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森林里发绿的眼睛 - 退休警犬她,穿回种田文了! - 不摆烂的鹏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森林里发绿的眼睛

(这本书要改下文,从第十章开始,所以这章的剧情可能和前面一章衔接的不太好,给大家说声抱歉。会争取三天内将前文改好,剧情顺畅下来,谢谢大家的支持!改好的文会在标题打上”改“字,没打就是还没替换新内容)

石头村的田里被野猪拱的乱七八糟,长出来的粮食苗全被糟蹋了,好多都活不成了。

村民们坐在地头哭成一片,今年庄家没收成,别说纳税,恐怕都没有余粮过冬。

他们怎么这么倒霉,命怎么这么苦,逃难到这里落户,怎么还躲不开天灾猪祸,老天爷这是要把他们往死里逼啊。

村长愁容满面,大口大口抽着旱烟,看着地头上呼天抢地的村民,他突然起身,往赵文山家走去。

赵文山家里,一家人围着一筐刚领到的种子一头雾水。

这种子灰土土的,拳头大小,表面坑坑洼洼,也不知道是什么粮种,朝廷让他们想办法把这些粮种种出来,石头村就被分到了任务,可是谁也没见过这种东西,更别说种植了。

村子里的人哭天抢地在地里嚎,就是十拿九稳的粮食没了,手里的又是这么个玩意,大家都觉得日子没盼头了。

李大夫给赵文山换好了药,出来就见小喜带着俩孩子围着竹筐唉声叹气。

他走过来伸头往框里看了一眼,发现竟是在永宁王府见过的贡品。

这东西是西部草原送到北城的供奉,说是一种粮食的种子,但是没有给出任何种植方式。

王爷找人研究过,可惜这种子埋进地里很快就烂掉了,根本不发芽。

就算有些侥幸发芽,涨势也不好。

原本王爷都想把这些东西丢了,可是又不甘心,这才选了几个县发下去,让百姓研究下办法。

但凡种出来的粮食,不用纳税,可自留吃用,只要交出种植方法即可。

没想到岷阳县县令将这任务交给了石头村。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反正在他看来,石头村是最不适合试种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想吃饱饭,都要拼尽全力,哪儿有心思研究这个。

小喜觉得李大夫见多识广,看他过来,赶紧让出一个位置,虚心请教道:“李叔,您见多识广,帮我们看看这是什么啊。”

李大夫摇摇头,说:“我只知道这是外邦进贡的粮种,但怎么种植,我可就不清楚了。”

小喜惊讶地说:“外邦进贡的?他们居然把粮种送给我们,这么好心的吗?”

粮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都来不及,怎么会送给其他国家。

他们石头村不团结,可面对粮种和食物的时候,也是会团结起来不让其他村子占到便宜的。

就那块和潘家村相连的田地,每年翻地的时候,为了分割线,两个村子都得打一架。

多一个垄沟、少一个垄沟,都是天大的问题。

粮种关系着人命,却被这般轻易地送了出去。

小喜看着一筐的土疙瘩,再没有刚开始的兴奋和跃跃欲试,直觉这东西不是好玩意,万一种到地里,破坏了田土可怎么办。

她家山上的荒田虽然不肥沃,但好歹还能种出一点东西来,可不能被这来路不明的东西给搞坏了。

门外传来马蹄声,赵小弟赵小妹兴奋地抬起头,哒哒哒跑到大门口,他们推开大门的时候,那骑着骏马的铁甲卫已经到了门口。

长腿跨下骏马,身姿飘逸的赏心悦目,看到两个小娃娃堵在门口,他弯下腰,带着手甲的掌心小心翼翼地揉了两下孩子的头。

然后将马背上的药材和食物搬到了院子里。

铁甲卫先是跟小喜行了礼,才对李大夫说:“您老要的药材已经采购齐全,里面还有主子让带过来给赵家人补身子的鹿肉熊掌。”

他在院子里扫了一圈,疑惑地问李大夫:“君乐小姐呢?主人还差我带了个香囊,要禽兽交给她。”

小喜赶紧说道:“君乐出去跟大黄玩去了,恐怕要天黑才能回家,您可以交给我,等她回来,我再交给她。”

铁甲卫立刻从怀里掏出包好的香囊,恭敬送到小喜手中,“这是主子叫人配置的药囊,佩戴在身上,可使人头清目明。”

小喜听懂了,小公子怕是看出君乐情况特殊,才花心思让人佩了这个香囊过来。

这可比任何礼物都要来的紧要。

小喜千恩万谢,小心翼翼将香囊收好。

君乐虽然看起来不傻了,但是她那股子疯劲儿还是让人胆战心惊,若是香囊能够让她稳定心神,说不定以后就不会再发疯了。

铁甲卫完成任务,很快就告辞了,骑着他的骏马,在村民仰望的视线下飞奔离开。

李大夫躺在摇椅上扇着扇子,闭目养神。

这摇椅也是从王府里给他搬过来的。

老爷子没什么爱好,就是念旧,离不开这些常用的物件。

小喜看了眼天色,进厨房准备晚饭。

她叫小弟小妹去找下小喜,别让她玩的忘记了回家。

小弟小妹接了任务,欢欢喜喜跑出家门。

赵小妹充当向导,带着赵小弟直奔山脚。

她和姐姐和大黄出去玩耍的时候,就会到山脚下那里找野鸡蛋。

以前姐姐傻傻的,就站在旁边玩泥巴,她跟在大黄后面,大黄找到一个,她就捡一个。

如今姐姐不傻了,还特别厉害,比大黄找鸡蛋的能力还厉害,她们经常满载而归,给家里添些油水和荤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