直至与中军及右军会合,刚好包抄所有倭寇</p>
但他忘了穷寇莫追的道理,一心想建功压过荣焕臣,结果遇到了敌军的顽强抵抗这也就罢了,当初船上换装新式火炮时他一直嗤之以鼻,让自己麾下的水师依旧以旧的方法训练,所以船上的象限仪没有几个人会用,仍在凭感觉发射火炮,遇上准头更好的倭寇主将,这便吃了大亏</p>
他率领的一百舰艇损坏四十,被打沉十数艘,最惨的是倭寇主将善于夜战,反正都穷途末路了,居然豁出去让倭寇乘小艇模上了左军的船只,杀了好几个人,石森更是率先受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