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私情 - 春心欲燃 - 观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春心欲燃 >

第三十三章私情

第三十三章私情

萧沁瓷心中嘲弄,无论身份高低,人就是这般,总像是喜欢受虐似的,你不能待他们太好,太好他们便觉得你容易拿捏,反而是肆无忌惮起来,太差又容易让人心生怨怼,这其中的分量自己得拿捏清楚。媚上和御下原也没什么不同,都要张弛有度,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

皇帝是人上人,来问她的意见是纡尊降贵,兰心姑姑本就是伺候她的宫人,来请示她原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她这样小心翼翼地问,倒像是萧沁瓷让她受了多大委屈。

“不必了,往常我也没要过人伺候。”萧沁瓷面皮仍旧飞着薄红,被她不动声色的端住,言语如常,再无方才在皇帝跟前的柔顺示弱。她在病中确实难受,可这难受也不是不能忍,而萧沁瓷素来能忍,“姑姑今日也辛苦,叫苹儿来当值吧。”

兰心姑姑被她冷淡的言语堵住,思及这两年萧沁瓷生病时她确实也没有多上心,但萧沁瓷自己不喜人在旁,这也怪不得她。兰心疑心她又要翻旧账,便匆匆道:“那奴婢便先告退了,夫人早些休息。”

“嗯。”萧沁瓷头也不抬。

片刻后,兰心姑姑轻巧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萧沁瓷又坐了一会儿,其实如今她看着手中书也是看不进去的,只是盯着上头的字眼出神,直到药效上来渐渐生了困意。

皇帝回了静室,他回来不过片刻,前头出去的冯余换了一碟蜜渍青梅上来,皇帝吃得清淡,不喜甜食,紫极观并不常备点心,他去寻摸这碟东西来费了些功夫,进来却见殿中空荡荡的,皇帝立在宫灯下垂眸出神,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试探着开口:“陛下,这蜜饯……”

皇帝回神,见了雪白瓷盘里一粒粒青黄甜浸的梅子,不知怎的又想起了先前那碟桂花糕,心中盘着一口郁气,不上不下。

那口气原已在他心中堵了许久,至今也不曾疏通。

他是怎么知道萧沁瓷不爱吃桂花糕的?

该是那年见到楚王送了她一盒糕点开始。

那是景惠十五年的秋天,石榴出果,桂子飘香。正是天气和暖,云融风清,他往清明池过,听见了楚王熟悉的声音。

清明池临着南苑冷宫,每年都有宫人失足落水,寻常人嫌这地方晦气,宁肯绕远路也不肯从这边过。

但那日有些不同,清明池里残荷枯梗浮水,锦鲤惊群,殿中省的人正指着园里洒扫的宫人清理池水,一时间看上去下了满池的饺子,沸腾得很。

“阿瓷,我带了你最爱吃的桂花糕,城西茶花巷子陈记糕点铺买的,阿晴说你爱吃他家的桂花糕,入了宫后就吃不到了。你快尝尝,还是不是那个味道。”言辞平静,又带着几不可察的殷切。

声音是从一墙之隔传来的,皇帝缓了脚步,凝神听着墙那头的话语。

楚王的身份要同旁人都不同些,他被孝仁皇后抚养过,虽未记在名下,但平宗无嫡子,倒将他的身份抬了半截。

只是不知楚王是在跟谁献殷勤。话里两个女子闺名让皇帝细细思索,阿瓷、阿晴,是他的哪个侍妾?可侍妾怎能随意入宫,何况入宫之后不能随意出去这点也不太像。

但这太极宫中除了平宗的妃嫔便是宫人,私通宫女是大罪,楚王不至于这么糊涂。又是在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他就不怕被人撞见么?

随即皇帝又失笑,正是人来人往把一切都摊开来才不好被人抓住把柄,正如他一样,不也是恰好就从这里过吗。

“殿下若没有旁的事,贫道就先回去了。”

接着是道清淡的声音,不带烟火气,字眼融融的让人想起天边云,还有些熟悉。

皇帝一顿,不必再细想便知道了一墙之隔那女子是谁,宫中修行的女冠,除了玉真夫人,不作它想。况且他还记得玉真夫人的声音,在清凉殿中隔着垂帘传过来,让人心里一动。

说起来他与这位玉真夫人见过寥寥数次,却从未窥见过她真容,只见过她婀娜动人的剪影,听闻是位难得的美人。她竟然同楚王有私情?

说是私情听上去倒也不尽然,楚王话中温柔小意,玉真夫人却是淡淡,同之前清凉殿中冷淡言语别无二致,她是苏皇后的侄女,言语间却没有苏氏女惯有的柔媚语调。

听得那头两人似乎有了离开的动静,皇帝也不再逗留,先他们一步离开了。

皇帝出宫时又路过清明池,不知怎地便下意识往那边一瞥,池中残荷已被清理干净,清亮亮的湖水被天光照出粼粼波纹,深树静水相映成画。

这个举动做出后却是连皇帝自己都觉得不知所谓,他压下心头思绪不再停留,只想快些出宫,转过了弯却听见临岸水榭里又有熟悉的声音:“来。”

不过一个字眼,却像是对他说的一般,勾得皇帝情不自禁地望过去。

玉真夫人背对着他坐在水榭里,鸦青道袍正和这样深沉的秋色,让她整个人都有种难言的寂寥,糕点的碎屑随着她指尖落进湖里,吸引了湖中一大片锦鲤。

她正捻了桂花糕喂鱼,从指尖到没入衣袖的手腕是明晃晃的一片白,在秋日暖煦的天光下白得几乎有些刺眼。皇帝被那片白刺到,下意识地眯了眯眼,原来那双拨弄琴弦的手生得这样好看。

他没料到玉真夫人竟然还没有离开,又恍然想起她得平宗赐居清虚观,挨着南苑冷宫,恰在清明池旁。

“夫人,这些桂花糕您不吃吗?”

“我不喜欢吃桂花糕。”

他离得有些远,只能看见玉真夫人冠了发,后颈也是如出一辙的色泽柔润,她偏头时会被天光勾勒出精细的轮廓,像尊精雕细琢的玉像。

“……就这样喂鱼,可惜了。”玉真夫人身边的那个宫人许是年纪小,心思还有些藏不住,两眼望着桂花糕,声音透出些渴望来。

皇帝能听出来的事,玉真夫人当然也能听出来,她偏头看着那个小宫女,声音里融了些笑,比起方才冷淡客套的言语多了些真心实意:“是有些可惜。”

“可惜我不喜欢吃桂花糕,”她说,“你想吃吗?”

小宫女还有点扭捏,不过玉真夫人已经把装着糕点的食盒推到她面前,声音好听:“吃吧。”

小宫女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兰心姑姑不是说您最喜欢吃桂花糕了……”

后面的话皇帝没听下去,他先抬步走了,把那对主仆都抛在身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过是个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女子,这样的人皇帝见得多了,并不该放在心上。

出宫后皇帝鬼使神差地绕道茶花巷子,那家陈记糕点铺的生意确实好,皇帝去的时候已经卖完了。他原本也不过是突发奇想,没吃上却生了执念,后来他吩咐底下人去排队,再看拿到手的桂花糕却只觉得普普通通,味道也平平,太甜腻了些,皇帝本想让人扔了,转念一想也拿去喂了鱼。

此后皇帝再路过清明池,便能看到池中的锦鲤越来越肥,时常聚到水榭临岸打转,也不知道是吃了多少桂花糕才长成一副胖头胖脑的模样。

皇帝登基之后还真就叫人捞过清明池的锦鲤清蒸,尝了个味就罢了筷子,可惜长成那么个肥硕模样,肉一点也不好吃。

偶尔他也会想起玉真夫人的闺名,平宗亲赐的道号,宫人也只称她作夫人,楚王在私下无人处唤她阿瓷,只是不知是哪个字。想来女儿家的名讳也不过是那几个字,倘若是善也爱也的“慈”,倒真有些名不副实。

后来他才知,原来那个字是“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1”的瓷。他想起萧沁瓷从后颈到指尖的柔润色泽,那一片明晃晃的白,果然同这大邑瓷碗的霜雪颜色不相上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