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恩科 - 退婚之后,我权倾天下你后悔了? - 哥布林要喝茅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恩科

闹着要自尽的言官,见没人拦他们,反而不想死了,坐在殿上放声大哭。

口里说着向“先帝请罪”,自己没有尽到劝谏皇帝的责任。

皇帝烦不烦胜,扔下一句“朕连自己的兄长都不能时时照拂,这皇帝不做也罢,你们另立一个吧”。

便甩着袖子回内廷了。

第二天果然不再上朝,连御书房也不进,大臣求见一概不见。

还是那句话。

朕这个皇帝当的憋屈,不当了,你们看着办。

要说另立新帝的心思,百官还真有。

问题是另立谁。

皇爷爷昏庸一生,后宫女人争风吃醋互相倾轧他一概不理不问,所以儿子虽多,活下来的却极少,更别说孙子辈了。

够格当皇帝的,除了皇帝就只有杨箐和杨策,另外就是杨箐的儿子。

但,百官正是为了阻止杨箐进京,才惹毛皇帝吵着要退位的,杨箐能不记仇?

真坐上皇位肯定不会放过今日反对之人。

杨策原本满脑子只有女人,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惜被徐清梦退亲后,突然转了性,看着也不好拿捏了。

这两位哪位坐上皇位,都更难对付,还不如让现在的皇帝既然坐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人都想立从龙之功,拥立新帝之前,先要争着你死我活,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

总之,拥立新帝的风险太高,收益却没有保障,还是算了。

既然不能换皇帝,就只能妥协哄着他上朝,杨箐回京的事就这样定下了。

“四哥,我就知道那帮老东西还舍不得将我赶下龙椅,你说我这次是不是很聪明?”

皇帝聪明与否,杨策说不好,只希望杨箐能看到皇帝的真心,不要辜负他。

“四哥,你说给三哥安排个什么差事合适?”

“我想着,户部兵部吏部,这三部最为要紧,总得有我们自己人,让三哥去户部怎么样?”

皇帝翘着脚靠在杨策的矮榻炫耀他“智取”百官,炫耀够了,翻身坐起,沉吟着开口。

不等杨策回话,他先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户问是王阁老的地盘,老东西心眼多得很,三哥进去了,也只能坐冷板凳,起不到什么作用。”

“还是让三哥去吏部吧,吏部尚书林通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不过左侍郎吕品是与庆国公过从甚密,不将林通放在眼里。”

“他们两边斗的越激烈,三哥越容易见缝插针,培植自己的人手。”

杨策已经发现,皇帝识人用人的眼光,绝非常人可比,听他说出这一番话,已经不觉得惊讶了,只是有点好奇。

“陛下为何不将三哥放在兵部?”

“兵者,国之重器,有三哥坐镇兵部,百官闹腾得再凶,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皇帝搂住杨策的肩膀,半个身体挂在他身上。

“四哥可是镇北王,有你带兵,我才不怕有人造反。”

“我决定了,就让三哥去吏部。”

杨策不得不提醒皇帝。

“陛下如今最缺的是人才,不受任何势力拿捏的人才。”

“我建议陛下开一期恩科,为朝堂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皇帝也早有此意,只是恩科的借口还要斟酌,两人商量半天,中午在杨策这里蹭了顿饭才回宫。

隔天便传出丽嫔有孕的消息,这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月份尚浅,还只是一小块血肉。

皇帝很高兴,不但将丽嫔的位分提到了妃位,要不是百官极力阻拦,甚至想大赦天下。

拦着不让他大赦天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开恩科,百官总不能再拦着了,再拦,说不定他又撂挑子不干了。

百官同意了开恩科,散朝后才琢磨出点味来。

很有可能皇帝的目的就是开恩科,大赦天下不过是他的障眼法。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觉得皇帝心计没有那么深,没必要过度解读。

开恩科就开吧,反而新科进士进了朝堂还是要先经过百官的“调理”,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远远地放个外任就是了。

恩科办得很顺利,共选出二百三十五名进士。

这边黄榜刚贴到城门口,那边暗部已经将这二百三十五人的资料全部调查清楚,汇总送到杨策面前。

哪个是受世家资助的,哪个是哪位大人的远亲,哪个又被哪位大人内定为女婿,一清二楚。

杨策将这些资料原封不动送到皇帝面前,皇帝翻阅后气得拍桌子。

“这些人朕还没见过,先经过多少轮筛选,这还是朕的天下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