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孤军奋战(十八)
第462章孤军奋战(十八)
经过跋涉的行军,杨绍辉带领十万兵马终于抵达了边界,再次来到这里,杨绍辉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同为大将军的范落尘见到杨绍辉后,行大礼说道:“末将参见大将军”在范落尘的心里,杨绍辉永远都是他的大将军
杨绍辉急忙上前搀扶说道:“范将军快快免礼,你才是真正的大将军,我应该听从你的才是”杨绍辉现在是护国大将军。而范落尘是镇国大将军,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可以说范落尘的称号高于杨绍辉的
范落尘感到很不好意思地说道:“杨将军,你我之间何必在乎这些呢?眼下最重要的是决策出最好的决策”
杨绍辉说道:“你快把这几日的战况详细讲出来”
范落尘回答道:“仙落国的大将军陈文昊亲自带兵,因为他打仗很善于直攻,弄得我军难以应对,说实话,是末将不是他的对手,现在大将军你来了,这下终于可以替末将报一箭之仇了”
杨绍辉问道:“利州是否已经全部沦陷”?利州是大顺朝与仙落国接壤的第二个州府,无奈在仙落国军队强攻之下,被彻底占据了,这也是范落尘的一个极大的耻辱
范落尘低着头回答道:“是,末将无能,才会让利州失守的,还望大将军惩罚”范落尘现在的称号虽然高于杨绍辉,可是毕竟当了杨绍辉那么多年的手下,一时半会儿还改不过来
杨绍辉说道:“什么惩罚不惩罚的,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眼下重中之重的是,尽快收复利州,把敌军大腿到边界之外”
范落尘问道:“大将军,这一仗您准备怎么打?末将几次与敌国将军陈文昊对战,几次都败下阵来”
杨绍辉倒是很轻松地回答道:“当然是正面交锋,对付陈文昊我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还没有到十年,我就要与他重新一决高下了,不过这一次我绝对不允许他耍任何小聪明的”杨绍辉之所以会放弃与文昊之间的兄弟友谊之情,只因为他带兵侵犯了大顺,让大顺的无辜百姓痛失亲人,这一点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
“要不要下战书”?范落尘问道,其实范落尘的心里是主张突袭的
“当然要下,我大顺泱泱大国岂能做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我倒很想让他们知道,我杨绍辉从新回到战场,势必要赢得这场战争的”杨绍辉态度凛然地说道
在“烟雨堂”里
紫嫣坐在镜子前,亲自为自己化妆容,看着自己的容颜,她不禁感叹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是不是老了,现在却需要这些胭脂水粉才能找回一些些许的自信,现在用了这些看上去没有什么差别,若是在过几年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了”紫嫣此刻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色衰而爱弛”!
正当紫嫣在对镜子满面愁容的时候,却听到外面有人请示的话:“娘娘,宁妃娘娘过来了,可否让她进去呢”?
紫嫣立刻放下手中的胭脂回答道:“快请宁妃妹妹进来”说着自己起身亲自到门口迎接
宁妃则是火急火燎地走了进来,一进门连礼数都忘了,直接对紫嫣开口问道:“云皇贵妃娘娘,臣妾有事情想要问你”?
紫嫣笑着说道:“看把你急的,有话就不能慢慢说吗”?
宁妃看了看身边的人,没有说话
紫嫣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对左右的人说道:“你们都先退下,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进来”
“是,奴婢遵命”宫女们都施礼退下去了
紫嫣示意宁妃坐下了,关切地问道:“宁妃妹妹这么急过来,到底所为何事啊”?
宁妃开门见山地问道:“娘娘,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紫嫣有些蒙圈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做了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情吗?若是有的话,就讲出来我一定会认错的”
宁妃质问道:“杨绍辉为何会带兵出征”?宁妃知道这和紫嫣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紫嫣回答道:“你难道就想知道这些,实不相瞒是我劝皇上让杨绍辉出征的,只有他才能打败陈文昊”
宁妃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方法,就是让已经离开战场很久杨绍辉回到那个曾经差一点夺走他性命的战场,而且还让他对付的人是陈文昊”?宁妃怎么都不会相信这是紫嫣想到的主意
紫嫣回答道:“是的,陈文昊也是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大顺出了杨绍辉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付了他的人了,你别看杨绍辉已经阔别战场很久,但是他那一身的好武力可是一点都不减当年啊”!紫嫣完全没有意识到宁妃真正的意思
宁妃冷冷一笑说道:“难道你真的忍心看到两个深爱你的男子,在战场上决出生死吗?你真的好狠的心啊”?宁妃是因为这一点替杨绍辉和陈文昊感到不值,因为他们现在恐怕不单单是为了他们的国家而战,更因为是因为一个女子而战,而这个女子就是紫嫣
紫嫣听到宁妃的质问,心里显然是出乎意料的,她强忍住尴尬之情,极力解释回答道:“你怎么能这样想呢?我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都没有想到这些的,宁妃是你想多了,我心里是绝对没有想过的”
“可是,事实就是他们现在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啊!这不是我所想看到的,我不知道为何你居然会忍心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呢”?宁妃说道
紫嫣没有立刻回答宁妃,她心里也在想宁妃所说的话,她自己觉得宁妃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让杨绍辉在从新出征的,刀枪无眼,倘若杨绍辉真有什么闪失的话,最痛心最绝望的还不是自己见紫嫣没有回话,宁妃继续说道:“我知道,在你的心中杨绍辉是很重要的,明明是你最重要的人,为何不让他好好地留在京城里呢?却偏偏让他的性命时刻处在生死边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