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见洪州刺史
且说泠轩在东林寺和岳飞告别后,他与吕凤并肩走在通往南昌府的路上,春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媚。两人心中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脚下的步伐也因此显得格外轻快。
“凤儿,你方才提及你是洪州刺史之女,此事我虽早有猜测,但听你亲口说出,仍觉意外。”泠轩侧头看向吕凤,眼中满是温柔与好奇。
吕凤微微一笑,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她轻声道:“公子勿怪,凤儿一直未敢言明身份,是怕公子有所顾虑。如今既然已决定同行,自当坦诚相待。”
“哈哈,凤儿多虑了。我泠轩虽非名门之后,却也知‘英雄不问出处’之理。你我既已结伴,便是同舟共济的伙伴,身份地位又有何妨?”泠轩爽朗一笑,言语间尽显豁达。
吕凤闻言,心中暖流涌动,她感激地看了泠轩一眼,继续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只是,家父身为洪州刺史,责任重大,我虽身为女儿身,亦希望能为他分忧解难。此番与公子同行,正欲借公子之才,共商时局。”
“哦?凤儿有何高见?”泠轩闻言,不禁来了兴趣,他深知吕凤不仅才情出众,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对她的见解颇为期待。
吕凤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当前时局,金兵侵扰边境,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家父虽竭尽所能,但兵力有限,物资匮乏,实乃艰难之际。我观公子不仅武艺高强,更兼文采飞扬,若能得公子相助,定能为我洪州乃至整个大宋带来一丝转机。”
泠轩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自己虽得《九阳真经》初窥武学门径,但于治国安邦之道尚显稚嫩。不过,他亦不愿辜负吕凤的期望,于是沉吟道:“凤儿所言极是,我虽不才,但亦愿尽我所能,为抗金大业贡献一份力量。只是,我初来乍到,对洪州乃至大宋的局势尚不熟悉,还需凤儿多多指点。”
吕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她点头道:“公子放心,凤儿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我们此行还需谨慎行事,以免给家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自然。”泠轩点头应允,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此行不仅是为了拜见吕阳刺史,更是为了深入了解大宋的局势,为未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两人边走边谈,不觉间已行至南昌府城下。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和繁忙的市井,泠轩不禁感叹道:“好一个繁华之地,南昌府果然名不虚传。”
吕凤微微一笑,道:“公子所言极是。南昌府乃江南重镇,商贾云集,文化昌盛,实乃大宋之瑰宝。只是,在这繁华背后,亦隐藏着无数危机与挑战。”
泠轩闻言,心中暗自点头。他深知,每一个时代的繁华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努力。他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两人步入城中,直奔洪州刺史府而去。沿途所见,皆是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华之景,但泠轩与吕凤却无心欣赏,他们心中挂念的,是即将与吕阳刺史的会面。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刺史府前。只见府门高大庄严,守卫森严,显然非同一般。吕凤上前与守卫交涉一番后,守卫便放行让他们入内。
穿过几道回廊,两人终于来到了正厅。只见厅内布置典雅,气氛庄重,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案几,案几后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正是洪州刺史吕阳。
吕阳见女儿与一陌生青年并肩而来,心中虽有疑惑,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站起身来,微笑着迎上前来:“凤儿,这位是?”
吕凤连忙上前行礼,介绍道:“父亲大人,这位便是泠轩公子。泠公子不仅武艺高强,更兼文采飞扬,女儿特地带他来拜见父亲大人。”
吕阳闻言,目光在泠轩身上停留片刻,随即哈哈大笑道:“好一个英俊后生!凤儿能结识如此才俊,为父甚感欣慰。泠公子,请坐。”
泠轩连忙上前行礼,道:“多谢刺史大人抬爱。在下泠轩,初来乍到,多有打扰,还请刺史大人见谅。”
吕阳挥手示意泠轩不必多礼,随即坐下与二人交谈起来。他先是询问了泠轩的出身与经历,对泠轩的才情与武艺赞不绝口。随后,他又话锋一转,谈起了当前的时局与洪州的困境。
“泠公子,你可知当前大宋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吕阳面色凝重地问道。
泠轩沉吟片刻,答道:“在下虽非朝中之人,但也知金兵侵扰边境,乃我大宋之大患。不过,在下更担心的是朝野上下人心不齐,难以形成合力共御外侮。”
吕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头道:“泠公子所言极是。金兵虽强,但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定能抵御外侮。只是,如今朝野之中,主战主和之声不绝于耳,人心浮动,实乃我大宋之不幸。”
泠轩闻言,心中暗自点头。他深知,历史上的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内部的纷争与矛盾。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外敌,保卫家园。
吕阳见泠轩沉默不语,便继续说道:“泠公子,你既有武艺又有文采,实乃难得之才。我观你言行举止,非池中之物。不知你可愿留在洪州,助我一臂之力?”
泠轩闻言,心中一动。他深知,留在洪州不仅可以为抗金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大宋的局势与民生。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刺史大人抬爱,在下感激不尽。只是,在下尚有一事未了,需先行处理。待此事解决后,定当回来助大人一臂之力。”
吕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但随即又恢复常态。他点头道:“既如此,我也不便强求。只是,希望泠公子能早日归来,共商大计。”
泠轩点头应允,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自己虽不能立即留在洪州,但也不能就此放弃对时局的关注与参与。他暗自决定,要在旅途中继续修炼武艺与文采,同时深入了解大宋的局势与民生,为将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吕凤见父亲与泠轩交谈甚欢,心中亦是欢喜不已。她知道,泠轩的加入定能为父亲带来不小的助力。她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两人能够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与人民。
三人又交谈了许久,直至日薄西山,方才散去。泠轩与吕凤告别吕阳刺史后,便踏上了返回客栈的路途。他们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仿佛已看到了那片充满希望的彼岸正在向他们招手。
“公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吕凤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坚定。
泠轩微微一笑,望向远方:“凤儿,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与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梦、有坚持,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障碍,抵达心中的彼岸。”
吕凤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紧紧握住泠轩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与笑意:“公子,我相信你。无论未来如何,我都将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