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首次见赵构
绍兴七年,岁末将至,临安城内一片祥和,然而,皇宫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宋高宗赵构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难掩忧虑之色。近日,岳飞与泠轩联手击退金兵之事,让他心中五味杂陈。赵构深知,此等功绩不可不赏,遂召岳飞与泠轩入宫觐见。
是日,晨光初破,岳飞身着铠甲,英姿勃发,而泠轩则一袭青衫,温文尔雅,两人并肩步入金銮殿。殿内,群臣肃立,目光皆聚焦于这二位英雄身上。
“岳飞、泠轩,你二人近来屡建奇功,朕心甚慰。”赵构声音洪亮,打破了殿内的宁静,“岳飞将军,你忠勇无双,保我河山,朕已多次封赏,今再赐你‘武胜军节度使’之职,兼领‘护国大将军’衔,望你继续为朕分忧。”
岳飞闻言,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沉声道:“臣岳飞,蒙陛下隆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守我大宋疆土,不负陛下厚望。”
赵构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泠轩,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赞赏:“泠轩,你虽为布衣,却智勇双全,屡献奇策,助我军大破金贼。朕闻你精通奇术,更有‘天雷炮’这等惊世骇俗之武器,实为难得之才。今特赐你‘翰林学士承旨’之职,兼领‘御前参谋’一职,望你日后能为我大宋出谋划策,再建奇功。”
泠轩心中一惊,随即躬身行礼,谦逊道:“臣泠轩,不过一介草民,蒙陛下错爱,得此殊荣,实感惶恐。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圣恩,为大宋社稷贡献绵薄之力。”
赵构见状,龙颜大悦,笑道:“好!好!你二人皆是我大宋之栋梁,朕大心甚慰。今岁末将至,朕欲宴群臣,共庆佳节,你二人务必参加,届时朕还有重赏。”
岳飞与泠轩齐声应诺,退至一旁。此时,殿内气氛渐缓,群臣纷纷上前祝贺,一时之间,金銮殿内热闹非凡。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赵构坐于首位,时而与群臣谈笑风生,时而凝视着岳飞与泠轩,眼中满是欣赏。酒过三巡,赵构忽道:“岳飞、泠轩,你二人可曾想过,我大宋虽暂得安宁,但金贼虎视眈眈,边境不宁,朕心难安。你二人有何良策,可保我大宋万世基业?”
岳飞闻言,神色凝重,沉声道:“陛下,臣以为,要保我大宋万世基业,首在强军。臣愿领兵驻守边疆,誓死不退,让金贼知我大宋男儿之血性。”
泠轩微微一笑,接过话茬:“陛下,臣以为,强军固然重要,但更需内修政理,外结盟友。臣曾在分宁县长住,如今的分宁在之前我与其好友陆子逸的帮助下,不但粮食丰收,而且教化进步,人人识字。若能将此法推广至全国,则我大宋国力必将大增。此外,臣还欲请陛下派遣使节,前往四方,结交友邦,共御外侮。”
赵构闻言,眼前一亮,抚掌大笑道:“好!好!泠卿所言极是。朕即刻下旨,命户部推广分宁之法,并派遣使节出使各国,以结友邦。”
言罢,赵构又看向岳飞,道:“岳飞将军,朕知你心系边疆,但眼下年关将至,你且先回营休整,待开春之后,再领兵出征,如何?”
岳飞点头应允,心中却已暗自盘算着如何在新的一年里,训练出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席间,泠轩忽想起吕凤前往分宁之事,遂借机向赵构提及:“陛下,臣之友人吕凤,正前往分宁,欲求县令赵子昂相助,以解临安城物资之困。臣斗胆请陛下赐下一道手谕,以便吕凤行事顺利。”
赵构闻言,略一思索,便道:“泠卿言之有理,朕即刻手书一道旨意,命沿途官吏全力配合吕凤,不得有误。”
言罢,赵构当即提笔,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道旨意,交由内侍送往吕凤处。
宴席散后,岳飞与泠轩并肩走出宫门,夜色已深,寒风凛冽。岳飞拍了拍泠轩的肩膀,笑道:“泠兄,今日得陛下赏识,实乃幸事。但你我皆知,前路尚远,还需继续努力。”
泠轩点头笑道:“岳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护好大宋这片江山。”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上马,消失在夜色之中。而临安城,也在他们的守护下,迎来了又一个安宁的夜晚。
---
数日后,吕凤手持赵构的手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分宁县。县令赵子昂闻讯,亲自出城迎接,并设宴款待。席间,吕凤将临安城的困境以及赵构的旨意一一说明,赵子昂听后,二话不说,当即承诺将全力支持临安城,并亲自组织人手,筹备粮食与物资。
与此同时,泠轩在临安城内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的智慧,进一步改善了城中的防御设施,并训练了一支由青年才俊组成的“雷霆军”,专门负责城中的巡逻与突发事件的应对。
转眼之间,新春已至。临安城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而岳飞也趁着这个时机,对岳家军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与训练,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可以稍作喘息之时,金兵却再次蠢蠢欲动。完颜洪烈并未因之前的失败而放弃对临安城的觊觎,反而更加疯狂地调集兵力,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消息传来,临安城上下顿时一片紧张。但泠轩与岳飞却并未慌乱,他们早已料到金兵会有此一举。于是,两人迅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州县求援。
不久之后,金兵果然如约而至。然而,他们却惊讶地发现,临安城的防御比之前更加坚固,而岳家军与雷霆军的战斗力也远超他们的想象。在金兵一次次的冲锋之下,他们不仅未能攻破城门,反而损失惨重。
完颜洪烈见状,心中大骇。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又中了泠轩与岳飞的诡计。于是,他急忙下令撤退,企图保存实力,以待来日再战。
金兵撤退的号角声在寒风中回荡,临安城上下却并未因此松懈。岳飞立于城头,目光如炬,望着远方渐渐远去的金兵,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转身对身旁的泠轩道:“泠兄,此战虽胜,但金贼野心不死,我们仍需警惕。”
泠轩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岳将军所言极是,不过,经此一役,金贼必知我大宋非易与之辈。而我们,也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防线,提升国力。”
两人商议片刻,决定趁热打铁,一方面加强临安城的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则着手准备对金国的长期战略。岳飞负责继续训练岳家军,同时派遣精锐部队深入敌后,探查金国情报;而泠轩则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影响力,推动朝廷实施一系列内政改革,增强国家实力。
泠轩回到自己的府邸后,立即着手起草了一系列内政改革方案。他深知,要想真正抵御外侮,必须先从内部做起,强化国家的经济基础与民生福祉。于是,他提出了“耕战结合,科教兴国”的策略。
首先,他建议朝廷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同时,他还倡导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这些措施迅速得到了赵构的批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在科教方面,泠轩之前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之前写的增广贤文和算学要术一并提交给了皇帝赵构过目,并倡导在各州县设立学堂,聘请名师授课。一时间,临安城内学风蔚然。
与此同时,岳飞也没有闲着。他深知,仅仅依靠坚固的城防是不足以彻底消灭金兵的。于是,他派遣了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雷霆突击队”,深入敌后,执行侦察与破坏任务。
这支队伍由岳飞亲自挑选的勇士组成,包括了郭靖和江南七侠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勇猛善战。在岳飞的精心策划下,他们多次成功潜入金国腹地,烧毁敌军粮草,破坏敌军补给线,甚至生擒金国将领,极大地削弱了金军的战斗力。
金国内部因此陷入一片混乱,完颜洪烈更是气急败坏,多次派遣大军追击“雷霆突击队”,却都无功而返。这支神秘的队伍仿佛成了金军心头的阴影,让他们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