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历史的车轮 - 穿越大宋,我为岳飞保命 - 任之轩辕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54章历史的车轮

绍兴九年正月初八,晨光再次拂过襄阳城头,战后的宁静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城墙上,泠轩独自站立,凝视着远方渐渐散去的硝烟,心中五味杂陈。他,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南宋的“异人”,本以为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和系统的帮助,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书写出不一样的历史篇章。然而,眼下的情景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与历史的洪流。

“岳飞将军,还是带着背嵬军来到了襄阳。”泠轩喃喃自语,这句话既是确认,也是感慨。他记得,在历史的记载中,岳飞也是这个时候来到了襄阳。他现实中这次岳飞将军本应在临安,而非此刻出现在襄阳城下。但眼前的现实告诉他,即便他这只“蝴蝶”如何振翅,历史的轨迹似乎总能在某个节点上自行修正,回到既定的道路。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大势所趋’吧。”泠轩苦笑,心中既有不甘,也有释然。他深知,自己虽拥有超越时代的智慧,但在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力量终究渺小而有限。

正当泠轩沉浸在思绪中时,郭靖与黄蓉并肩走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却也难掩疲惫之色。

“泠兄,此战大捷,全赖你的火器之功。”郭靖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感激。

黄蓉则微微一笑,补充道:“是啊,泠兄的火铳确实让金兵吃了大亏,他们恐怕再也不敢小觑我大宋的军力了。”

泠轩回过神来,摇了摇头,笑道:“郭兄、黄女侠过誉了,此战之胜,乃是众人齐心协力之果。我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

三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在这一刻更加深厚。然而,泠轩的心中却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不去:“既然历史无法轻易改变,那么我穿越至此的意义何在?”

夜幕降临,襄阳城灯火通明,庆祝胜利的宴会在军营中举行。席间,将士们欢声笑语,举杯共饮,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泠轩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喧闹的宴会,独自漫步于城头之上。

夜风习习,吹散了白日的硝烟与疲惫,也吹动了泠轩的思绪。他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的身旁,却是吕凤。

“轩哥哥,似乎有心事?”吕凤的声音温柔而细腻,仿佛能洞察人心。

泠轩苦笑一声,转头看向吕凤,说道:“凤儿,你可曾想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历史?”

吕凤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历史如长河,浩浩荡荡,难以逆转。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尽力而为,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吗……”泠轩重复着吕凤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是啊,他虽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至少可以在这段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

“谢谢你,凤儿。”泠轩感激地看向吕凤,心中豁然开朗。

吕凤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泠哥哥,你我既是朋友,又何须言谢?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起走下去便是。”

两人并肩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仿佛能看到未来的希望与光明。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即将席卷整个襄阳城。

正月初九,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满大地,襄阳城内外便再次忙碌起来。士兵们加紧修缮城墙,补充物资;百姓们则忙着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秩序。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金兵并未因前日的失败而放弃,他们正密谋着更为猛烈的攻势。而这一次,他们不仅集结了更多的兵力,还带来了更为强大的武器和战术。

消息传到襄阳城,岳飞,郭靖、黄蓉与泠轩等人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泠轩深知,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仅靠现有的火器和兵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尽快想出新的办法,来应对金兵的攻势。

“泠兄,你可有什么良策?”岳飞焦急地问道。

泠轩沉思片刻,说道:“金兵之所以强大,除了兵力众多之外,更在于他们的战术和武器。我们要想取胜,就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你是说……”黄蓉眉头微皱,似乎猜到了泠轩的想法。

泠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还需要研究出一套更为灵活的战术,来应对金兵的进攻。”

“这……能行吗?”岳飞有些犹豫,毕竟这样的想法太过大胆,且时间紧迫。

“事在人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泠轩坚定地说道。

岳飞根据泠轩的建议,研究出了一套以火器为主、步兵为辅的灵活战术。他把‌由李山统领的破敌军‌和姚政统制的游奕军‌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了火铳和兵器,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应对金兵的进攻。

襄阳城内,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岳飞、郭靖、黄蓉与泠轩四人,以及一众将领,正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之中,灯火摇曳,映照出他们坚毅的面容。泠轩的提议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发了众人心中那份不屈的斗志。

“泠兄所言极是,我们虽处劣势,但智勇双全,未尝不能扭转乾坤。”郭靖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愿率部作为先锋,直捣黄龙,让金贼见识我大宋儿郎的英勇!”

黄蓉微微一笑,轻轻摇头,道:“靖哥哥勇猛无双,但此战需智取,不可力敌。我们需利用地形之利,再辅以火器之威,方能克敌制胜。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是正月初十。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襄阳城外的金军营寨中便鼓声震天,号角齐鸣。金兵在统帅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又一次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他们此次不仅兵力大增,更带来了威力强大的攻城器械,誓要一举攻下襄阳城。

襄阳城头,岳飞、郭靖、黄蓉与泠轩并肩而立,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金兵,脸上没有丝毫惧色。他们早已布置好了一切,只待金兵踏入陷阱。

“放箭!”随着岳飞的一声令下,城墙上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金兵。然而,金兵早有防备,身披重甲,箭矢难以穿透。见状,泠轩微微一笑,挥手示意道:“是时候了,让金兵再尝尝火铳的滋味!”

只见城头之上,数十支火铳同时发射,敌陈中火光冲天,烟尘四起。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炸声吓得魂飞魄散,阵型大乱。

“冲啊!”郭靖见状,一声令下,率领麾下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城门,与金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黄蓉则指挥着城墙上的弓弩手与火铳手,不断向敌阵中发射箭矢与火铳弹,给予金兵重创。

“岳飞将军,此战我军已占尽上风,何不乘胜追击?”郭靖边战边问道。

岳飞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可轻敌,金兵虽败,但兵力犹存。我们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转头看向泠轩,“泠兄,你的火器功不可没,但还需继续改进,以备不时之需。”

泠轩点头应允,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提升火器的威力与效率。他深知,在这场历史的洪流中,他虽不能改变大局,但却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金兵才被迫撤退。襄阳城下,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然而,襄阳城内的将士们却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夜幕降临,襄阳城灯火通明。岳飞、郭靖、黄蓉与泠轩四人再次聚首于军帐之中,商讨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泠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金兵虽败,但并未伤筋动骨。我们何不利用这段时间,主动出击,攻打金兵的粮草补给线?”

“此计甚妙!”岳飞拍案叫绝,“金兵远道而来,粮草补给乃其命脉所在。若我们能切断其粮道,金兵必不战自溃。”

郭靖与黄蓉也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四人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派遣精锐部队,夜袭金兵的粮草大营。

正月十一深夜,月黑风高。郭靖率领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突击队,悄无声息地接近了金兵的粮草大营。他们利用夜色掩护,迅速发起攻击,与守营的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苦战,他们终于成功烧毁了金兵的粮草,并全身而退。

金兵得知粮草被烧的消息后,士气大挫。完颜宗弼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退。襄阳城之围,至此方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