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抵达丽江(13) - 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 油炸大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84章抵达丽江(13)

第584章抵达丽江(13)

“之前的《大赢家》也是买了改编权,原版叫《永不结束的游戏》,韩国版叫《率性而活》…”

“我对翻拍没什么意见,最主要拍出属于自己的新意!我的电影也卖了很多翻拍权啊!”

“现如今,我们的电影市场巨大,但是创意匮乏,于是满世界找各种成功的电影来翻拍…我觉得无可厚非嘛,好莱坞也一直这么干啊!”

“翻拍…没有那么容易的,如果很简单,别人为什么不拍?嫌钱烫手?”

“对,接下来要去拍摄《燃烧》!”

“呃,主要剧情是根据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来的,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再结合一点贫富差距还有年轻人的愤怒感…”

“《烧仓房》收录于《萤》。原名为《萤,烧仓房及其他》,创作于1982年至1984年之间,1984年结集出版,是村上春树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收有五个短篇,是村上篇数最少的短篇集…这个剧情其实很适合做成悬疑、犯罪片…我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觉得我最开始读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时,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它如何跟随一个奇异的神秘事件,然后,我就想在整个故事中保持那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能透露一下制作成本吗?”

“两千多万!”

“啊?这么少?”

“偏文艺的犯罪剧情片,市场预期最多也就一个亿票房,还是因为我主演…那我们的预算2000多万,不少了…”

……

《燃烧》的成本很低…

毕竟这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

市场预期摆在这!

做预算,一定是根据票房预期来的…

不可能全都要。

《燃烧》是一部冲奖电影,冲奖电影就不要指望能拿多少票房了!

文艺片本身就是小众的!

一个健康、良性的电影市场里,文艺片绝不会成为电影院里的主流。

即便是法国电影市场,能占主流的也都是好莱坞大片。

去年,法国票房前四:《神偷奶爸2》、《钢铁侠3》、《被解救的姜戈》以及《地心引力》…

即便是本土电影,卖座的也是喜剧,类似《老师们》。

即便是拿了戛纳金棕榈的《阿黛尔的生活》,法国本土票房也才839万美元…

另外,法国票房市场,表现最好的是李小龙——华语片法国票房榜前十,李小龙独揽前四!

《燃烧》,原时空全球票房没到1000万美元…

最主要原因,没能在内地上映。

按照沈言的预测,他这版《燃烧》内地票房应该能破亿,海外卖卖版权,应该能回本…

为什么说应该?

因为公关费用至少要花费500万美元!

对了,这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有陈崇…

就很讨厌!

……

热芭提前二十天就进组了!

《燃烧》这个剧本,一看就是好电影。

主要讲述了依靠送货为生的业余写手李钟秀,某天偶遇了儿时的玩伴惠美,两人暗生情愫,至少钟秀对她暗生情愫…

惠美在去非洲旅行之前将自己的猫咪拜托钟秀照顾,回国后,惠美将自己在非洲认识的新朋友——本,介绍给钟秀。    本是同钟秀、惠美完全不一样的人,住在富人区的高级公寓,工作的内容就是玩,将嗑药当做消遣。

钟秀逐渐感觉自己与惠美的距离越来越远,终于在一次争吵后钟秀永远失去了惠美的消息。

而本则成为了钟秀所怀疑的对象。

惠美的形象,整容、拜金、性开放。

这些特点在剧本开头,没有任何虚实交汇的部分就明确给出了。

惠美这类女生在现代非常普遍,她们收入不高,却维持着远超收入水平的消费,甚至债务缠身。

她们愿意把为数不多的存款花在整容、旅行这种短期收益的投资上,也不愿意培养一技之长,掌握安身立命的根本。

甚至她觉得自己跟本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

他们在同一时间段前往非洲旅行,相识于肯尼亚的机场,一度让惠美产生了双方处于同一世界的错觉,然而出国旅行对本而言只是“玩和工作没有区别”,对惠美来说却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

最终惠美人间蒸发…

对于惠美来说,她的悲剧下场早已注定,要么被变态富人当做玩物,要么欠下高额债务东躲西藏。

就像那些欠下裸贷的年轻女孩一样,明明是即将绽放的花朵,却选择成为柴木,燃烧自己的人生。

那这个角色就一点意义没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