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权利与荣耀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斯的能力,对于龙墨来说,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他也知道,倘若这次于永发侥幸不死,下次也会死于刺杀……
“来人,通知下去,我需要见一号!”
龙墨知道,一号应该早就等着自己,毕竟于永发的一切罪状,只能经过自己这里,才能说了算。
“老大,那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那边,要不要把他们先撤回来?”
进来的这位龙组成员,看了眼龙墨问道,
“暂时不需要,于永发死了归死了,但是那些地盘,绝对不能松懈!”
“让大一秦放回来,至于其他人,就留在原地待命。”
龙墨皱了皱眉头,手底下人都知道,于永发的死会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人是坚决不能撤退的,这是原则性问题!否则一旦退出去,那么于永发的死,就等于说是替别人做嫁衣……西汉初年,皇宫“裁员”,吕后将一些宫女派遣出宫,赏赐给各地诸侯。
这其中有一个姑娘,名叫窦猗房。
窦姑娘听说自己在出宫名册中,渴望回到家乡赵国,就托关系找到负责此事的宦官,请他帮忙,把她列入去赵国的名单。
宦官一口答应下来,做事却不靠谱,愣是把人家的名字写到去代国的名单上。
名册一公布,窦猗房得知自己无法还乡,一路哭得梨花带雨,无奈地前往代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了代国,才貌出众的窦猗房幸运地得到代王宠爱,为其生下一女二子,上演一出麻雀变凤凰的好戏。
代王刘恒,正是后来的汉文帝。窦姑娘,也就成了窦皇后。
此时,这起偶然事件引发的裂变,才刚刚开始。
窦猗房由宫女一跃成为皇后,其家族备受荣宠,封侯受赏,显赫一时。两汉400年,窦氏家族四起四落,其成败荣辱与大汉王朝相伴相生。
这一切的起源,不过是一个宦官的小小失误。
窦猗房的运气实在逆天,用现在说,可能是上辈子拯救了世界。
她一生历经三朝,享尽荣华,在汉景帝时晋为皇太后,到武帝一朝又荣升为太皇太后,可谓富贵长寿。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朝中大事还得向窦太后请示,他对这位祖母可是苦恼不已。
窦太后是道家黄老之学的忠实粉丝,推崇“无为而治”,对儒学嗤之以鼻,认为儒生不过都是华而不实的骗子。
有一次,汉景帝请儒士辕固生入宫参加“汤武革命”专题研讨会。窦太后听说后,就把辕固生请来,问他如何看待《老子》这本书。
辕固生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不屑地说,《老子》是“家人言”。就是说道家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小家子气。
窦太后一听急了,你怎么能侮辱我的“爱豆”老子?她气得命人把辕固生扔到猪圈里,让他赤手空拳与野猪搏斗,一场学术辩论顿时变成****。
幸亏汉景帝及时赶到,赐辕固生一把兵器,用来刺死野猪,才没让他白白送命。
汉武帝即位,小伙子年轻气盛,一心想推行改革,一展抱负,便任用了一批精通儒学的大臣,儒生赵绾、王臧因此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公卿。
汉武帝又给一些因循守旧的前朝老臣安排提前下岗,任命自己的舅舅田蚡为太尉,魏其侯窦婴为丞相,在平衡新旧两大外戚势力的同时,也请他们协助自己推行新政。
窦婴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也是窦太后的侄子,本应该站在他姑姑那边,可这人偏偏是个耿直boy。
汉景帝在位时,窦太后一直希望他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即她的小儿子梁王刘武,为此经常在大儿子汉景帝面前唠叨。
窦婴就为汉景帝解围,进谏道:“汉朝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皇位父子相传也是我大汉的规矩,怎么能传给兄弟呢?”
窦婴这么一说,老太太肯定不高兴,姑侄俩由此生隙。
汉武帝大刀阔斧闹改革时,窦太后坐不住了。作为一个饭圈奶奶,她当然要守护心中最好的黄老之学。
尤其是在听到赵绾、王臧向汉武帝进言,请他以后不要再向太皇太后报告朝政之事后,窦太后勃然大怒。
晚年的窦太后虽双目失明,但行动迅速,立马与支持黄老学派的朝中大臣、诸侯王串通一气,发动政变,罢免了赵绾、王臧、窦婴、田蚡等尊儒官员,扼杀汉武帝的新政。
之后,赵绾、王臧二人下狱处死。窦婴和田蚡都是关系户,免于一死,只能以侯爵的身份赋闲在家。
此后五年,朝纲大权仍掌握在以窦太后为首的旧势力手中。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摆脱桎梏。
在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下,外戚不过是皇权的衍生物。一旦皇帝夺回权力,威胁皇权的外戚自然危在旦夕。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与窦氏家族逐渐疏远,即便是之前支持过他的窦婴也受到冷落。为打压窦氏,汉武帝任命舅舅田蚡为丞相,扶植新的外戚势力。
原本对窦婴阿谀奉承的小人纷纷转身投靠田蚡,只有当年同样平叛有功的灌夫,不愿巴结新贵,一如往日常来拜访窦婴。
灌夫与窦婴一样为人耿直,因此多次与田蚡结怨。
在元光四年(前131年)田蚡的婚宴上,灌夫的怨气终于彻底爆发,竟然当众斥责对窦婴无礼的宾客,闹得众人不欢而散,还死活不肯向田蚡赔礼道歉。
田蚡当时已贵为丞相,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就向汉武帝上奏,说灌夫在酒席上犯了大不敬之罪,又清算其以往犯下的罪过,直接给判了个死刑。
消息传来,窦婴感到万分愧疚,正是他邀请灌夫与自己同去赴宴,才有今日之祸,便下定决心救出灌夫。
窦婴的妻子忧心忡忡,劝说道:“灌夫得罪的是丞相和王太后一家,如何能救?”
窦婴还是不听劝,说:“侯爵是我用军功换来的,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可惜。但我不能让灌夫一人去死,而我自己独活。”
窦婴瞒着家人偷偷上书,汉武帝就让他与田蚡到王太后那里辩论,让众臣评评理。
这一辩论,倒是把窦婴自己推到火坑里。他为救灌夫,给这位老铁说了不少好话,还当面揭露田蚡骄奢淫逸的过失。
田蚡一边为自己辩解,一边攻击窦婴:“我喜爱的都是声色犬马、田地房舍而已,但魏其侯和灌夫却喜欢召集天下豪杰,暗地里希望天下大乱,好让他们建功立业。我不明白他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