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节目效果爆棚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咫尺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百三十二章节目效果爆棚

舞台上。

王庸先冲着观众们一鞠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新主讲人,王庸。”

哗啦啦!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跟之前张庆之的待遇完全两样。王庸的上位之路可以说是观众们一路见证走过来的,观众们对于王庸有一种天然亲切感,所以鼓起掌来也不遗余力。

何况王庸这人损人相当有一套,说不定做节目也一样出色呢?

观众们眼里都冒出丝丝期待。

导演组则个个神色紧张,更多是担心王庸作为一个新人会怯场,会卡壳,会弄砸了。

谁知道,王庸接下来的话语跟表情都无比自然,就像是在自家一样,丝毫没有一点紧张感。

比上过n多舞台的大明星们还要淡定自如。

“这人好像专门为舞台而生一样,言行举止真的很上镜啊!我这么多年的节目制作经验都挑不出一点瑕疵来。”导演感叹。

导演却是不知道,他这句看似夸奖王庸的话语,却是把王庸的格局说小了。一代特工之王,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如果上个舞台就会怯场,那未免太侮辱“龙麟”这两个字了。

“就是不知道他要讲什么,说实话没有稿子,真的有点担心他。”制片人插话道。

倒是韩粒在旁边一直没走,为王庸说了一句话:“相信我,他一定会让你们惊讶的。”

这边导演组小声交流着,舞台上的王庸已经开始了讲课。

“今天的题目是庄子,庄子是一个很广很深的题目,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末学后辈是讲不透他的。所以我们不如讲讲张庆之老师。”

“啥?”台下观众一脸懵逼。

讲不透庄子就要讲张庆之?这人好像挺记仇啊!

“没错,正如你们想的那样,我这人有点小心眼。关于张庆之屡次攻击我的原因,我得解释一下。

从前,有一位贤人外出游玩,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溪水旁。这位贤者就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你怎么不砍伐呢?砍了可以卖号多钱的啊!

谁知伐木者却不屑一顾的回答: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树的材质根本就不中用。用它来作舟船吧,则船容易沉水;用来作棺材吧,棺材会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器具用不了几天就毁坏;作门窗,则水分不干,不结实;作柱子,很容易遭受虫蚀。这种树就是传说中的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所以才能长这么大这么粗。

贤者听了此话,不由感叹: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不成材的人,当然不会有人攻击他,不会遭受到同事莫名的挤兑,不会招来嫉妒。而那位贤者就是——庄子。”

“我靠,绕了半天原来关键在这里!跟今天的讲课主题契合上了!”有观众恍然大悟。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啊,确实,没用的树木就不会被砍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是优秀的人才就越会被嫉妒。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被排挤了!”一个年轻人也是若有所悟道。

而旁边跟他一起来的同事却一脸嫌弃:“得了,你被排挤哪里是太优秀,根本是太抠门好么?同事聚会轮流请客,每次轮到你了就老婆难产、丈母娘去世。这一年加起来你老婆都难产八回,丈母娘去世十一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月月换媳妇呢!”

“……你不知道有句话叫看破不说破吗?你这人真讨厌!”

导演组那边。

冯导刚才还皱着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

他听到王庸第一句话,真的以为王庸要在节目上报复张庆之,抖搂两人的那点小恩怨呢。直到王庸最后一句话落下,他才明白,原来王庸藏了一个包袱在里面!

这个包袱不用问,一下抖响!观众们反响很好!

“咦,这人有点意思啊。我都听懂了!原来庄子也没那么高深,说的也都是咱们说的大白话啊!”制片人念书不多,就是有钱。他感慨道。

旁边几位导演组成员则憋着笑,不敢笑出声。更不敢提醒制片人,王庸只是把文言文转换成了大白话,通过自己的叙述将庄子的道理讲了出来而已。

不过几乎所有导演组人员都认为,王庸这种方式很好。通俗易懂,又不乏吸引力。

毕竟观众们最爱听的还是故事,而不是枯燥的文化理论。

舞台上,王庸看着观众们的反应,笑了。

看来他赌对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故事。这是人类潜藏在骨子里的猎奇心理在作祟,大段的说教永远比不上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用。

就像是“实践出真知”的哲学道理,仅仅用一篇《小马过河》的课文,就完成了最潜移默化的教育。相信很多人遇见同类困扰的时候,都会想到课文里的松鼠、老牛、小马。而不是大段的说教言论,跟哲学道理。

“当然,庄子后来还说了一句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人们只看见了有用的东西的用处,却没看见‘废物’的用途。其实所谓的废物也是有用途的。在没有人现你真正价值时,这种无用恰好可以保护你韬光养晦,不被外物干扰。你可以尽情的蛰伏,积攒实力。等到时机成熟一飞冲天,然后面对暴风雨。所以,暂时没有光的同学不要沮丧,你只是在蛰伏。只要你肯努力,就会迎来春天。”

王庸又道。

“听了这个老师的话,我怎么一下子充满了力量呢?难道我真的是大隐于市的级英雄,终究有一天会拯救宇宙?”

“切,白日做梦!麻烦你今年先把英语四级过了再说!”

“呵呵,英语四级而已。你看着,我回去就努力复习,绝对一次过!”

王庸见观众讨论的差不多了,话锋一转,又拿张庆之说事了。

“其实张老师攻击我,还有一个原因。他怀疑我踩着他上位,抢夺他的名利。对此,我只能再用一个故事回答。

庄子有个好朋友叫做惠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他。有人急忙报告惠子:‘庄子来,欲代子相。’说庄子来梁国不怀好意,是想取代惠子的相位。惠子一听自然很慌恐,就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大梁城里搜了三天三夜。结果什么都没搜到。

正当惠子懊恼的时候,庄子却不慌不忙的来拜见他了。庄子什么也没说,只是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老铁啊,你听没听过南方有种叫做鹓雏的鸟?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一路上它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而这时呢,一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只死老鼠。猫头鹰看见鹓鶵从头顶飞过,吓坏了。急忙用翅膀护住死老鼠,仰头冲着鹓鶵出一声恐吓的叫声:‘吓!’老铁,你现在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噗哈哈!原来庄子玩起冷幽默来也牛的一比啊!”

“王老师这一口一个老铁,乐死我了!不知情的还以为庄子是东北银呢!”

“王老师这跟庄子一个德行啊,损人不带脏字。庄子用鹓鶵的故事损惠子,王老师这也是在损张庆之。说张庆之看的很重要的名利,在王老师眼里不过是一只死老鼠。”

“老王头,这年轻人讲课很有意思啊。比之前那些什么专家教授讲得好多了。我竟然都听懂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