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伯一家的打算(1) - 红妆小译官 - 风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红妆小译官 >

第二章大伯一家的打算(1)

与荣焕臣间的情感,顾巧懵懵懂懂的,昨夜他来了那么一下,她便一夜好眠到天明</p>

打开窗户,吸了口凉气,鼻腔里满是大雨过后清新的味道,顾巧瞬间清醒,精神大振</p>

很快将自己梳洗好,熟练地绢了单螺髻,穿上最能凸显少女娇女敕气息的粉色短袄襦裙,一脸朝气地来到了厅里</p>

此时刘念芙已经将早膳备妥,一篮烧饼,一碟花婶给的腌疙瘩,凉拌蛰头,炒鸡蛋,鲅鱼丸子汤,唯独顾原多了一碗茶汤</p>

鲁人喝的茶汤可不是江南那种水冲茶叶的茶汤,而是将小米磨粉炒熟,加入芝麻、花生、核桃等坚果,洒上点糖,再用滚水冲开,便是一碗暖呼呼米香四溢的茶汤,据说喝了对脑袋好,所以小书生才占了点便宜</p>

顾巧入座后,总觉得身旁传来的甜香很吸引人,便虎视眈眈看着顾原的茶汤</p>

顾原被她看得头皮发麻,索性把碗朝姐姐一推,“给你吧!女生爱喝甜的……”</p>

讵料顾巧还来不及高兴,刘念芙已经伸手在儿女头上各敲了一下,把茶汤推回儿子面前“你就宠你姊吧,旬假完要考试的是你又不是她!都宠得娇了,一个石头哥哥还不够,又来个傻弟弟!”</p>

不过刘念芙口中叨念归叨念,还是替女儿也冲了一碗,只见顾巧姐弟偷偷交换了个眼神,双双窃笑地喝起了茶汤</p>

一家子热热闹闹将早膳用毕,顾巧收拾桌面,刘念芙替儿子准备回学堂的东西,顾安邦则是觑空看看账本,他做的是批售杂货的生意,也就是替本地的渔货干货找到买家,大批售出赚取价差,因他有人脉,做生意实在,多年来信誉不坠,大家都愿意把家里的出产交给他</p>

此时大门外突然走进一家子人,原本顾家内的欢欣笑语也因为这一家人子突然变得戛然无声</p>

来人是一对夫妻带着一名少女,那男人与顾安邦生得有几分相似,正是他的亲大哥顾定国,顾巧姐弟要唤大伯的;而顾定国夫妻带来的那名少女名叫顾珍,比顾巧大一岁,是他们的女儿</p>

两家人算是血缘上的至亲,但情感却是泛泛,没事几乎不会往来顾定国一家向来自私,当年兄弟俩分家,顾定国身为长子,分得大部分家产,因为父母的偏颇,顾安邦比起净身出家也没好到哪里去</p>

之后顾安邦看准了海口村特产的利益,自己靠着中介批售商品发家,白手起家赚得了土地房舍,养活一家四口</p>

此时顾定国却撂挑子了,表示弟弟的生活比较好过,就将老父母扔给了顾安邦,自己不管不顾,等到老人家过世了,连个棺材钱都推谈,从那时起,顾安邦便对自己这个凉薄的兄长心寒了</p>

他们的女儿顾珍其实生得也算有几分姿色,只是一遇到清丽娇美、气质出众的顾巧,瞬间被比成渣承袭了父母尖诮自私的性格,顾珍自是看顾巧百般不顺眼,一找到机会就想欺负她</p>

这样子的一家人,当然不受欢迎,但顾定国没有自觉,反而带着妻女自在的在厅中落坐,还大言不惭地嚷道:“天气这么冷,怎么不快点上热茶呢?小弟,你就是不会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p>

“大哥来有什么事”顾安邦僵硬地打断他,不想听他批评自己的家人</p>

“当然是好事才会来”顾定国笑了起来“我替你们家找财路来了”</p>

顾安邦不语,在旁听着的刘念芙及顾巧顾原也不语,就没有人相信顾定国的话</p>

顾定国见他们一家不以为然的样子就来气,脸色也微微沉了下来“不相信?不相信就先听听看,可别说我这个做兄长的没关照你们家”</p>

碍于是长辈,顾巧毕竟还是上了热茶,顾定国神情才缓和一些,轻啜口茶摆足了姿态后才道:“镇上的马家你们可听过?”</p>

“老家在滨州城的马家?”顾安邦足迹踏遍鲁省,岂会不知?</p>

海口村还有顾原学堂所在的镇子都属于滨州的范围,能在滨州落户的富户那绝对是大户,其中马家就算称不上佼佼者,也算小有名气,而镇上的马家就是滨州马家直系的分支,关系算是很近的</p>

“就是那个马家”顾定国表情得意洋洋,彷佛自己就是马家人似的“镇上的马家在招婢女,月俸可是有二两银子,平时只要伺候贵人就好,其他粗重的工作也不用做,我瞧着很适合你家顾巧,就赶忙来跟你说了”</p>

顾安邦眯起眼“如果这么好,你家顾珍怎么不去?”</p>

“我才不……”居然说到自己头上来,顾珍瞪大眼就要反驳,立即被母亲张玉珠在后腰捏了一把,只得及时住口,面色讪讪</p>

顾定国暗瞪了一眼顾珍,才又神色自若地道:“人家马员外喜欢的必须识文断字且气质出众的,咱家顾珍斗大的字也才懂那几个,怎么比得上你家顾巧?而且顾巧不是跟那啥史密斯学说外邦话,还替他通译了几本书在镇上书铺子卖?就这条件,马员外就肯定要了!”</p>

“马员外还管招婢女那么小的事?”顾安邦依旧抛不开疑心,“你说服侍贵人究竟是服侍谁?这婢女该不会是卖身签死契的吧?”</p>

“当然是服侍马……马夫人啊!只要在马夫人前前后后招呼着就行,有钱人爱面子,婢女自然要挑颜色好的,那马夫人见的都是大人物,顾巧也可以跟着长长见识,免得在这小渔村里养得小鼻子小眼睛”</p>

“而且我跟你保证不是卖身,不用签死契,还可以跟马家的小姐一起学些琴棋书画什么的!”顾定国说的可都是大实话,只是这大实话打了点模糊仗罢了,所以他相当坦然</p>

“是啊是啊,我们一知道这个消息,马上就来告诉你们了,我认识马家的家仆,你们把顾巧交给我,我一定替她安排得妥妥当当,保证她入门……当婢女不受欺负”张玉珠也附和了起来</p>

其实顾安邦是不愿顾巧去做这种服侍人的事,但顾定国说到可以长见识,还可以学习正规的琴棋书画,这几点有些打动了他</p>

他不想限制了儿女的眼界,所以让顾原上学堂,甚至不反对女儿去和个外邦人学习外邦的学识及语言可是相对的,若按大家闺秀的标准来看,顾巧除了写字还可以,琴棋画是一窍不通,若能在大户人家里好好学学,也是好的</p>

顾安邦沉吟了一下“这太突然了,你得让我考虑考虑”</p>

“那好,过几天镇上大集,我们都要去赶集,等赶集之后我再来寻你”顾定国自己一个人愉快的敲定了,便带着妻女大摇大摆的离开</p>

不同于顾安邦陷入挣扎,和刘念芙认真讨论了起来,顾巧对顾定国一家可是一点信心也没有,父母没看到那顾珍离开之前还嚣张的瞪了她一眼,她总觉得那一眼恶意满满</p>

一旁顾原清俊的小脸蛋也是听得一阵扭曲,顾巧见状心头一动,拉着他迳自往门外去“等会儿石头哥要骑马带你回镇上吧?我和你一起去门口等他,这事非得拜托他不可……”</p>

马家招婢女的事,顾巧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在荣焕臣带顾原回镇上时,提了一嘴这事,请他帮忙查一查</p>

荣焕臣通常去镇上镖局都是一旬会回村个两、三日,通常他会刻意安排与顾原旬休同时间,顺便将小书生从镇上提溜回村,免得顾原还得走上大半天的路</p>

不过顾巧可等不了那么久,顾定国在大集过后就要来了,所以她忍了几天后,终是按捺不住,一大清早就起床做了些糕点,还烂了只鸡,搁在一个食盒里拎着,和父母交代了一句去镇上看弟弟就出了门</p>

离海口村最近的镇子因着离黄河出海口近,又有丰富渔产,所以算得上是一个大镇,镇的东西及南北各有一条笔直的大街,交错为十字街区,当中的交叉口为四隅总路之冲,盖了一座高楼称为大隅首,不仅有防卫的功能,也让百姓能清楚辨明方位</p>

大隅首整个北边就是集市,南街则是顾原所就读的学堂、以及一些大户人家所居,顾定国说的马家也在这一块西边较为龙蛇混杂,荣焕臣的镖局便在此处,至于东边则是濒临滚滚黄河,低洼泥地,穷苦的人家才会住到这一块</p>

顾巧就是自东北边入了镇,走了一个时辰,还要穿过几乎半座镇子她已经很久没走这么长的路,待她来到荣焕臣所在的武威镖局时,双腿几乎都要打颤</p>

不过在唤人前,她还是先整理了一下仪容,拢齐被风吹乱的头发,拍去裙角沾到的些微沙土,然后挺直腰肢</p>

镖局里的人看到门口莫名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都是一阵茫然,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上前献殷勤</p>

几乎在厅里的几个镖师,不管是老单身汉还是半大少年,一下子全围到了门口,其中一个比较能言善道的瘦小青年,搓着手极力摆出一个他觉得最和善最好看的微笑</p>

“姑娘来这里,可是要托镖?”</p>

即使他们每个都咧开笑脸,但这么一大群围上来,顾巧还是有些吓一跳幸而她最亲近的荣焕臣是个大块头,而且比他们都高大,所以习惯了那样的威势,眼前这群镖师即使个个威武,也只让她迟疑那么一下</p>

“我不是要托镖,我是想找荣焕臣”</p>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