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鏖战西班牙(三)
第395章鏖战西班牙(三)
中场休息这个环节,也许是所有队员印象里最难忘的一次。
没有激情慷慨的演说,没有巧夺天工的战术布置,这15分钟,太安静了。
每一个人都在沉默着,仿佛领先五分的不是他们,反而是西班牙大比分领先着。
主力在沉重的呼吸喘气,大口的喝水擦汗,教练组在逐一寻找某人沟通上半场的问题,没人讲战术,安迪一直看着战术板,长时间无语。
在几年后的采访,陆续有几个当时在队的球员透露过那个中场自己的感受。
赵睿:我记得很清楚,没人愿意说话,我自己也不想,大家都看着陈王,而陈王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做理疗。
房间除了喘息声就是咳嗽声,教练也不说话。
记者:为什么没人说话?
赵睿:战术赛前就交代清楚了,现在就是拼能力,拼决心的时候。
记者:也就是这个中场就是单纯的休息喘气?
赵睿:对,没有别的了。
记者:事后你怎么想?
赵睿:脑子很懵,我相信大家就一个念头,拼到最后,其他都不去考虑。
这个过程事后回忆,就觉得又快又慢。
记者:怎么理解这里的快和慢。
赵睿:快是在比赛打完后,一回想就是眨眼的事,慢是心理上,每一秒都是煎熬。
——
记者:易,你对那次对决西班牙,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易:中场休息吧。
记者:这个中场我们做出了什么决策性的调整吗?
易:没有,还是一贯的战术策略安排。
记者: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易:没有发生任何事,但我印象很深刻的。
易:起初我以为教练会说,后来发现没有,然后我希望陈王站出来,也没有,我当时有些彷徨,可忽然我意识到,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意义,既然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去赢西班牙,那就没必要再多言。
易: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教练,陈王都不说话的原因。
——
记者:你最骄傲那一场是打西班牙吗?
沈梓杰:对,我觉得我从这一场,找到了自信。
记者:是因为下半场那两次关键封盖?
沈梓杰:是的,还有那个空切灌篮。
记者:为什么会在下半场爆发?
沈梓杰:感觉来了吧,其实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其实很茫然。
沈梓杰:那天中场太沉默了,作为年轻的球员我也不敢说话,然后我就观察大佬的表情,这才明白为什么。
记者:明白了什么?
沈梓杰:必须赢,死都要赢!陈王一直闭着眼睛在那,可我就觉得他杀气腾腾,易哥的眼睛就死死的盯着战术板,一眼都不眨。李凯尔一直在揉腿,活动手腕。
教练就叉腰站在那,一动不动。
所有人都好像迫不及待希望下半场快点来,于是我忽然就明白,我要跟上队伍,和大伙一起拼下比赛来。
后来于嘉做过一次总结:中国男篮在这个中场,用沉默的方式,鼓舞和激发了全队拼下比赛的斗志,这是竞技历史上最奇特的中场,无声胜有声最具象的演绎。
解说席上,于嘉和苏群聊天,他在问:“苏老师,下半场如果西班牙还这么稳,我们是不是就很难了。”
苏群:“对,现在是我们攻,西班牙守,一而再三而竭。”
“陈王带着中国队去冲击,如果攻不下来,就要被西班牙一波流反击带走。”
“最怕就是第四节,西班牙反超比分,如果中国没咬住,这比赛就交代了。”
于嘉沉重的点了头,苏群在局势阅读见解是深刻的,从上半场来看,陈王在用他惯用的手段,希望通过更多的得分,击溃西班牙的心理防线,就像他在nba做的那样。
可是国际赛场上,国家队的意志是最捉摸不定的,即便是弱队,也不会轻言放弃,更不用说是西班牙这种欧陆足篮豪门。
身上的荣耀不容许他们后退,这就是比拼意志的时刻。
而上半场西班牙的表现也证明他们,有足够实力和意志,来面对主场优势的中国队,即便是陈王,那又如何。
想想西班牙打梦之队,他们的对手哪一个不是超巨。
从他们的专业角度,于嘉苏群是最清楚战胜的难度有多大。
贵宾席上,姚离开了领导,来到了昔日战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