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临安风云变二
岳飞回府后,夜色已深,府内灯火通明,却难掩他眉宇间的忧虑。他深知,秦桧的步步紧逼,加之皇帝对秦桧的盲目信任,让这场斗争变得异常艰难。然而,他更明白,自己不能倒下,因为身后还有万千将士和无辜百姓的期盼。
“诸位,秦桧那奸贼已然出手,伪造密信,企图置我于死地。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岳飞环视着众将领与谋士,声音坚定而有力。
“将军所言极是,但那秦桧狡猾多端,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位将领急切地问道。
岳飞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智慧的光芒。“我们需双管齐下,一面加强府内戒备,防止秦桧暗中下手;另一面,则需利用舆论,揭露秦桧的真面目,让天下人皆知其奸。”
言罢,岳飞即刻部署,命人加强府邸的守卫,同时秘密派遣心腹之人,前往临安城内各大茶馆、酒楼,散布关于秦桧阴谋的传言。一时间,临安城内风声鹤唳,百姓们纷纷议论,对秦桧的猜忌与不满日益加深。
而秦桧这边,自然也收到了风声。他冷笑一声,心中暗道岳飞不过是垂死挣扎。他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坚如磐石,区区舆论风波,根本不足以动摇他的地位。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地策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次日清晨,临安城内传出一则惊人的消息:皇帝突然召见岳飞,并命其即刻入宫面圣。岳飞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怠慢,匆匆整理衣冠,便踏上了前往皇宫的路途。
皇宫内,气氛异常凝重。赵构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似乎正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岳飞步入大殿,行礼如仪,静待皇帝发话。
“岳飞,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赵构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岳飞心中一凛,但面上仍保持着镇定。“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赵构皇帝微微点头,随即从龙案上拿起一份奏折,扔在岳飞面前。“你自己看看,这是何物?”
岳飞拾起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关于自己“图谋不轨”的罪状,每一条都直指要害,仿佛要将他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然而,岳飞心中却并无惧色,因为他深知这些罪名皆是莫须有。
“陛下,此等奏折皆是诬陷之词,微臣忠心可鉴日月。还望陛下明察秋毫,勿信谗言。”岳飞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赵构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似乎陷入了沉思。而一旁的秦桧则趁机上前,阴笑道:“岳飞将军,你虽战功赫赫,但也不能因此而目无王法。这些罪名若非证据确凿,谁敢轻易上奏?还望将军能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认罪伏法,以免累及家人。”
岳飞闻言,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秦桧!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我岳飞一生光明磊落,何曾有半点不轨之心?你若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不客气!”
秦桧面色微变,但随即又恢复了常态。他深知,此刻与岳飞硬碰硬并无好处,于是转而向赵构皇帝进言:“陛下,岳飞将军性情刚烈,微臣理解。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不能严惩此类叛逆之徒,何以服众?还望陛下三思。”
赵构皇帝闻言,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岳飞,朕念你往日之功,本不愿多加追究。但国法难容,你若不能自证清白,朕也只能依法行事。”
岳飞心中一凛,但他并未绝望。他深知,此刻唯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才能化险为夷。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微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定能查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还望陛下能给予微臣一些时间。”
赵构皇帝闻言,微微点头,算是默许了岳飞的请求。岳飞心中稍安,连忙谢恩退出大殿。然而,他深知,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回到府中,岳飞立即召集心腹将领和谋士,商讨对策。他们深知,秦桧的阴谋不会轻易得逞,但他们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诸位,我们需尽快找到能够证明我清白的证据。同时,也要加强府内的防守,防止秦桧暗中下手。”岳飞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将领们齐声应诺,纷纷表示愿意为岳飞赴汤蹈火。而谋士们则开始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提议暗中调查秦桧的罪证,有的则建议利用舆论造势,让天下人皆知秦桧的奸诈。
岳飞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暗自点头。他深知,这场斗争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团结和协作。于是,他立即部署下去,让众人分头行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力的证据。
然而,秦桧也非等闲之辈。他得知岳飞正在积极寻找证据后,立刻加强了对自己的保护,并派遣了大量密探潜入临安城内,企图破坏岳飞的计划。一时间,临安城内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
岳飞深知,这临安城内,每一砖一瓦之下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而他,便是那逆流而上的勇者。夜幕降临,府中灯火依旧,却多了几分紧迫与凝重。他轻抚剑柄,剑光如寒星,映照出他坚毅不屈的脸庞。
“诸位,秦桧既已布下天罗地网,我们便需以智取胜。明日,我将亲自走访几位朝中老臣,他们虽年迈,却心怀国家,或能助我一臂之力。”岳飞的目光扫过众人,每一位将领与谋士的脸上都写满了决心与信任。
次日清晨,临安城尚未从晨曦中完全苏醒,岳飞已身着便服,悄然离开府邸。他首先来到了太傅李纲的府上。李纲,一位历经风霜、德高望重的老臣,对秦桧的专横早已不满,只是碍于皇帝宠信,一直隐忍不发。
“岳将军,你此来,可是为了那莫须有的罪名?”李纲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与无奈。
岳飞拱手行礼,沉声道:“太傅明鉴,岳飞此行,正是为了澄清事实,还自己一个清白,更是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
李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叹道:“秦桧势大,你此行恐是艰难重重啊。”
岳飞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太傅放心,岳飞自有办法。只是,还需太傅在朝中为我等仗义执言,以正视听。”
李纲点头应允,两人又密谈许久,方才作别。随后,岳飞又接连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们虽各自为政,但对秦桧的所作所为皆有所闻,对岳飞的遭遇更是深感同情。一时间,岳飞在朝中的声望非但没有因诬告而减弱,反而因这些老臣的支持而更加稳固。
然而,秦桧岂会坐视不理?他得知岳飞四处奔走,急忙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哼,岳飞那厮,竟敢在朝中四处串联,他以为这样就能翻身吗?”秦桧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相爷,不如我们……”一名心腹凑上前来,低声献计。
秦桧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于是,一场针对岳飞的更加阴险的阴谋悄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